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美欧日对中国施压 全球贸易体系面临考验

     美欧日试图迫使中国做出让步,从而避免滑向保护主义。但是,这种不断加剧的紧张关系使全球贸易体系面临考验。
 
  在力求避免贸易保护主义浪潮高涨这场至关重要的行动背后,再一次隐含着中西方政治经济学的巨大差异。
 
  美国、欧盟(EU)和日本在贸易、补贴和知识产权问题上加大了对中国的施压。它们上周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世界贸易组织(WTO)会议的间隙发表了一份声明,这是特朗普(Trump)政府在国际合作方面的罕见努力。声明把矛头指向了钢铁和其他行业的“严重产能过剩”,以及非法补贴和国有企业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该声明也针对强制转让知识产权的做法。声明中没有直接提到中国。但有官员明确表示,中国是该声明的头号目标,尽管不是唯一的目标。三方联盟背后的意图在于迫使北京方面做出让步,从而避免滑向保护主义。
 
  但从大局来看,这种日益加剧的紧张关系使全球贸易体系面临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问题在于,中国由国家驱动的混合体制是否已与自由市场原则偏离太远,以至于无法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外界曾希望中国“融入”自由经济秩序,如今这种希望似乎破灭了。北京方面已针对美国和欧盟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理由是它们没有履行当年关于中国入世15年后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诺。中国希望被正式视为市场经济,因为这会提高其应战对华反倾销案的能力。
 
  跨国公司抱怨在华经营环境恶化,2016年近50%的受访欧洲企业称,在中国做生意的难度比上一年加大了。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同样在2017年表示,超过四分之三的会员企业感觉受欢迎程度下降。在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经商便利度”排行榜中,中国在183个国家中排名第78位;经合组织(OECD)对62个国家的外商投资限制进行评估,中国的宽松度位列倒数第4。
 
  这些评价有一部分原因与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有关。2015年,中国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政策,目标是在全球10个行业占据更大市场份额。该计划带有赤裸裸的民族主义色彩,希望在关键部件制造方面加强“自主创新”和自力更生。
 
  中国在攀升技术阶梯方面的成功,导致其日益与欧美企业形成直接竞争。这也促进了中国企业收购美欧市场的技术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例如,2016年中国对欧盟的投资额猛增77%,达350亿欧元,而欧洲企业对中国的投资下降了23%,至80亿欧元,今年进一步下降。
 
  美国和欧盟认为非法补贴、国家资助和偏袒国企政策造成了工业产能过剩,导致中国向国际市场大量出口廉价的钢铁、铝等大宗商品。
 
  这种指责可能是合理的。但是这丝毫不会提高三方联盟成功的可能性。美欧日所指出的问题融入了中国的党国性质里面。这些问题是中国不打算放弃的一种政治经济学的表现形式。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