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日对中国施压 全球贸易体系面临考验
美欧日试图迫使中国做出让步,从而避免滑向保护主义。但是,这种不断加剧的紧张关系使全球贸易体系面临考验。
在力求避免贸易保护主义浪潮高涨这场至关重要的行动背后,再一次隐含着中西方政治经济学的巨大差异。
美国、欧盟(EU)和日本在贸易、补贴和知识产权问题上加大了对中国的施压。它们上周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世界贸易组织(WTO)会议的间隙发表了一份声明,这是特朗普(Trump)政府在国际合作方面的罕见努力。声明把矛头指向了钢铁和其他
行业的“严重产能过剩”,以及非法补贴和国有企业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该声明也针对强制转让知识产权的做法。声明中没有直接提到中国。但有官员明确表示,中国是该声明的头号目标,尽管不是唯一的目标。三方联盟背后的意图在于迫使北京方面做出让步,从而避免滑向保护主义。
但从大局来看,这种日益加剧的紧张关系使全球贸易体系面临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问题在于,中国由国家驱动的混合体制是否已与自由市场原则偏离太远,以至于无法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外界曾希望中国“融入”自由经济秩序,如今这种希望似乎破灭了。北京方面已针对美国和欧盟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理由是它们没有履行当年关于中国入世15年后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诺。中国希望被正式视为市场经济,因为这会提高其应战对华反倾销案的能力。
跨国公司抱怨在华经营环境恶化,2016年近50%的受访欧洲企业称,在中国做生意的难度比上一年加大了。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同样在2017年表示,超过四分之三的会员企业感觉受欢迎程度下降。在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经商便利度”排行榜中,中国在183个国家中排名第78位;经合组织(OECD)对62个国家的外商投资限制进行评估,中国的宽松度位列倒数第4。
这些评价有一部分原因与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有关。2015年,中国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政策,目标是在全球10个
行业占据更大市场份额。该计划带有赤裸裸的民族主义色彩,希望在关键部件制造方面加强“自主创新”和自力更生。
中国在攀升技术阶梯方面的成功,导致其日益与欧美企业形成直接竞争。这也促进了中国企业收购美欧市场的技术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例如,2016年中国对欧盟的投资额猛增77%,达350亿欧元,而欧洲企业对中国的投资下降了23%,至80亿欧元,今年进一步下降。
美国和欧盟认为非法补贴、国家资助和偏袒国企政策造成了工业产能过剩,导致中国向国际市场大量出口廉价的钢铁、铝等大宗商品。
这种指责可能是合理的。但是这丝毫不会提高三方联盟成功的可能性。美欧日所指出的问题融入了中国的党国性质里面。这些问题是中国不打算放弃的一种政治经济学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