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对欧美并购大幅下降 境外监管不确定性突出
去年,除了国内监管政策动态不断之外,也传出了不少中资在并购目的地遇到监管阻碍的消息。最近一例受阻案例便是蚂蚁金服收购美国汇款公司速汇金,双方在1月2日宣布终止该交易。“和近一年前我们刚宣布交易时相比,现在的地缘政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我们做了最大的努力,很明显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仍不会批准这个交易。”速汇金在声明中表示。
对美并购降8成
CFIUS是一个美国财政部、国防部等多个部门的跨部门间组织,审查对象是对美国公司构成外国控制权的外资并购交易,调查其是否会带来潜在的国家安全风险。但近期有迹象显示,CFIUS审查流程在审查时间和审查结果方面的不可预测性正显著增加,另外除了历来重点审查的半导体领域外,触发审查的
行业有扩大的趋势。
在并购目的地当中,美国的情况较为突出。2017年中资对美并购的规模为120.9亿美元,2016年的规模为625.8亿美元,降幅达8成。
某
分析人士认为,并购目的地的政治情况发生了变化,比较突出的是美国的监管问题,特别是牵涉到标的资产为高科技、个人数据、GPS等数据的外资并购。美国参众两院2017年11月初提交的扩大CFIUS权责范围的《外资安全审查现代化法案》草案,未来会不会获得通过?最后通过的版本和草案会不会有区别?对中国投资有何影响?2018年到美国投资,尤其是涉及敏感领域的交易,监管风险比较高,不确定性比较大,可能意味着潜在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等都要增加。比如前述草案一旦通过后,CFIUS备案费用最高可达30万美元,而10%的反向分手费也有可能成为常态。
境外监管的风险正在上升,蚂蚁金服收购速汇金被阻不是一个单一事件,在境外持续会有类似的声音出现。不单是美国,欧洲大陆也有类似趋势。
上述境外监管升级的另一表现是,一些热门的并购
行业的大降,2017年高科技
行业的中资境外并购额为47.8亿美元,而2016年该数字为420.3亿美元,降幅达9成左右;另外金融
行业下降至了92.4亿美元,2016年的规模为123.5亿美元。
对欧洲并购降5成
欧洲对外商投资的也有收紧的迹象,包括德国、法国,以及欧盟的统一协调等。总之对于欧盟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在欧洲,德国率先收紧对外国投资的审查,2017年7月,德国内阁通过了对外经济法的修正案,对欧盟以外投资者在德国进行的收购制定了新的审查规则。
2017年9月14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建立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框架的提案,该提案将使欧委会将有权审查其认为有可能有损欧盟公共安全或公共秩序的特定外商直接投资,包括关键技术、基础设施、敏感信息等领域,并向投资涉及的成员国出具无约束力的意见。此外,到2018年年底,欧委会还将深入
分析流入欧盟的外商直接投资。
2017年10月17日,英国商业、能源及产业战略部部长格雷格·克拉克公布了一份题为“国家安全和基础设施投资审查”的提案,就加强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力度的措施征询国民意见。
2017年中资对欧洲的并购额为420.3亿美元,而2016年的规模为887.7亿美元,降幅达5成左右。
在对欧美并购出现明显下降的同时,中资对亚太地区的并购规模上涨了不少。2017年中资对亚太地区的并购规模为719亿美元,相较2016年的规模为244.5亿美元大幅上升。
今年的中资境外并购情形应该和去年比较类似,预计会有小幅增长,最大的影响因素还是国内监管的变化,希望后续执行能够带来更多的确定性。另外,投资目的地的监管政策演变,也会带来影响。预计,‘一带一路’项目应该会持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