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产品质量提升要“对症下药”
随着中医药法颁布实施,中药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但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中药饮片却频频登上质量“黑榜”。最近有媒体报道称,近年来,我国中药特别是中药饮片产业虽然整体质量有很大改观,但是不合格药品的曝光频次依然不少。
中药质量安全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人民健康福祉的必然要求。业内人士认为,我国中药产业正在迎来其最黄金的发展期,市场对中药饮片的需求越来越大。工信部发布的2017年1-9月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中,增长最快的是中药饮片加工,增速为17.20%。
然而与此同时,中药饮片不合格问题却屡屡被曝光。2月2日,食药监总局通报称,标称为江西樟树天齐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61家企业生产的65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而就在不到半个月前,食药监总局通报的《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质量公告》中,有17批次不合格药品被曝光,全部都是中药饮片。
事实上,“中医毁于中药”的说法在业内已经流传了很久。媒体报道称,中药饮片问题主要涉及农药残留量、性状、含量测定等检测项目不合格,其中不乏知名药企生产的常用药材,包括砂仁、党参、白矾、板蓝根等多个中药饮片种类。媒体调查后发现,标准落后、流通环节长、“小作坊”遍地等,或成让中药饮片屡屡登上质量“黑榜”的原因。由此可见,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超标、营养价值下降……都成为困扰中药行业的难题。
“中医毁于中药”的说法或许稍显夸张,但起码是行业发展发出的一种警示,提示现在的中医药产业发展“生病”了,“病症”表现为质量总体水平不高甚至经常登上质量“黑榜”,带来的后果是危机中医和中药的“健康”。我们知道,中药产业链条分为种植养殖、流通贮存、加工炮制、处方使用四大环节,横跨一、二、三产业,涉及农林、药监、工商、商务、中医药等多个政府部门,体系极为复杂。因此要诊治好中药发展的质量“病”,最重要的就是要运用望闻问切的方式,透过“病症”找到“病因”,从而好“对症下药”。
质量提升,标准先行。提升中医药产品的质量水平,首要的就是要解决标准水平。根据媒体的调查报道,目前关于中药材的有些标准比较落后,比如吉林省的中药饮片炮制标准是1986年制定的,已经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还比如赤芍,在标准里没有写具体的参数,如烧制的温度、时间、性状等,导致生产企业没有参考的依据和标准等,标准落后严重影响了中药饮片产业的推进。因此要想整体提升中医药产品的质量水平,就得提升整个产业的标准水平,按照我国正在进行的标准化改革的思路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的标准化改革,多方努力全面提升行业、产业的标准化水平,发挥标准对质量的“硬约束”作用,用高标准倒逼产业质量水平提升,引领行业质量发展。
“药材好,药才好”,这不仅仅是一句广告词,更是行业发展的规律。提升中医药产品的质量水平,必须从源头做起,控制和提升源头药材的质量。在中医常用的600多种药材中,约300种可人工种养。当前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333万余公顷,占全部耕地面积的2.7%。在粗放的农业生产模式下,产地环境污染、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当等问题扰乱了中药材生长规律,加上还受到种子种苗质量、产地环境等因素影响,致使中药药性降低,药材质量下降,药品质量也跟着受影响。因此,一方面要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严格按照中医药的标准把控源头药材的质量;另一方面要强化管理,保护中医药种植地的自然环境和种植环境,还中医药发展一片蓝天净土。
中药材专业市场拥有历史积淀,短则百年,长则上千年。保护好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提升中医药产品的质量不是某一个环节、某一个部门的事,而是亟待行业全产业链的提升,从种植、生产、加工、流通等全产业链的管控上破局。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对于一些质量违法行为要予以坚决打击,绝不姑息手软,尤其是那些影响行业质量发展的“害群之马”,更要采取高压态势清除出行业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强行业自律,尤其是在中医药产品的关键环节,比如炮制环节,一定要严控质量,通过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质量精神,强化行业的质量意识和水平。
我国中药产业正在迎来黄金发展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的同时,中药产业自身转型升级成为应时之需,只有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才能提升行业质量发展水平,更为整个中药行业的发展助力,最终实现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造福广大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