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将成为能源合作新亮点
近年来能源生产中心“西移”而消费“东扩”,油气大国博弈更加激烈,地缘政治变化使得能源合作环境更趋复杂。新形势下,国际能源合作亦呈现出新趋势,共建“一带一路”将成为能源合作新亮点,全球能源治理将成为能源合作制高点。
近几年国际能源合作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能源生产中心加速“西移”,供应格局多极化。能源生产中心向“西半球”转移,打破了原来欧佩克主导的供应格局,北美特别是美国成为全球油气资源供应中心,加上俄罗斯、中亚的油气资源,油气供应方面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二是能源消费中心继续“东扩”,新兴经济体消费不断上升,特别是中国和印度消费量不断增加。三是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进入“四分天下”的时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已成为一次能源消费中最具潜力的领域,未来有望与煤、油、气形成“四分天下”的格局。四是国际油价剧烈波动使得全球油气大国的博弈更加激烈,全球能源走势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五是地缘政治变化导致能源合作环境更趋复杂。
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和能源独立政策正在改写国际能源地缘政治格局。从去年的卡塔尔断交风波到沙特反腐,以及美国对俄罗斯、伊朗、朝鲜的制裁等都给国际能源合作蒙上了阴影,国际能源合作环境日趋复杂。
在新的形势下,国际能源合作呈现出四大新趋势,一是维护共同安全成为国际合作新理念。二是能源转型与应对气候变化仍然是合作的主旋律。三是共建“一带一路”成为能源合作新亮点。四是全球能源治理成为能源合作制高点。
现行的全球能源治理机制,要么反映传统的能源生产国利益,要么反映主要发达国家的利益,难以平衡新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利益诉求和分歧。在此背景下,亟须构建新的全球能源治理机制,维护包括能源生产国、消费国、过境国等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国的核心关切和整体能源安全,并充分体现新兴能源大国的利益诉求。
1978年以来,我国能源合作从过去的“引进来”走向目前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从全球能源治理的跟随者变成影响者,在合作方式和合作理念上均有巨大提升。虽然我国在全球能源市场上的体量不断增大,但影响力仍然不够,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水平还不高,开展能源国际合作的总体能力与经济规模和体量还不相称。
以“一带一路”为突破口,深化能源国际合作,勾画一个区域的合作框架,同时勾画国际合作框架。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区域重点主要包括:一是推动与俄蒙中亚、西亚北非的战略对接。这些中亚国家是全球油气资源的核心地带,也是我国油气资源的主要来源地,应该与其开展全产业链的合作。二是推动与东南亚、南亚地区在重点领域的对接,以点带面开展合作。三是推动与中东欧、独联体国家能源合作的先期培育。
对于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应发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优势,助力提升目标国能源生产与利用水平。完善跨境输电通道,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促进我国丰富水电等电能在当地消纳。
对于中东欧国家,这些国家对新能源和低碳的要求很高,应该着重在新能源方面与其开展合作。
对于“一带一路”伙伴关系,应该建立包括能源交易市场机制、贸易和投资合作机制、能源过度金融化监管合作机制、能源企业合作机制、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在内的五大区域能源合作机制。
在能源交易市场机制方面,我国今年已经推出了原油期货,旨在建立亚太地区的原油交易市场,形成基准价格。在天然气方面,我们构建了上海、重庆等全国的油气交易中心,还有新疆的区域天然气交易中心,旨在构建亚太的天然气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