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质热电联产将有巨大市场空间
近日,在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联盟会员代表大会暨2018中丹可再生能源清洁供热高峰论坛上,生物质能的可持续发展又一次被专家提到了风口浪尖。
与“风光发电”的定位不同,生物质发电一年发电量不足900亿度,仅占全国总发电量1.4%,微小的数字后面承担的是我国广大农业生产地区的环保效益和民生效益。越是发达国家就越需要发展生物质能源服务,因为不管是发电还是供热,生物质的发力方向是农林固废的消纳与能源化利用,这是国家的刚需,也是生物质能源服务的正确定位。
从纯发电到热电联产再到综合能源服务,转型是关键
在整个生物质发电
行业,绝大多数都是单纯发电的企业,这种业务单一,低附加值的供能模式已经不能满足
行业发展的需求。提高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效率和附加值,积极促进产业转型,是今后生物质能发展的关键。
生物质电厂运营需要收购燃料,燃料收购的成本一般占整个生物质电厂运营成本的60-65%。如此高的成本再加上国家的补贴退坡机制,严峻的形式已经促使相关企业积极进行热电联产转型——依靠当地热网为区域用能单位和居民提供热水、采暖等供热服务。有数字表示,通过热电联产改造后的供热效益可以抵消燃料收购成本的75%。
更有业内人士指出,以平均热负荷20t/h、30MW为标准,生物质热电联产机组全厂热效率比纯凝电厂提高近11%,销售收入增加2810万元,可增加主营业务利润近1500万元,有效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
未来生物质企业不但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热电联产效益,更要积极向综合能源服务方向升级,提高自身扛风险能力,为彻底摆脱国家电价补贴打下基础。
综合能源服务的关键是区域内微电网与热网的发展,未来生物质企业可以依托这两个载体充分探索用能设施的优化、运维、托管等增值服务,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生物质能未来将有巨大市场空间
据介绍,对于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占比,丹麦有丰富的经验,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就是生物质能的应用。据悉,丹麦2020年的能源消耗目标将实现40%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到2050年丹麦将100%独立于化石燃料,彻底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可以说,生物质能是丹麦可再生能源组成中的一个里程碑。如今丹麦可再生能源消耗中70%都是基于生物质能源,大多来自稻草、木头和可再生固废物。从1980年到2009年,丹麦产能消耗中的生物质翻了4倍之多,预计到2020年,丹麦的生物质能总消耗将从2012年的136.4PJ增长至473PJ,生物质能将继续成为丹麦可持续能源消耗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可再生能源供热多为分布式应用,量大面广,地热仍为增长主力,生物质市场拓展中还存在很多困难。比如城市与农村、不同的气候区的市场需求差异较大,单一能源品种难以满足用户需求,多能互补系统就变得尤为重要。同时,一些好的产品和技术,尤其是供暖技术已经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但仍需要政策支持。
2017年,我国可再生能源供热利用量达7484万tce(吨标准煤),其中太阳能5734万tce,地热1250万tce,生物质能500万tce。到2020年,生物质能将达到1500万tce。我国清洁供暖市场仍需要以替代城镇直接燃料供热和城乡民用散煤取暖为重点领域,积极推动供给侧改革。从根源上看,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仍然是根本所在。
《北方地区清洁取暖
规划(2017-2021)》中也提出2021年可再生能源供暖达到70%比例的宏伟目标,其中生物质将达21亿平方米,地热10亿平方米,太阳能5000万平方米。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生物质能发展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