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要打造“创新生态圈”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随后,他在山东省考察部分创新型企业时又指出:“基础的、核心的东西是讨不来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来实现。”习总书记对于科技创新的一再强调令人深思,再结合近期沸沸扬扬的中兴通讯遭美国封杀事件及中美贸易战,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而自主创新是系统工程,其中成果转化是创意末端验证、创新成果实现的重要环节。要想在这一环节有所突破,使科技成果真正地、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尤其要重视打造“创新生态圈”。
在国家科技兴国和“双创”有关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当前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世界第一,国际科技论文总量世界第二,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世界第三。但与此同时,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难题也越来越成为制约创新驱动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以促进成果转化为目标的各种平台、联盟纷纷涌现,大多以科研机构牵头,但实际运作中却出现了“联而不盟”“有名无实”的问题,管理松散难形成合力。也有一些地方政府牵头,撮合科研单位与企业对接,同样大多热闹过后很快归于平寂,实际效果不明显。
症结到底在哪里?究其根本还在于技术供给与实际需求不匹配,成果转化与市场资本相脱节。因为存在供需信息不对称、体制机制不灵活、资金对接不及时、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多种壁垒,实验室与产业之间形成了一面“无形的墙”。还有一些科研人员拿着科研成果自己创办公司或受聘于企业,但因学者不谙市场,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此外,由于资本的缺位,一些企业对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也缺乏一往无前、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底气,功亏一篑者不在少数。
当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时代的最强音,顺应需求变化就必须把焦点放在通过创新研发和提供一大批高端产品、功能产品和特色
产品上。对于化工
行业而言,创新尤为重要,需要重点在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化工等领域突破国外的技术禁区,提高高端技术和产品的自主供给能力。而破解当前
行业内创新体系不完善、成果转化率低、生产与应用脱节、市场反馈不顺畅等问题,迫切需要打造以领军企业为龙头、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的“创新生态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沿着这个方向,我国应鼓励建立以企业牵头,科研机构、工程设计等单位共同参与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联盟;设立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公司,由专业团队管理和运作;在输出成果上,按市场规则设计好技术方、投资方和运营方的利益共享机制;并配套设立引导基金。总归一句,就是要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联盟+平台+基金”三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和运营模式,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三链融合,提高联盟成员间的黏性,促进产业上下游通力合作,共同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圈”。只有这样,才能让科研人员专心做好研发,企业在创新驱动下加快发展,资本持续支持科研成果产业化,各得其所,最终使科研成果发挥最大的作用。
同时,要想这个生态圈良性运行,还需要国家整体布局,以建设创新型领军企业为核心,提高新材料等产业的聚集度,继而提升企业群体的自主创新能力;营造鼓励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及试错改进的政策环境,对下游用户采用自主创新技术产品给予财政补贴或政策激励;支持和鼓励上下游联合攻关、不断迭代,最终实现协同并进。
联泓新材料今年1月份与中科院下属科研院所等结成“中国科学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并担任理事长单位,重点面向化工新材料产业,设立中试转化平台,联合政府配套设立专项引导基金;在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与资本链的对接与联动,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联盟成员间协同的可持续创新机制,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目前该联盟会员单位阵容不断壮大,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几个项目落地。期待这一模式经过实践检验和完善,为我国化工及其他
行业打造“创新生态圈”、促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力提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