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医药行业市场规模日益扩大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医疗支出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制药工业的发展,新的医疗技术、医疗器械、医药产品层出不穷,医药行业市场规模日益扩大。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医药规模达到1.25万亿美元,今后5年,全球医药销售将保持4%-7%的增长率。

近年来,国家对医药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大,资本市场迅猛发展,医药工业保持了较好发展态势,整体利润水平平稳增长,国内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医药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2.82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315.1亿元。预计到2022年,我国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万亿元。

医药行业变革之下,医药企业要厘清来路,看清去路。看不清变化的企业,不光会掉了西瓜,就连芝麻也捡不到。我总结了医药行业的五大新转变,医药企业务必引起重视,做好准备。

医药市场:单核市场向双核市场转变

一直以来,城市公立医院一直是医药企业兵家必争之地。但随着分级诊疗政策国家意愿的强制推行,医疗服务资源下层,医药市场的格局将会发生重构。如果医药行业还存在蓝海,那一定是在基层医药市场,美国辉瑞制药上市多年的立普妥在基层市场增长仍然高达60%以上,就足以说明该市场的魅力。基层市场必然会迎来全面放开,快速奔跑的时代!

因此,中国医药市场将由目前的“城市医院”单核心市场向未来的“城市医院+基层医院”双核市场转变,基层医院和城市医院地位同等重要。

企业规模要做大,必须要对基层市场有足够的重视,如何布局基层市场是企业重大的战略课题。需要根据自己的产品特性,有战略性地提前布局不同市场。例如赛诺菲的基层医药事业部,礼来的LEAP计划,通化东宝的蒲公英计划等都是市场新变化带来企业战略调整。

企业竞争:由竞争关系向竞合关系转变

过去外资药企依靠强大的产品优势和国家政策倾斜,再加上“学术推广+政府事务+专家网络”的组合拳,在中国市场可谓是如鱼得水。但2013年“GSK商业贿赂案”被曝光后,外资药企在华的鼎盛时光宣告终结。

专利到期、药价谈判、医保支付等一系列紧缩性政策让外资药企销售业绩遭到重创,过去的超国民待遇开始向与本土企业一视同仁的平民化待遇转变。

中国医药市场竞争态势将发生重大转变,本土企业竞争优势逐步显现。在高端市场,本土企业依靠逐步提升的产品质量、相对低的价格优势加速挤占外企原研产品份额。

在基层市场,外企产品依旧有较强的产品力,但受制于高成本的自营模式,因此“本土销售队伍+外资品牌产品”将成为主流的商业合作模式。

未来,本土企业和外资药企的“竞争+合作”的竞合关系将成为常态化。例如2016年康哲药业与阿斯利康达成波依定商业权益合作,该品种为康哲药业贡献约9.35亿元销售额,2017年波依定销售额实现13.78亿元。

大产品成长方式:利益价值向临床价值转变

过去二十年,国内医药企业大产品成长模式基本符合“大治疗领域+政策保护+相对独家+高利润空间”。企业通过改规格、改剂型,或者剂量迎合国家招标政策,创造高利润空间,以“利益交换”方式实现产品快速野蛮生长,出现很多所谓的“安全无效的中国神药”。

立足当前的政策环境,产品的竞争方式已发生实质改变,过去的大产品成长模式已不再适应,未来大产品成长方式将从以利益为主转变为临床价值和质量为主。从福建省新一轮招标可以看到,产品有没有进指南、在不在临床路径、是不是专家共识,已经成为硬性入围标准!

药品的价值将回归到治病的本源,哪个产品能更好地治愈患者疾病,就能成长为品牌产品、畅销产品。未来“临床治疗价值、质量过硬”的产品,一定会在未来的决战中胜出。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