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从全局来看,未来创新药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而疫苗产业在经过长春长生事件之后也将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增强风险控制。而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基数不断增大,人们对于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加,所以医疗服务发展也将进一步获得认可。
上周,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以及一行两会负责人的表态为市场提振信心,所以本周开始开始市场逐步迎来反弹,此外,《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进一步释放减税红利,未来也有望进一步刺激消费来提振经济。
具体到整个医药行业方面,随着国家药价谈判的深入,对于创新药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而疫苗产业在经过长春长生事件之后也正处于缓慢的恢复期,在未来国家药监局将持续对疫苗产品监管的高压态势之下,也将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增强风险控制,加大风行检查力度和跟踪力度,规范疫苗行业的生产。而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基数不断增大,人们对于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加,所以医疗服务发展也将进一步获得认可。
1、创新药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10月10日,国家医保局公布抗癌药品种谈判结果,正式将阿扎胞苷等17种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乙类范围,并确定了医保支付标准。此前国家医保局披露的18个品种抗癌药,除磷酸芦可替尼并没有被纳入外,其他17个产品均谈判成功。
本轮谈判成功的药品普遍为疗效确切、满足临床急需、具备高临床价值的抗肿瘤创新药,国产品种包括中国生物制药的安罗替尼,恒瑞医药的培门冬酶;外企品种包括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等,需求巨大但价格昂贵,整体来看替尼类小分子靶向药数量占比超过70%。与2018年平均中标价格相比,17个谈判药品的平均降幅达到56%,大部分进口药品谈判后的支付标准低于周边国家或地区市场价格。
与大多数传统招标采购不同,医保谈判药品实行直接挂网,医院自主采购,使得医保谈判药品的进院时间相对大幅缩短,加速新上市药品的销售放量。从中短期来看,此次医保谈判后肿瘤创新药将开启一轮放量新周期。而从长期来看,创新药通过谈判进入医保将成为常态,创新药的市场规模业将得到进一步扩大,相关的创新药企业未来将持续受益。
2、疫苗行业有望回暖
9月7日,国家药监局发文公布对全国现有45家疫苗生产企业的风险排查结果,结果显示现有生产企业疫苗品种生产正常(不含长生生物),并未发现疫苗质量安全问题。同时国家药监局表示,将持续对疫苗产品监管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增强风险控制,加大飞行检查力度和跟踪力度,规范疫苗行业的生产。
10月13日,国内疫苗企业沃森生物也发布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预告称,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保持良好态势,自主疫苗产品产销持续稳定增长,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自主疫苗产品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分别增长71.78%、266.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同样智飞生物同比去年同期预增268%—297%,根据该公司公告称,该公司以AC-Hib三联疫苗为代表的自主产品销售今年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以HPV疫苗为代表的代理产品也陆续在国内各省级单位中标、其销量持续稳步上升。所以未来随着疫苗检查结果的公布,长生疫苗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消失,行业有望回暖。
3、医疗服务发展进一步获得认可
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我国医疗保健支出不断攀升,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公立医院卫生体制改革也在持续进行,在政策上,国家对社会办医资格的申请进一步肯定,民营专科医疗机构在资本积累、人才招募、医疗资源建设等方面综合能力不断提升,竞争力也不断增加。尤其是连锁专科医疗服务机构,随着医疗服务网络不断的扩张与巩固,建立起了良好的社会口碑与品牌效应,综合医疗服务竞争力不断增强,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连锁专科医疗服务机构的发展进一步获得认可。
比如医疗服务巨头爱尔眼科公司发布三季报业绩预告,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45%,前三季度业绩持续保持高增长。“量价齐升”,以及高端手术项目的占比提升带动业绩的增长;眼科医院/中心数量不断提升,品牌效应不断增强:坚持自我培养+引进的人才战略,成熟医院持续贡献业绩,新医院不断进行补位,综合实力与影响力不断提升。
4、医药商业和医药流通有望快速发展
受市场整体影响,连锁药店板块跟随大盘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但连锁药店的行业集中度的发展逻辑仍不改变。上周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其中药品零售企业的审批进一步简化,将法定审批时限压缩三分之一,对于不断新建扩张的大型连锁药店而言,门店的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同时新建门店通常1-2年内就能实现盈亏平衡,因此有利于推动大项连锁药店的快速发展。
2018年是全国全面执行两票制的元年,经过2017年下半年的消化,政策影响逐渐消退,行业规范度全面提升,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随着政策的逐渐宽松,资金成本逐渐下降,财务费用支出有望得到控制;随着经营的企稳,大部分流通企业三季度依旧保持了相对快速的增长;随着批发企业渠道价值的逐渐体现以及产业链的延伸完善,未来部分公司估值有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