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钛行业整体复苏
2018年,钛矿市场呈现出高开低走的特点,一季度价格为全年最高,随后缓慢回落,年末价格为全年最低点。一季度初,钛矿市场2017年年末的下跌态势得以缓解,并在一季度末开始小幅反弹,反弹幅度在20~50元/吨不等。进入二季度后,由于供应增长较快,钛矿价格出现回落,且回落势头一直持续到2018年年末。
据瑞道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钛矿平均价较年初下跌了约150元/吨。此外,与前两年市场相比,2018年钛矿市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波动幅度较小。据瑞道数据显示,2016年,主流钛矿最高价与最低价相差接近1000元/吨,2017年约为700元/吨;而2018年约为250元/吨,原料价格的相对稳定有利于
行业的健康发展。
从供需来看,2018年钛矿市场供需均出现增长,供应端增速大于需求端,2018年钛矿库存增长明显。从供应结构来看,预计2018年进口钛矿数量基本与2017年持平,供应增量主要来自国产部分。国内钛矿增长主要来自于四川及新疆地区。其中,四川攀枝花地区产量受环保因素影响而有所降低,但2018年受影响的程度明显弱于2017年;新疆地区钛矿产量的增长是由于2018年新启动矿山项目。据瑞道初步统计的数据显示,2018年钛矿供应量较需求量多出5%左右。在总供应量过剩的情况下,用户选择自由度增加,部分低品质进口钛矿难以获得客户订单,市场挤出效应明显。
从2018年末市场表现来看,一些钛矿企业已经有意控制进口量及产量。进口钛矿方面,贝斯资源将于2019年降低中国市场的钛矿供应量;国内方面,攀枝花地区受钒钛铁矿价格大幅下跌及当地政府展开“蓝保”措施,当地一些矿山在2019年元旦减产或停产,已停产的企业也计划推迟至春节之后复产。可以预见,2019年1月份国内钛矿供应端将有所下降,这将有利于市场价格的维持。
2018年,海绵钛市场继续维持2017年的好景气。预计2018年国内海绵钛产量增速或达7%以上,而在产量上升的同时,价格也继续维持在相对高位。从价格走势图中可以看出,2018年海绵钛价格全年均处于上升通道,且这种势头有望持续到2019年一季度。
2018年上半年,海绵钛价格上涨相对平稳,但进入三季度后,由于环保因素导致四氯化钛产量下降价格升高,进而推动海绵钛价格加速上升。与前儿年的价格波动不同,2018年下半年海绵钛价格没有出现大起大落,这主要是由于原料供应不足导致海绵钛产量下降。在往年海绵钛价格大幅上涨之后,海绵钛企业开工率也随之提升,致市场供应过剩,价格快速回落,整个周期市场很难持续在3个月以上。而2018年价格上涨后,由于海绵钛产量受到限制,使得其价格长时间持续在高位运行。而业内一些人没有注意到这一新情况,仍用以前的错误经验认为本次涨价也会很快回落。笔者认为,在四氯化钛能够正常供应或者海绵钛企业扩大氯化能力之前,海绵钛价格仍将维持高位。
实际上,2018年的海绵钛价格上涨主因是受成本推动,7月份后需求端也出现改善,进而奠定了2018年价格的上行趋势。在2018年初,四氯化钛价格开始上涨时,海绵钛企业并没有足够的成本转嫁能力。直至2018年3月份之后,海绵钛企业才开始尝试通过涨价来抵消成本压力。
2018年,海绵钛价格的长时间高位运行也给人们造成了海绵钛市场火爆的感觉,但实际上,2018年海绵钛企业盈利能力稍好于2017年,但提升幅度有限。究其主要原因,是其原料成本的大幅上涨。除了四氯化钛之外,2018年镁锭价格也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这就导致海绵钛价格的涨幅被原料价格涨幅所抵消,实际利润空间提升有限。另一方面,下游市场的承受能力也对海绵钛价格形成制约。2018年下半年,国内钛材市场有所好转,但价格提升相对缓慢,无法承受过高的海绵钛价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海绵钛价格的涨幅。
环保标准日趋严格的趋势将不可逆转,这将导致国内四氯化钛供应趋近成为常态。有鉴于此,目前,遵义钛业正在逐步恢复四氯化钛的生产能力,其他几个新建海绵钛项目也均为全流程项目。依靠企业自己来保证四氯化钛供应成为发展方向。当这些项目正式投入运行后,海绵钛的供应瓶颈将被突破,届时,海绵钛市场如何保持供需的平衡或将成为新的课题。
除了四氯化钛
行业以外,2018年钛材加工
行业也受到了环保检查的“关照”。与大多数人的认知不同,钛材加工
行业不但受到了环保检查的影响,而且其影响程度一度还相当深。当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也给业内人士提了个醒——对环境友好是任何
行业健康长久发展的前提,不能因为污染量小就能置身事外。2018年陕西地区的环保检查只是一个开始,地方政府与企业都需要增强环保意识,若不扭转观念,仍然以应付了事的态度应对,那么在以后还将再尝苦果。对此问题,也许钛白粉
行业可以提供一些前车之鉴。自2016年,钛白粉
行业开始受到环保因素的影响,在2017年其影响最为深刻,
行业总产量受环保因素制约,降低10%以上。而在2018年,一些企业相继完成了环保设施升级,进而在随后的环保检查中受到的影响明显减小,而一些环保设施建设不利的企业,其生产持续受到限制,产量进一步降低,有被排挤出市场的趋势。鉴于一些小型企业单独建立环保设施,经济负担较重的情况,就需要当地政府协助企业建立统一的排污系统,或许兴建新的园区需要一些时间,但迟到总比不到好。
2018年,钛
行业也再度迎来了全面复苏的一年,大型新项目不断涌现,全国许多地区政府也纷纷建立产业基地,力争占领这个新材料领域的高地,完成区域产业升级。海绵钛
行业中,攀钢海绵钛厂完成扩产改造,遵义钛业成功整体搬迁,双瑞万基新项目建设完成并部分投产,加之四川、新疆两个新海绵钛厂建成并初步试生产,使得
行业在2012年后再一次进入扩张期。在钛材
行业里,攀枝花、云南、重庆、河南等多地都在建设新的钛产业基地。其中,攀枝花以引进钛加工企业为主,并依托当地矿产资源及海绵钛产地的优势,力争补足产业链中的最后一块“拼图”。
云南省政府立足当地有色金属加工业、尤其是在矿产方面的优势,在楚雄州大力扶持钛产业发展,推进以绿色发展为特色的新产业生态。重庆市立足与人才、技术、资金引进,依托当地初步形成的“运输航空+通用航空、直升机+固定翼+无人机、制造+运营+服务”的产业集群,力争打造国内高端航空钛合金研发制造中心。河南省洛阳市政府推出6条新政,着力于有效吸引人才及社会资本,为引进人才解决铺平道路,力争打造中原钛谷。可以说,经历了过去5年的低谷与蛰伏,我国钛产业在2018年强势复苏,海绵钛产能再度扩张,高端钛材项目投入持续增加。随着一个个新项目的建设,资本、技术、人才的新一轮投入将加速新一轮的产业升级,未来,我国钛
行业格局将再迎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