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18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炼油能力达到8.31亿吨/年。在炼油能力持续增长的同时,我国炼油行业也在加快“由大转强”的升级步伐,无论是三大石油公司全面推进深化改革,还是以恒力石化为代表的大型民营炼厂快速崛起,都在推动我国炼油行业向高质量、差异化和绿色化发展。
三大公司优化结构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姜学峰在解读《报告》时表示,作为我国油气行业的主力军,中石油、中石化和中国海油三大石油公司以世界一流能源公司为目标,制定了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框架。2018年,三大石油公司一方面积极打造炼化大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深入推进油头化尾和精深加工,促进炼油结构优化升级。
2018年,中石油积极推进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转型升级项目、独山子石化加工轻烃炼油及乙烯优化调整项目、中委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中海油惠炼二期120万吨/年乙烯装置正式投产,惠州石化原油二次加工能力达2200万吨/年,成为国内最大炼化基地;中石化积极推进茂名、天津炼油调结构项目,加快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
此外,各公司加快推进两化融合,使炼厂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中石化在扩大试点的同时,正积极打造九江石化智能工厂2.0版,力争在2020年打造千万吨级一流绿色智能炼化企业。中海油惠州石化入选国家智能炼厂试点示范。同时,各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蓝天保卫战号召,加快油品清洁化升级改造,完成生产符合国VI标准的车用汽油、柴油准备。
大型地炼快速崛起
2018年是民营炼厂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一年,先进独立炼厂加速崛起。在2018年我国新增的3390万吨炼油能力中,民营炼厂贡献了主要力量,市场多元化格局进一步显现。
《报告》提出,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500强大型民营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持续推进基地化、规模化、“化主油辅”的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2018年,恒力石化建成2000万吨/年炼油能力,成为大型民营炼化项目的典型标志;2019年,浙江石化(一期)将建成,新增炼油能力2000万吨/年。2020年前,凭借这两家企业,我国就将新增4000万吨/年炼油能力。资料还显示,盛虹石化1600万吨/年炼油项目已开工建设;浙江石化(二期)2000万吨/年炼油产能在规划中;一泓石油化工1500万吨/年和华通京港化工1600万吨/年炼油能力正在进行用海公示;新华石化2000万吨/年炼油能力正进行环评公示;石大科技1500万吨/年炼油能力进入审批阶段。这些产能或将在2025年前释放。
《报告》预测,到2019年,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净增3200万吨/年,全国炼油总能力将达到8.63亿吨/年。民营企业炼油能力将提高到2.35亿吨/年,在全国炼油能力中的占比升至27.2%。国内千万吨级炼厂数将增至29座,其中两座来自民企,且规模均为世界级水平。
在大型先进产能增加的同时,一些中小型民营炼厂也正加速整合。数据显示,2018年,海科化工、新海石化、科达石化等6家地炼企业合计淘汰了1165万吨/年炼油能力。未来几年,地方炼厂洗牌进程加快。比如,山东已开始按照“优化重组、减量整合、上大压小、炼化一体”的原则,针对炼能在500万吨/年及以下的地方炼厂,分批分步进行减量整合转移,计划到2025年压减炼油能力1/3。随着新旧动能转换,地方炼厂总体规模和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
绿色发展赢得先机
2018年,国家加大环保整治和督查力度,对环保指标提出更高、更严要求。炼化行业积极调结构、强管理、盯市场、搞优化,生产运行总体良好。《报告》显示,2018年国Ⅵ汽柴油质量升级完成并按时投放市场;炼厂平均开工率略有回升,达72.9%,提高2.7个百分点;二次加工能力与一次加工能力之比超过100%,达105%。
《报告》显示,三大石油公司纷纷出台举措,积极培育绿色转型增长点,推动高质量发展。除了加快进行技术改造,实施油品升级,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清洁能源外,三大石油公司还不断增产天然气,提高天然气在油气产量中的比例;发展碳捕捉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有序发展新能源业务。
其中,中石油提出“稳妥推进新能源业务发展”,从战略高度研究推进新能源领域布局和发展规划,目前正在编制绿色发展行动计划,稳步开展与主营业务结合紧密、有一定基础的新能源项目,如地热能、生物质能、可燃冰等。中石化在雄安新区成立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主要投资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及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已开始运作。中石化还启动了“绿色企业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建成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的绿色企业,2035年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达到国际先进,2050年达到国际领先。
在环保指标更高更严的形势下,地炼行业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产能,呈现出基地化、园区化、差异化、绿色化发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