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2018年是新药专项厚积薄发,集中收获的一年,共有9个1类新药通过上市审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司司长杨青表示,在新药专项的支持下,我国生物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杨青是在近日举办的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分享暨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上市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据介绍,由信达生物制药研发的达伯舒作为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标志性成果,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免疫治疗抗肿瘤药物,其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刊发在2019年第一期《柳叶刀·血液病学》杂志。“达伯舒具有高亲和力、持久稳定、靶点占位率高的特点,采用该药免疫治疗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不亚于国际同类创新药物。”新药专项技术总师桑国卫院士表示。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理事长梁军表示,新药研发时间长,投入大,成功率低,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新药研发,加速境外新药引进,努力提高患者用药水平。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我国于2008年启动实施了“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专项启动以来,立项1900余项,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近200亿元,引导地方财政、企业等其他来源的资金投入近2000亿元。截至目前共产出38个1类新药,初步建成以各类创新技术平台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产业发展、支撑服务医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杨青表示,当前,慢病非传染疾病、新老传染病、老龄人口疾病成为我国面临的三大公共卫生问题,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和新药自主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医疗机构、生产企业共同参与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