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2018年电力发展形势分析与展望


  当前,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进入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的关键时期,供需多极化格局越来越清晰,结构低碳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系统智能化特征越来越突出,电力工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形势与挑战


  电力发展清洁化、智能化、国际化、市场化是大势所趋


  一是电源结构清洁化。一方面,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将明显提高。我国生态和环保约束持续趋紧,电力结构清洁化调整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将超过40%。据预测,未来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增量将超过欧盟和美国之和。另一方面,煤电清洁利用率将不断提升。过去十年,我国煤电排放绩效大幅下降,随着严控煤电发展规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实施灵活性改造工作的推进,煤电清洁利用率还将继续提升。


  二是电力系统智能化。一方面,电力系统智能化是清洁绿色安全高效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实现集中和分布式供应并举,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发电协同,增强调峰能力建设,提升负荷侧响应水平,建设高效智能电力系统成为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先进信息技术为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与电力工业深度融合,智能电网、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等领域技术快速突破,分布式智能供应系统将得到广泛应用。


  三是电力发展国际化。首先,能源电力领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阵地,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能源电力海外投资、建设项目持续增加,全方位、多领域的电力对外开放格局更加明晰。其次,中国能源电力企业国际化步伐持续加快,在欧、美、亚、非、拉各洲开展了包括电力项目、金融业务等多种国际业务的深入合作,不断拓宽海外业务模式。第三,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为电力国际合作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决定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具有显著的经济性和竞争力,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


  四是体制机制市场化。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从发电、输电、配电、售电、用户等多领域全面推进,多模式多层次试点格局已经形成。大用户直购电、跨省跨区竞价交易、售电侧零售交易初具规模,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日益提升。随着市场主体逐渐成熟,发电、售电侧将形成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交易格局,新兴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正在引领电力工业发展的新方向。


  电力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


  一是电源与电网、交流与直流、煤电与清洁能源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逆向分布,“有电送不出、有网无电送”的问题同时存在;电网“强直弱交”问题突出,特高压交流发展相对滞后。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快速增长,系统调峰能力难以满足新能源发展的需要。


  二是电源结构调整、电力市场建设、资源利用效率不充分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新能源开发与市场不匹配,建设周期与电网不同步,“三北”地区供热机组比重高,东北、西北地区灵活调峰电源比例低;电力市场交易机制还不完善,市场不规范行为缺乏有效监管,失信惩戒机制需要完善。“弃水、弃风、弃光”问题依然严峻,弃核时有发生。


  三是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严峻。从发电侧来看,电煤价格持续高位,大幅推高煤电企业发电成本。中国沿海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显示,2018年1月26日5500大卡现货成交价744元/吨,两个月累计上涨75元/吨;2017年电煤采购成本较2016年提高2000亿元,成为煤电行业大面积亏损、电力行业效益下滑的最主要因素。市场交易电价下调拉低发电企业收入。2015年以来两次下调全国煤电上网标杆电价,影响煤电企业收益2000亿元;市场化交易电量规模扩大、交易电价下降,电力企业为社会降成本作出巨大贡献,但自身营业收入及利润大幅下降。可再生能源补贴不到位加重企业财务成本负担。补贴资金缺口近1000亿元。环保成本投入及运维无法通过电价疏导。发电环保改造投入巨大,运维成本高于环保电价补贴。从电网侧看,核定的输配电价比现行购销价差平均每千瓦时减少近1分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格、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此外,受压减煤电投产规模、在建煤电项目“停缓建”等因素影响,设计、建设施工企业经营形势也很严峻。


  四是电力安全生产压力增大。特高压工程集中投产,新能源发电装机快速增长,电力系统形态及运行特性发生重大变化,对系统支撑能力、转移能力、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类自然灾害频发,保障电力系统安全更为艰巨,发生大面积停电风险始终存在。


  电力发展呼唤新的变革


  一要加快推动电力发展质量变革。要继续推进防范和化解煤电过剩产能,严控增量、整顿存量,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要求,促进煤电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要着力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补齐系统短板,多渠道拓展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优化可再生能源发展布局,优化调度运行,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输送水平。要进一步完善电网结构,优化主网架布局和结构,加强区域、省间电网互济能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二要加快推动电力发展效率变革。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推进电力全链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电力市场化建设,完善市场机制与政策体系。建立可再生能源消纳激励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形成机制。


  三要加快推动电力发展动力变革。要加快重点技术与装备创新,深入推进先进燃煤发电、煤炭清洁转化、模块化小型堆等安全先进核电、新能源、储能技术等试验示范工程建设,推进核电、大容量柔性输电等智能电网的关键设备研制和示范应用。要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不断推动电力生产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壮大;推进能源互联网、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微电网等示范工程项目建设。


  2018年电力发展展望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经济结构将进一步优化调整,经济新动能将逐步凸显,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将实现略高于6.5%的增长。电力行业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两会精神,着力推动电力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促进电力工业继续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系统转型,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高质量用电需求。


  预计2018年我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供应能力持续增强,局部地区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在平水年、没有大范围极端气温情况下,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增长5.5%左右。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预计增长7%左右,第二产业用电量预计增长4.5%左右,第三产业用电量预计增长9.5%左右,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6.3%左右。预计2018年新增装机1.2亿千瓦,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9亿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提高至40%。


  电力低碳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碳交易倒逼电力企业提质增效


  火电企业将全面进入“按证排污”新阶段。火电企业环保责任更加清晰、环保重点更加明确,环保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


  煤电企业将继续推进超低排放建设与改造。2018年年底前将基本完成中部地区煤电超低排放改造,电力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绩效将进一步降低。


  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2018年是发电行业碳市场“基础建设期”,将全面完成全国统一的数据报送系统、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建设,制定碳市场管理制度等。


  电力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绿色低碳创新转型步伐加快


  加快推进清洁高效发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高温材料为重点,加快攻关700℃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推进自主知识产权60万千瓦级超超临界CFB 发电技术示范;加快燃煤与生物质耦合发电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实践世界最先进的燃煤发电除尘、脱硫、脱硝和节能、节水、节地等技术;研究碳捕捉与封存(CCS)和资源化利用技术,适时开展应用示范。发展智能发电技术,开展发电过程智能化检测、控制技术研究与智能仪表控制系统装备研发,攻关高效燃煤发电机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重型燃气机组、核电机组等领域先进运行控制技术与示范应用。


  加快推进先进电网技术、储能技术的示范应用。积极开展大容量机电储能、熔盐蓄热储能、高效化学电池储能等多种储能示范应用。继续推进特高压输电、大容量断路器、直流断路器、大容量柔性输电等先进电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进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建设。推进高温超导等前沿技术领域的研究


  加快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将发电、输配电、负荷、储能融入智能电网体系中,加快研发和应用智能电网、各类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装备。


  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市场秩序更加公平规范


  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重点是 “两扩围、五明确、一纠偏”。即:扩大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范围和电力领域的混改试点范围;明确配电区域划分办法、明确增量配电网价格机制、明确公共电网向增量配电网项目公平开放、明确必须通过市场化竞争方式确定项目业主、明确对增量配电网项目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及时纠正改革中出现的偏差。随着上述重点工作的逐步推进,增量配电业务的顶层设计将逐步清晰,实施办法、技术标准、管理规范也会逐步完善,增量配电业务发展有望进入快车道。


  第一批8个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力争在2018年启动。试点过程中,将多模式探索电力现货机制,区域层面的电力现货交易,由调度机构为主来开展工作;省级层面的现货交易,既可以采取调度机构为主的模式,也要有以交易机构为主的模式;将积极推动电力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实现规范化运行;将继续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有效引导市场形成价格机制;在推动现货交易的同时,也要推动中长期交易,鼓励签订中长期合同。


  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要做到四个“深化”。一是深化电力行业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工作,力争2018年底有50%以上电力行业市场主体参与行业信用评价;二是深化行业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工作,建立健全联合奖惩机制,落实“红黑名单”管理制度,推动落实联合惩戒备忘录各项措施,加强对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动态监管;三是深化信用成果应用与采信工作,积极推进信用评价结果在项目核准、工程招投标、市场交易、供应链金融等方面的应用;四是深化信用信息共享、共建工作,依法推进信用信息采集、共享、使用、公开等各环节的建设与管理,整合行业信用信息,形成统一平台,加快完善信息交换机制,扩大信用信息披露范围,提升信用信息使用价值。


  电力国际合作持续扩大,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稳步推进


  电力国际产能合作继续保持快速发展。2018年,中国电力行业对外投资与工程承包将继续稳健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仍将是电力行业“走出去”投资和工程承包热点,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的亚、非洲部分国家,将继续保持较高热度。火电、水利水电、输配电工程将继续保持中国电力企业海外承包工程的相对优势地位。电力标准、技术、服务、装备、管理“走出去”力度持续加大。


  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不断向前推进。2018年,电力企业将稳步推进与周边国家电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主动参与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在成熟市场国家优质资产投资运营上实现新突破,完善境外资产管控体系,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主动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推动我国能源电力领域创新成果向国际推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相关政策协同、技术发展、项目建设等方面研讨的逐步深入,世界范围内的共同认知、前沿技术和工程实践等成果将更加丰硕。


  电力行业国际交流合作将更加深入广泛。电力行业组织与企业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同行间的信息、技术、人才交流合作,与国际能源论坛、可再生能源署、国际能源署、能源宪章等国际组织,以及各国能源电力行业协会、企业强化沟通、务实合作、形成常态,从完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出发,共同制定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规则,积极参与现有多边框架下电力领域合作。(本文根据作者在“2018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的演讲内容整理。)


  版权声明: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年04期,作者系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理事长。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研究成果《 电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