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新农技打开新天地

在甘肃省兰州市通往兰州新区的水秦快速路上,向东能看到一片绿油油的山头,那里生长着油松、侧柏、红柳等耐旱绿色植物。秃山头上种成林,退役军人胡红军发明的树下根部渗灌技术功不可没。不少枝头枯黄、濒临死亡的油松树苗,经过他的渗灌技术抢救,又活过来了。

“以前漫灌,1亩地要用好几十方水,采用这种渗灌技术则只需用1立方水,而且更省人工和成本。”兰州新区窝窝井村村民赵贵春说。

胡红军的树下根部渗灌设备分为管道和装置,管道供水,装置渗水,在树的根部有一个供水器,当树缺水时水会慢慢地渗透到树的根部,有效维持树的成活;下雨时,水就会自动蓄满蓄水器,而不是直接渗到地底下,以待干旱时再用。胡红军介绍:“甘肃处于西北内陆,很多地方降水很少,只能发展旱地农业。新技术能让农民少用水,省人工又能种得活。”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新技术,胡红军申办了公司,奔波在甘肃干旱缺水的民勤、景泰、靖远等地农村,介绍根部渗灌技术。在景泰县,新技术帮助当地农民栽树200多亩,成活率达到95%以上;在民勤县腾格里沙漠边沿,农民用这项技术栽活了几千棵沙柳。

滴水孔很少堵塞是这项技术的又一个显着优势,进一步节省了成本。几年前,宁夏中宁枸杞产业集团种的3000亩枸杞林在采用滴灌技术一年后出现堵塞,中宁县找到胡红军,使用渗灌技术在有机枸杞出口基地试种了100亩枸杞,实验效果很好。

宁夏科技厅对渗灌的报告显示:根部渗灌节水装置,是在埋设于树木根部的输水管上、安装有别于各类节水技术的灌溉装置,比滴灌节水30%,但材料成本比滴灌技术节省70%至80%,且实用性更强更广,能够实现智能化、远程化控制。

甘肃省临洮县的荒坡山地碱性大、缺水,农业发展困难多、收益少,这种现象在西北比较普遍。2017年4月,临洮县井坪工业园区在荒地里使用根部渗灌技术种上杏树、枣树、核桃树等十几种经济作物,成活率达到90%,还在经济林下套种苜蓿和草坪,每亩产青饲料2吨以上,用青饲料养鸡养羊,再用鸡肥羊肥还田,实现了生态有机循环。

“这项技术还解决了一个现实问题:农村劳动力在减少和老化,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已经出现。这个技术很好地融合了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精准浇水,再加上远程自动化控制,不但节水,还省人力。”杨宏伟说。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