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喜欢白酒,不仅是由于中华文化的饮酒传统,另外小酌白酒也有助于身体健康。我国在白酒酿造上不断创新,实现现代化生产与古老工艺相结合,也研发出更加先进的白酒设备,以确保酒的质量和口感。但是,白酒塑化剂一直是酒业生产的一道难题,而近日这道难题也被破解。
日前,记者从绵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在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召开的“四川省科技创新科技奖励大会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会议”上,绵阳市质检所与绵阳市丰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的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白酒生产过程中塑化剂的去除技术方法研究与应用》(成果登记号:9512014Y1355)荣获2015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据介绍,此次绵阳市共有7个科研项目获奖,省质检系统共14个项目获奖,绵阳市质检所是质检系统内唯一获奖的地市州质检机构。
“该科研成果的最大亮点在于既能去除白酒中的塑化剂,又能保留白酒原有的风味和口感。”
绵阳市质检所所长应全红告诉四川在线记者,使用活性炭去除塑化剂虽然早已不是什么创新型的技术手段,但将其应用在去除白酒中的塑化剂,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在我们这项科研成果出来之前,如果使用活性炭去除白酒中的塑化剂,往往是塑化剂去除了,白酒的香味也没有了。我们2013年与丰谷酒业合作的科研成果,就是成功地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应全红介绍说,自2012年底某知名品牌白酒被爆出塑化剂含量超标260%之后,国内白酒企业一同遭受重挫,仅一天时间,股票市场白酒板块的最大跌幅便超过6%,市值蒸发300多亿元。虽然之后不久,国内的白酒企业找到办法解决了新生产的白酒的塑化剂问题,但如何去除更为珍贵的陈年好酒的中塑化剂,同时又不影响其原有的风味和口感,却仍然是个大难题。
“四川是白酒大省,陈年好酒的塑化剂问题不解决,既影响百姓的食品安全,又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和经济损失。但是,在新的经济形势和竞争形势下,一些带有很高技术含量的质量个性化需求,仅靠企业是很难完成的。质检所作为设备优势和专家团队优势突出的技术部门,有责任也有能力为生产企业解决其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应全红说,带着这样的想法,2013年初,绵阳市质检所与丰谷酒业合作的《白酒生产过程中塑化剂的去除技术方法研究与应用》科研项目正式提上日程,并很快得到了四川省科技厅的支持。
“按照惯例,省级科研项目需要提前一年申报,但这个项目得到了省科技厅的高度重视,破例当年上报当年立项,并且科研经费到位很快。我们能够仅用了不到10个月的时间便顺利取得成果,与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有很大关系。”
2013年10月,在绵阳市质检所项目组成员和丰谷酒业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白酒生产过程中塑化剂的去除技术方法研究与应用》科研项目顺利完成。自此,陈年好酒的塑化剂去除,不会再影响其原有的风味和口感。
“此次科研项目最大的成果,是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企业只需输入白酒产品所检测出的塑化剂含量以及度数,该模型就可以自动生成相应的活性炭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去除塑化剂的生产工艺条件,按照系统生成的工艺条件去除好塑化剂的白酒,就能保留其原有的风味和口感。”
据应全红介绍,自2013年10月顺利完成科研后,这一成果已在国内的白酒企业中广泛运用,大量珍贵的陈年好酒因此摆脱了塑化剂的阴影,并继续留香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