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脂市场规模巨大,增长较快
中康CMH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降血脂用药总规模达185亿(医院和零售药店),较2015年的166亿同比上涨11.4%,年增幅连续三年超过8.0%。随着我国老年化进度加快,老年人比例升高,降血脂用药市场规模未来几年将维持较高增长态势。
备注:全国数据指医院和零售合计
医院份额降低,零售药店发力抢占市场大有作为
2016年,全国降血脂用药市场医院渠道销售额为111亿,占比73.8%,为零售药店总规模的三倍。但回顾过去四年,由于部分外企产品掉标或者弃标,其产品从医院流向零售药店渠道,医院市场份额从2013年76.2%逐步下降至2016年的73.8%,而零售药店则从四年前占比23.8%上升到2016年的26.2%。随着医保控费、招标限价等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进,医院降血脂用药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降血脂处方药外流趋势进一步明显,零售药店作为最主要的外接渠道,将直接受益,所以未来几年零售药店在降血脂用药市场的占比仍有提升空间。
他汀类产品独领风骚
据中康CHM最新数据显示,过去的2016年,市场上各类型的降血脂产品百花齐放,目前有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化浊降脂剂、贝特类、抗氧化多烯脂肪酸类、烟酸及其衍生物和其他类降血脂药角逐市场,其中,他汀类产品,即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以157亿占降血脂市场84.5%的份额,遥遥领先其他品类。自1987年洛伐他汀出世,他汀类药物迅速成为临床上首选的降血脂药,目前为止它仍是唯一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调脂药,还用于心脑血管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最重要的药物。他汀类药物的代表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和匹伐他汀等。在可预见的将来,在新一代调血脂药物上市前,他汀类产品将以其价格平民、服用方便、副作用小和用药性习惯等优势继续领跑降血脂用药市场。
外资专利药到期,仿制药蚕食市场
随着外企主要产品专利悬崖的来临,内企仿制药开始发力蚕食市场,大型制药厂市场份额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外资企业份额占据整个降血脂用药市场半壁江山,在医院的市场份额远大于内企,内资企业正大天晴和天方药业仿制药表现突出,市场份额稳中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