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的政策大力支持,特色小镇取得快速发展,然而特色小镇的特色既要深入挖掘区域文化历史特色,又需要紧密结合产业特色,又要避免“百镇一面”的类型化,达到差异化发展的目的。特色小镇的发展给当地企业带来的新的发展契机,企业除了依照自身的逻辑进行发展,更需要结合特色小镇的特色进行品牌包装和塑造,与特色小镇形成“特色共享”效应。如何更新品牌塑造战略,成为区域或者行业的匠心品牌是企业必须面临的难题。
日前举办的“中国特色小镇品牌战略高峰论坛暨‘CCTV一镇一品’项目启动仪式”上,与会专家就通过“一镇一品”这个项目,深入挖掘区域特色经济文化内涵,大力传播中国匠人精神,讲好中国匠心故事,打造地方名片,树立行业标杆,推动地方产业发展,实施精准扶贫展开深入探讨。
国际绿色产业合作组织执行主席、高峰论坛组委会总顾问胡石英表示,特色小镇要把握这样几点:第一、要跟扶贫有关。第二一定要有文化内涵。第二,一定要注重科技。第三,一定要有产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秘书长王晓泉认为,一镇一品,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民心相通这不是一个产业结合,因为民心相通,产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现在的特色小镇非常热,但是出现了搞房地产开发,变相生态小镇、康养小镇,有的是科技小镇,实际上没有突出它的特色。所以我认为这个方向走偏了,那么特色什么地方?我认为基本要求有的,宜居也好或者生态,另外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和产业资源,形成特色的产业,形成特色的产品,也就是我们建立这种产品的品牌,这种特色产业的品牌,另外还有特殊人才。特殊人才是熟悉当地的特色资源,能够把它挖掘出来,同时形成产品和品牌的人才队伍。这些人才可以是本地生长的,也可以是引进在本地生根的人才,另外还有特色文化。”王晓泉进一步解释。
中国社会经济决策咨询中心副主任刘瑛分析,国家制定特色小镇的战略的目的,实际上是用市场的方法,提供一个更市场化的管理。他建议,特色小镇一定要品牌管理科学化,用品牌管理打造特色小镇,来影响带动特色小镇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一起走向科学化管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