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完整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常应该有固定的编写格式,因此,其基本模式为首页、标题、前言、正文、结论、附件等几部分,参考如下:
首页主要注明项目名称,项目主办单位及负责人,可行性研究单位名称,可行性研究的技术负责人,经济负责人、参加研究人员名单及报告完成日期等;标题部分一般直接注明可行性研究项目的名称和主要内容;简要介绍项目研究的背景,项目实施的相关因素、主要目的和意义,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依据和主要范围等内容、有些可行性报告还需要列出研究报告的相关摘要。
正文部分是报告的主体,要求列举事实,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对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做客观、全面、准确的预测,不同类型的可行性报告在该部分通常具有不同的侧重点;5.结论:在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从整体角度做出科学评价,并与相关方案进行优劣比较,最终获得明确的行动主张;为了结论的需要,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结束后补充的相关材料,主要包括实验数据、计算浮标、图片表格、参考文献等。
明确写作格式之后,我们还应该掌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六要素。基本情况详细说明项目单位与合作单位的基本情况,预期目标及阶段性目标情况、主要预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指标、项目总投入。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包括项目实施对完成行政工作任务或促进事业发展的意义与作用;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包括项目的主要工作思路与设想,项目预算的合理性及可靠性分析,项目预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与同类项目的对比分析,项目预期效益的持久性分析
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不确定性分析,对风险的应对措施分析,实施条件:(1)人员条件,项目负责人的组织管理能力,项目主要负责人员的姓名、职务、职称、专业、对项目的熟悉情况;(2)资金条件,项目资金投入总额及投入计划,对财政预算资金的需求额,其他渠道资金的来源及其落实情况;(3)基础条件,项目单位及合作单位完成项目已经具备的基础条件。最后进行主要的进度与计划安排、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