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重点产业国际产能合作发展规划》
在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时候,就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材济济的北京,一部关系山西经济转型发展、关糸着山西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高地的《山西省重点行业国际产能合作规划》(简称《规划》)于10月23日下午在京新鲜出炉。
《规划》验收评审会在北京市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举办。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员(原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研究员胡江云、对外经贸大学二级教授、博导夏有富、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李勇坚、中信银行总行国际部副总经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颜颖等,这些在国际经济、金融、贸易研究领域赫赫有名的5位专家学者,作为《规划》评审专家亮相今天的评审会,他们对《规划》进行了极其认真的验收评审。
在这个重要的会议上,商务部研究院课题组组长李志鹏研究员、梁桂宁研究员对《规划》的编写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5位评审专家经过集中评审、集体讨论后一致认为,《山西省重点行业国际产能合作规划》实现了三个创新,第一是破解了山西重点产业国际产能合作“去哪里”的难题。第二是系统解决了山西省重点产业国际产能合作“怎么去”的问题,对在重点国别开展产能合作的模式与路径非常清晰明了。第三是实质性解决了山西省重点产业国际产能合作“干什么”的问题。《规划》通过商务、外交等渠道,接地气地提出了诸多合作项目,为最终实现相关产业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落地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作为全国首部省级层面的国际产能合作规划,《山西省重点产业国际产能合作发展规划》契合新时代赋予山西的历史使命,对于山西省乃至全国的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和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长远角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当前,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特别是我国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为推进包括山西省在内的各地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省商务厅厅长孙跃进在接受国家级媒体及我省媒体采访时表示,《规划》围绕大力推进重点产业国际产能合作进行编写,这将是我们山西加快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发挥山西传统优势产业、破解资源型经济困局,推进国家资源保障基地建设的必经之路;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优势装备制造业,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转型发展的战略抉择;是顺应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新热潮,扎实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山西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山西省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努力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扎实推动企业“走出去”,取得了显著成绩。2016年,我省对外投资额约19461万美元,同比增长18%,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约22266万美元,同比下降36.1%,完成营业额约68641万美元,同比下降6.9%,我省共有36家企业申请备案37个境外投资企业,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涉及矿产、农业、医药等领域。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山西省一些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或富裕产能行业,比如装备制造业、钢铁、水泥、电力(火电为主)和煤化工等,国际合作潜力尚未完全释放。
省商务厅外经处处长王岫说,围绕装备制造业、钢铁、水泥、电力(火电为主)和煤化工五大行业,山西省商务厅联合国家高端智库商务部研究院共同组成课题组,深入相关行业企业,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8个月的努力,联合编写了《山西省重点产业国际产能合作发展规划》。整个《规划》共分三大部分、8个章节、22个方面。在发展背景、总体要求、保障措施等总体框架下,阐述了山西五大行业的发展基础、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合作原则、主要目标,包括如何完善政策促进体系、如何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如何构建风险防控体系等保障措施。对于指导山西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准确把握重点产业和重点区位选取,为山西省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提供全面、权威、时效性的公共信息服务,促进山西省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