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
(一)现状评价。
1. 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截至 2015 年底,我国共有民用 运输机场 207 个,机场布点不断加密,民航运输能力不断提 高,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 作用。
2. 枢纽作用日益凸显。北京、上海、广州机场的国际枢 纽地位明显提高,北京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已位居全球第 二,上海浦东机场年货邮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三。成都、深圳、 昆明、西安、重庆、杭州、厦门、长沙、武汉、乌鲁木齐等 机场的区域枢纽功能显著增强,上海虹桥、西安、郑州、武 汉等一批大型机场成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机场在综合交 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3. 服务能力稳步提升。2015 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旅客 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飞机起降量分别达 9.1 亿人次、1409 万吨和 857 万架次,分别是 2007 年的 2.3 倍、1.6 倍和 2.2 倍。年旅客吞吐量超过 1000 万人次的机场由 2007 年的 10 个增加到 26 个,航线网络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了航空服 务的通达性。
(二)存在问题。
1. 覆盖范围不够广泛。目前我国机场数量仍然偏少,中 西部地区覆盖不足,特别是边远地区、民族地区航空服务短 板突出。
2. 体系结构尚需优化。现有机场层次不够清晰,功能结 构有待完善,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进一步扩大 对外开放、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3保障能力有待提升。部分机场容量趋于饱和,现有设 施能力已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繁忙机场和繁忙航路的空域资 源紧张,航班运行受限、延误增加,影响了机场设施及其系 统效能的充分发挥。
(三)修订必要性。
1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 态,经济转入中高速增长区间,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产业 结构调整加快,消费结构逐步升级,航空运输需求规模和结 构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运输需求总量大、强度高、多样化、 覆盖广,而既有机场数量、保障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都难 以满足。为适应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同步发展的需要,要求运输机场在布局上加密,总量上增加, 结构上优化。
2 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要求。“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 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实施,明确要求推进双向开放, 促进国内国际市场深度融合,形成资源、交通等多位一体的 大格局。加强民用运输机场
规划建设,拓展海外合作空间, 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对于打造民航强 3 国品牌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3. 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发 展不均衡,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交通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完 善民用运输机场布局,提高航空服务水平,能够有效解决边 远、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出行问题,对于维护国家安全、边 疆稳定、民族团结,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 完善综合交通的要求。民用运输机场作为重要的综合 交通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建立布局合理、 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的民用运输机场体系,有利于促进各种 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提升运输服务整体水平。
5. 民航可持续发展要求。民航发展仍将面临资源不足的 问题,尤其是以机场为主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航 空需求。预计到 2020 年,我国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到 15 亿 人次,年均增长 10.4%;2025 年将达到 22 亿人次。加强民 用运输机场
规划建设,有利于扩大民航服务范围、完善机场 枢纽功能、提高网络整体效益,为民航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 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