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河南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打造经济增长新活力的重要力量。十三五时期,我省正处于动力转换、结构优化的关键阶段,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省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全省加强战略谋划、突出创新驱动、强化载体建设、扩大开放合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加快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业规模快速壮大。201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1.8%。&十二五期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年均超过18%的增速高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实现翻番。

特色领域优势显著。全省智能手机总产量达到2亿部,占全球智能手机产量的七分之一,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小麦、玉米、肉牛等生物育种技术水平国内领先,高世代显示用ITO(铟锡氧化物)靶材、T700碳纤维、大尺寸硅抛光片等新材料产业化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新能源客车产量占全国的30%以上,锂离子动力电池及材料产能居全国前列。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突破2400家,比十一五末增加1345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80家、47家和14家。突破了硬岩盾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106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

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业态发展迅猛。2015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7700亿元,同比增长36%;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业务超过5000万单,业务规模居全国首位。平台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工厂网、中华粮网、企汇网、鲜易网等一批特色平台水平国内领先,中原云、河南工业云等公共服务云平台上线运行。

(二)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

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新机遇。未来一段时期,全球新兴技术群体迸发,新一轮产业变革深度演变,新产业体系加速构建,新经济格局正在形成。信息技术全面渗透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基因检测、靶向药物、细胞治疗等生物新技术加速普及应用,新材料、增材制造、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应用规模持续扩大,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全球共识,数字创意产业引领消费新风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新常态需要打造发展新引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加快实施,迫切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突破提升。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加速,消费需求不断向多元化、高质量、高层次变化,“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带来层出不穷的新业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我省聚焦实施国家战略,加快推动四个强省建设,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等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发展载体优势持续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创新发展的政策制度、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开放环境持续优化。

同时,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面临一些明显短板,主要是研发投入不足、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规模较小,创新机制不活、核心竞争力不强,还不适应新旧动力加快转换、结构加快升级的要求。总体上看,“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准确把握发展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创新政策举措,破除瓶颈制约,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按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总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聚集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群,着力创新体制机制释放发展活力,着力推进开放合作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加快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引领。着眼于补短板、强供给,加大需求侧政策引导,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培育新消费,发展新产业。

坚持创新驱动。强化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突破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创新成果加速转移转化,增强创新创业活力和动力。

坚持开放合作。建立吸纳境内外优质创新资源的新渠道、新机制,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团队和重大科技成果,鼓励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更好地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实现开放融合发展。

坚持企业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

坚持重点突破。瞄准产业有基础、市场前景广、技术最前沿、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聚要素资源,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和引进,迅速做大产业规模,抢占市场先机,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提升。

(三)发展目标

到“十三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带动作用强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产业迈入中高端。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个百分点左右,力争到2020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5%左右,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力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万亿级产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先进材料等3个产业规模分别达到4000亿元,高端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等4个产业规模均超过1000亿元。

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5%以上,新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600个以上。建成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发明专利质量、数量显著提升,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达到6件。重大科技成果集成、转化能力大幅提高,重点领域创新能力跻身国内前列。

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培育取得显著进展。到2020年,培育形成200家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20家以上超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带动形成一批产业链较为完善、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特色产业集群。

三、重点任务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领域为重点,力争在新型显示、大数据、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一)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加快建设高效泛在的信息网络设施,大力发展高端智能信息产品,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和大数据发展战略,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力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达到10000亿元,全力建设网络经济强省。

1.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宽带网络演进升级。深入推进宽带中原建设,打造高带宽智能化光纤宽带网络,大幅度提高城乡宽带接入能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全光网河南全面升级。持续优化无线宽带网络,实现多制式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全覆盖。鼓励通过多种建设模式推进城镇热点公共区域、高流量业务区WLAN(无线局域网)覆盖。

建设现代信息通信枢纽。发挥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综合带动作用,新扩建至全国的国家一级干线光缆和互联网高速直达链路,互联网省际出口方向增至24个,力争与全国所有省(区、市)实现直联,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通信网络枢纽。积极参与国家信息丝绸之路建设,持续扩容互联网国际和省际出口,建设区域互联网交换中心,建成郑州互联网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打造通达世界、国内一流的现代信息通信枢纽。

加快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进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应用,推动政府、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网站系统及商用网站系统进行IPv6改造和建设,鼓励基于IPv6的移动互联网生态建设,实现互联网信源高速接入、网络流量高效疏通。跟踪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争取开展5G商用试点。积极发展可见光通信、量子通信核心技术和产品,争取试点建设城域量子通信网络。创新共建共享合作模式,持续推进三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卫星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促进北斗、高分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在政府决策、行业管理中应用卫星。

夯实互联网应用基础。统筹省内数据中心布局,积极承接国家互联网区域数据中心,加快推进郑州、洛阳国家级大型数据中心枢纽建设,优先布局电信、互联网、金融、证券、保险、物流等国家和区域后台服务中心,共建中部数据汇聚交互基地。统筹规划政务数据中心建设,推进政务数据集约化部署、规模化应用、规范化管理。

2.智能信息产品。做大新一代智能终端生产规模。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打造集研发设计、整机制造、配件生产、软件开发、手机销售于一体的智能手机产业集群,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智能手机研发生产基地。培育壮大信阳、南阳等智能终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面向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智能家居、数字影音等新型智能终端产品,加快发展智能车载、智能医疗健康、智能仪表等行业应用智能终端,完善产业链条,推动智能终端产业向高端跃升。

做强智能传感器产业。重点发展各类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传感器,积极发展敏感材料、物联网芯片、射频识别设备、智能仪器仪表和通信传输设备,培育壮大骨干企业群体。加强传感器元器件、感知、组网和协同处理等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打造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和封装产业链,加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推进软件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发展智能终端嵌入式软件、智能设计与仿真软件、工业平台软件等行业应用软件和APP(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等,完善功能配套,加快提升重点软件园区发展水平,集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软件企业群体。提升具有优势的信息安全、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行业应用软件研发及推广水平,积极发展面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中间件、数据库、操作系统等软件产品,培育具有国内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发展电子核心基础部件。大力发展新型显示面板以及高端屏组件、摄像模组等深加工产品,建设新型显示面板生产基地。巩固提升PLC(平面光路)光分路器芯片国际领先优势,大力引进封装及光通信配套关键组件及器件,积极发展光电探测、光电显示、新光源、光电器件等系列产品,扩大光通信及光电器件产业规模。积极发展高性能安全服务器、存储设备和工控产品、下一代网络设备和数据中心成套装备等智能硬件产品,争取在高端核心硬件领域实现突破。

3.互联网+行动。推动电子商务大发展。推动建设一批集全球物流、通关服务、保税仓储、综合监管、展示展销为一体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园区,引进国内外跨境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带动跨境电子商务产业上、中、下游协同发展。鼓励传统企业开拓网上市场,培育壮大一批网上商城、网上旗舰店和专卖店。支持专业网络零售服务商面向网商和传统企业,提供网店装修、网络整体营销、店铺托管、商品代运营等外包服务,培育壮大一批网络零售龙头企业。推动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服务民生模式创新、传统商贸业转型、工业农业生产组织方式转变。加快郑州、洛阳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等建设,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壮大一批电子商务主体,建设电子商务强省。

推进互联网与各领域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大力推广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生产制造新模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交通、医疗、教育、旅游、健康养老、城市管理等领域智慧化应用。推进互联网+业态创新,大力发展体验经济、社区经济、分享经济,推动互联网金融、O2O(线上线下)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显著提升物联网发展水平。推进物联网平台、中间件、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等软件产业发展,大力开展物联网技术、产品、系统、网络等集成应用服务,发展基于大数据的物联网增值服务。组织实施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加快物联网在智能工厂、智能家居、精准医疗、智慧物流、绿色环保等重点领域推广应用,构建完善的物联网硬件制造、软件集成和运营服务产业体系。

4.大数据。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创新大数据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建立数据资源交换共享机制,制定政务数据共享清单,完善基础数据库和主题数据库,建设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动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制定政务数据资源开放计划,依法推进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鼓励社会公众对开放数据进行增值性、公益性、创新性开发。

推进大数据创新应用。重点开展交通物流和农业粮食大数据创新应用,建设国家交通物流大数据创新应用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粮食大数据创新应用先行区。加快推进政务大数据、益民服务大数据、产业大数据创新应用,推动大数据与各行业深度融合。

推进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规划建设大数据特色产业园区,建立大数据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大数据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大数据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大数据核心产业和关联产业,完善大数据产业链。打造全国一流的大数据产业中心。

5.信息安全。加强信息安全能力建设。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完善信息安全认证认可制度,夯实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加强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健全电子认证服务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开展信用评价服务,强化国产密码保障在重要领域的支撑作用。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提高风险隐患发现、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水平。

大力发展信息安全产品及服务。突破移动智能终端安全及组件技术,研发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产品,打造安全芯片研发、安全智能终端生产、移动安全服务全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互联网涉密安全终端和应用软件产品,建设郑州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加强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方面的信息安全技术研究,提升网络经济发展安全保障能力。推进网络安全服务市场化,鼓励政务部门向具有资质的安全服务企业采购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提升网络系统日常安全管理和保障能力,培育壮大网络安全服务产业。

(二)推动生物产业加快发展

重点加快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发展,推进生物农业规模化应用,培育生物服务新业态,力争生物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成为国内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1.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着力发展化学创新药。以临床用药需求为导向,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性疾病、高发性免疫疾病、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领域,鼓励开发具有靶向性、高选择性、新作用机理的化学创新药,重点推动骨干企业发展市场潜力大、临床急需的国外专利到期药品仿制,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鼓励新型制剂和新型辅料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化学原料药绿色制备、清洁生产技术。

提升中药现代化水平。扩大焦作四大怀药(山药、牛膝、地黄、菊花)、南阳山茱萸、新乡金银花、济源冬凌草、固始猫爪草等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规模,推进中药标准化建设,开展道地中药材认证,推广特色豫药良种选育繁育,推动特色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运用信息技术推动中药企业改造升级,推广超临界萃取、大孔树脂吸附和高速离心等新技术、新工艺,推进中药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化和现代化,促进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融合。积极发展基于经典名方、院内制剂与成分清楚、疗效确切的中药与天然药物新产品,推进名优大品种中成药二次开发与临床新用。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发展符合炮制规范、经现代制药工艺技术制成的单味颗粒,做强六味地黄丸、小儿清热宁颗粒、小柴胡口服液、通络祛痛膏等优势中成药,培育豫药品牌。支持骨干企业为龙头,建设集种植、精深加工、商贸流通为一体的中医药产业链。

积极发展生物创新药。针对重大疾病和多发疾病,大力推动基因工程药、新型疫苗药物、生物诊断试剂等创新前沿关键技术研发,开发创制新型抗体、蛋白及多肽、治疗性疫苗、核糖核酸干扰药物、适配子药物、新型细胞制剂、特异性诊断试剂等生物制品和制剂,重点支持单克隆抗体等生物类似药以及狂犬疫苗、四价流感疫苗等疫苗产品规模化发展,培育发展多联多价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支持重组人白蛋白、基因重组凝血因子等产品产业化。加快生物制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产基地建设。

加快发展高性能医疗器械。巩固体外诊断试剂、医用卫材、输注、理疗、康复器材等产品优势地位,做强体外诊断试剂、麻醉用品等品牌。积极研发新型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子诊断分析仪等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可降解快速止血材料、医用粘接剂等生物医学材料,以及智能家庭保健器械、医用机器人、高端影像设备、微生物诊断试剂、全方位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和终端设备等,扩大心电监护仪、睡眠呼吸监测设备等产品竞争优势,推动便携式医疗器械、医用耗材产业集群发展。2.生物农业。大力发展生物育种。围绕优质、高产、安全、绿色农业发展需求,支持利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生物育种技术开展动植物育种、保种,培育、选育和发展动植物优良新品种,加快种质资源创新,重点推进优质强筋小麦、弱筋小麦等专用新品种小麦,优质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高淀粉玉米等加工专用品种玉米,优质高油酸油用花生、优质牧草、转基因棉花、夏南牛、淮南黑猪(豫南黑猪)、华英鸭、固始鸡等良种产业化,形成良种选育、扩繁、加工、推广一体化的制种产业链,提升具有优势的小麦、玉米、牛、猪、鸡等育繁推一体化能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生物种业集团。

积极发展绿色农用产品。积极发展新型生物农药、生物饲料、兽用疫苗等绿色农用产品,实现规模生产与应用,推动农业生产绿色转型。大力发展动植物病虫害防控新技术,创制一批新型动物疫苗、生物兽药、植物新农药等重大产品,重点提升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禽流感三联四联灭活疫苗、绿色农药、植保专用药剂、生物兽药等兽用疫苗、酶制剂、抗菌肽、生物复合肥等优势产品综合竞争力。3.生物服务业。着眼市场需求,积极培育生物服务新业态,推动更多生物技术成果惠及民生。加快基因技术应用示范平台建设,推动基因检测技术在重大疾病防治方面应用,开展出生缺陷基因筛查、肿瘤早期筛查及用药指导。积极发展细胞治疗技术,建立临床应用级别、种类齐全的干细胞库。开展基于细胞技术的组织工程技术研发和干细胞药物研发,推动干细胞临床移植和治疗应用。发展健康咨询、移动医疗等健康管理服务,构建生物大数据、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机制。

(三)促进高端装备产业突破发展

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方向,重点发展先进机器人、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航空航天装备和增材制造装备、人工智能等,加快突破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制造瓶颈,推进产业化示范应用,力争高端装备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机器人和数控机床产业基地。

1.先进机器人。坚持以零促整、突出龙头引进,突破核心功能部件瓶颈,提升本体研发制造优势,扩大系统集成应用,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积极发展服务机器人,构建集研发、制造、集成、应用和服务于一体的先进机器人产业链。突破关键零部件制造瓶颈,强化与行业优势企业的战略合作,推动减速机、伺服电机、控制器、轴承等功能部件研发和产业化,巩固提升基础部件配套优势。积极引进优势机器人本体企业布局建设研发制造基地,推动焊接、喷涂、搬运、码垛、巡检等工业机器人规模化生产,开发具备增强传感器、机敏性与智能的服务机器人。发挥市场潜力优势,引进培育一批系统集成龙头企业,建立以系统集成商为牵引、本体和零部件企业协同发展的机器人产业格局。积极发展工业级无人机,加快形成农林植保、警用安防、监测巡检、国土测绘等专用无人机产业规模。

2.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坚持高端引领、整机带动,突破关键核心部件制造和系统解决方案、智能装置耦合、工业大数据应用等集成应用瓶颈,提升智能化集成应用能力,推动智能矿山综采、智能电网等优势装备产品智能化升级,培育一批千亿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产业集群。紧跟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加快发展车身自动化焊装、专用智能化生产线、厂内智能物流等智能成套装备,推动纺织服装、食品、轻工、化工、电子等产业示范应用试点建设,发展具有信息自感知、智慧自决策、精准自控制的智能制造系统,进一步壮大专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大力发展高速精密重载轴承、高速精密齿轮传动装置、伺服控制机构、液压气密元件及系统、智能仪器仪表等关键零部件,提升“四基”(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产业发展水平,为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生产提供坚实支撑。

3.高档数控机床。立足超硬材料及制品产业优势,加大针对性招商引资力度,突破高档数控装置、高性能功能部件瓶颈制约,积极发展多轴联动、复合加工、高速精密等高档数控机床。重点突破精密轴承磨床制造装备、高性能数控车铣复合机床、多轴联动加工中心、柔性制造单元智能专用装备和自动化成套生产线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关键功能部件、智能数控系统、在线故障诊断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发展高强度高刚度低应力床身、高速大功率高刚度电主轴、多头高速滚动丝杠、高精度滚动直线导轨及齿轮、阀门等关键部件。

4.航空航天装备。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依托在豫军工院所和企业,突破航空航天装备产品关键技术,建设航空航天装备产品制造基地。重点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加快发展航空航材制造及维修产业。依托安阳、上街通用航空试验区,加快发展通航飞机制造及维修产业。依托洛阳、信阳航空航天装备产业基础,加快推进洛阳航空光电产业基地、信阳航天航空紧固件和特种装备产业基地、河南航天液压气动元件技术研发中心及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卫星导航、卫星遥感产业,推动北斗导航和高分在重点领域部署,以应用促进北斗导航和高分产业发展,建成研发、生产、应用服务产业链条基本完善的产业集群。

5.增材制造装备。突破激光成型、光固化、无模铸型、喷射成型等增材制造技术,加快发展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激光/电子束高效选区熔化、大型整体构件激光等金属增材制造装备,以及光固化、熔融沉积、激光选区烧结、无模铸型、喷射成型等非金属增材制造装备,支持发展激光器、振镜、阵列式高精度喷嘴/喷头等关键零部件,鼓励研发增材制造专用材料,积极开发相应的数字模型、专用工艺软件及控制软件,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6.人工智能。依托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搭建人工智能基础数据平台,推动开展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人工交互等相关技术研发,支持芯片、传感器、操作系统、关键网络设备等基础软硬件技术研发,推动人工智能在机器人、家居、可穿戴、汽车等领域规模商用。

(四)加快发展先进材料产业

以超轻化、合金化、专用化、高性能、绿色化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高端合金材料、新能源电池及电子信息材料,提升超硬材料、尼龙材料发展优势,积极发展新型功能材料,研发石墨烯、3D打印材料、纳米材料等前沿新材料,提高先进材料供给能力。力争先进材料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成为国内重要的高端合金材料产业基地。

1.高端合金材料。以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船舶、电子信息、健康医疗等领域需求为重点,开展重大技术攻关,积极发展中高端铝加工、镁合金、钼钨铜钛深加工等轻型化、专用化合金材料,着力发展具有高强高韧和优异成形性能的铝合金压铸材料,扩大高强韧镁板带、精密镁合金压铸件、镁轮彀等产品规模,积极发展钼板、钨硬质合金、多孔钛及钛合金材料、钛板带管、高性能靶材、含钼钨催化剂等高性能专用产品,加快发展高性能特种钢、非晶合金带材,推进新型合金材料融入高端制造供应链。

2.电子信息及新能源电池材料。围绕新能源、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等发展需求,重点发展高容量/高电压正级材料、高容量负极材料、高熔点隔膜、高电压电解液等电池新材料,加快推进新型半导体材料、LED(发光二极管)光电子材料、传感材料、高可靠密封材料等产业化,大力发展超薄电子玻璃、液晶玻璃基板、低辐射镀膜玻璃等特种玻璃,提升我省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发展配套支撑能力。

3.新型功能材料。围绕节能环保、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发展需求,加强石墨烯、纳米材料、3D打印材料等的技术引进和攻关,重点发展新型吸附材料、高性能膜材料、新型绿色环保材料等环境工程材料,推动高效隔热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新型功能性超硬材料等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发展聚乳酸、二氧化碳全降解塑料等生物基材料,扩大和提升高性能碳纤维规模和产品品级,发展碳纤维飞机结构件、预制体等,培育产业发展新增长点。

(五)加快壮大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产业

把握能源低碳化变革趋势,着力突破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推动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提升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力争新能源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电力装备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成为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成为国内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1.新能源产业。推进多种形式新能源规模化发展。推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规模化发展,重点突破先进晶硅电池技术瓶颈,提升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大力发展太阳能集成应用技术,推动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阳能利用新技术产业化,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加强风电装备和风电运行控制研发,以发展风电成套机组组装为突破口,带动发电机、轴承、齿轮箱、叶片等风电关键零部件发展,在资源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大型风电基地。积极发展非粮生物液体燃料,降低纤维素酶、纤维乙醇生产成本,推进纤维燃料乙醇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生物质供气供热和地热能供热,推进水平井压裂等页岩气开发核心技术研发,在重点区块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试点示范,争取实现产业化突破。

促进智能电网加快发展。加快建设有利于新能源灵活并网和充分消纳的智能电网系统,努力突破核心技术,重点发展智能输配电成套装备和电能质量治理等新兴设备,积极研发柔性输变电、用户端能源管理、可再生能源并网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推进微电网成套设备产业化。适应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发展需要,突破分布式电源并网及控制、并网与孤网状态的无缝切换,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接入、储能、智能配电、用电、监控和保护等关键技术,加快安全高效的输电网、可靠灵活的主动配电网以及多种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互动的智能微电网建设,建立适应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等多元化负荷接入需求的智能化供需互动用电系统。

积极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加强互联网+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源网荷储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发展能源生产大数据精准预测、调度与运维技术,促进能源生产消费智能化。探索发展融合储能设施、物联网、智能用电、碳交易等于一体的绿色能源网络,培育基于智慧能源的智慧用能和增值服务、绿色能源灵活交易、能源大数据服务应用等新模式和新业态。

 2.新能源汽车产业。坚持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完善动力电池产业链,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动力总成,加快完善配套设施和运营服务体系,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基地。加快能量密度高、制造成本低的新型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着力突破电池成组和系统集成技术,加快发展电池新材料、电池设计、高性能热管理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实现锂离子电池技术升级。大力发展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三元材料、耐高温隔膜等产品。积极开发用于城市微电网、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和间歇式用能系统的储能电池。推动氢燃料电池产业化,积极布局锂硫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等下一代动力电池研发,抢占新型电池产业发展制高点。

推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跨越提升。积极开展驱动、控制、节能、充电、辅助驾驶、电池回收等关键技术攻关,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培育壮大新能源动力总成产业基地,增强核心竞争优势。突破整车管理集成、材料轻量化、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关键技术,巩固新能源客车研发制造优势,拓展校车、商务车等新能源客车产品领域,扩大新能源乘用车产业规模,推动现有乘用车企业提高新能源汽车比重,积极研发自动驾驶和氢燃料动力客车,推动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储能系统、智能驾驶融合发展,形成集电池生产、整车制造、商业运营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

加快发展便捷智能充电基础设施。积极探索充电基础设施与智能电网、智能交通融合发展的技术方案,加强与电网双向互动、无线充电、移动充电、电池梯次利用、无人值守自助式服务、桩群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在公共服务区域、居民区与单位加快配建充电桩、城市充换电站、城际快充电等设施,大力发展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提高充电服务智能化水平。

3.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先进技术装备。重点研发高效节能装备、产品及关键零部件,推进节能技术系统集成,加快节能技术装备升级换代。鼓励和支持产学研合作,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应用,集中突破工业废水、废气、土壤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一批关键治理技术,加快形成成套装备、核心零部件及配套材料生产能力,推动污染防治技术装备水平迈上新台阶。推进尾矿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提高废弃电器电子、报废汽车拆解利用的技术装备水平,支持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研发,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水平。

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工艺推广应用。鼓励示范园区和重点企业节能技术系统集成,综合利用余能、余热、余压和余气资源采暖发电,优化流程工业系统工艺技术,推动工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加强先进适用环保装备在冶金、化工、建筑材料、食品制造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加快环保产业与新一代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围绕冶金渣、化工渣、赤泥、脱硫石膏等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推广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电池、城市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等资源化、无害化先进技术工艺,促进城市矿产资源和城镇低值废弃物开发利用。

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合同环境服务、特许经营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推广节能环保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信息自动监控和智能分析能力,提高综合能效。建立各行业污染物大数据库,搭建绿色融资服务平台,推动开展环境治理信息服务。推动物联网电子监管在危险废物、电子废物利用处置等领域应用,支持再生资源企业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回收网络。

(六)培育发展数字创意产业

抢抓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加速融合、数字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机遇,突出地方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现代内容精品制作,推动数字创意在各领域应用渗透,促进数字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满足人们快速增长的精神需求和个性化消费需求。力争数字创意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1.数字文化创意内容产业。加快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鼓励对艺术品、文物、古迹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特色文化等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加强数字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等建设,丰富数字创意内容产品。鼓励文博单位和文化场馆等运用物联网、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多种技术,提升对文物、艺术品等文化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展览展示水平。

加强当代数字内容精品创作生产。坚持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相结合,适应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传播渠道特点,加强数字创意产品原创能力建设,加快发展数字出版、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等新媒体,推进传统媒体数字化改造,积极发展有声读物、电子书和网络出版物等新兴出版业态,重点发展手机动漫、网络游戏、应用动漫、网络文学、数字音乐、在线演出等数字创意内容产品,提升演艺娱乐、文化旅游、文化会展等文化行业的数字化水平。鼓励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多业态联动的创意开发,积极发展内容衍生制造业和关联服务业,提高不同内容形式之间的融合程度和转换效率。

2.设计服务业。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3D打印等新兴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等领域的融合应用,鼓励发展网络协同设计、众包设计、个性化定制、3D在线打印等互联网设计新模式。鼓励建设信息化、智能化工业设计服务平台,完善工业设计创新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基于智能制造和制造业服务化的工业设计新模式。利用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提升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园林设计、装饰设计与人居环境设计融合发展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在广告策划、创意、制作等方面推广在线实时分析、大数据处理等先进技术,增强内容创作的针对性和投放的精准性,提高广告营销策划水平。

3.数字创意技术装备产业。适应沉浸体验、智能互动等趋势,加强数字影像特效、声光多媒体、数字虚拟展示、立体投影等数字创意技术装备应用,推动数字创意内容生产技术和消费服务装备协同创新发展。加快提升内容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在内容生产领域的应用,积极发展虚拟现实、裸眼3D、全息成像、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交互娱乐引擎开发等技术。提升传播服务技术水平,推广使用先进的传播技术、装备和平台,积极发展4K等超清内容制作传输、超感影院、混合现实娱乐、虚拟直播等,加快新型灯光、音响、视效、特效、智能展示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提升数字艺术呈现技术水平。

四、重大工程

(一)产业集聚发展工程

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载体,加快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广泛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推进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和突破,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核心区。依托省级双创基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重点产业集聚区,发挥各地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强化开放创新,大力引进创新人才和团队,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企业集中集聚,培育壮大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与核心区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格局。

(二)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建设一批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创新要素配置等的导向作用,鼓励骨干企业牵头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研生产联合体等。在智能终端、智能装备、智能电网装备等领域,建设3家左右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大型科研仪器、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依托互联网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支持建设一批技术转移转化机构,支持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在豫建设研发机构。

五、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一)规划实施环境影响分析

在本规划实施过程中,会对环境质量、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重点领域,在项目建设和发展时,将消耗一定的土地、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对外排放的废气、粉尘、污水、噪音和固体废弃物,也会造成周边区域局部性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我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和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原城市群等国家战略规划,以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专项规划做了有效衔接。规划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技术创新,推动结构优化,在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是对现有产业的优化、转型与升级,将大幅度降低能源、水、土地和矿产资源消耗强度,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大幅度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与相关规划协调性

我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动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先进机器人、储能和动力电池等产业向国内一流水平迈进,瞄准技术变革速度快、颠覆经济模式潜力大的重大技术,争取物联网、基因检测、智能微电网、增材制造、人工智能、页岩气等领域实现产业化突破,抢占产业发展先机。同时提出建设绿色发展新家园,重点实施蓝天工程、碧水、乡村清洁工程,促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大幅度降低能源、水、土地和矿产资源消耗强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建立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动改革措施落地,避免部门政策碎片化。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产业发展统计监测和形势分析,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确保规划任务落到实处。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聚焦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制定配套措施,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如期实现规划目标。

(二)着力推进开放合作

制定开放合作政策和措施,实施科技开放合作和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加强与创新型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推进开放式创新。支持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在我省设立或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创新联盟,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园。深化省部院合作,充分发挥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作用,引进一批高水平技术和成果。支持省内企业走出去建设研发中心和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建设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建立军民创新规划、项目、成果转化对接机制。

(三)强化资金和要素支持

强化投融资支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创新创业;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绿色金融等创新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对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优先列入省、市重点项目,优先安排土地指标、环境容量指标,优先协调煤、电、油、气、宽带等要素,加强运输等相关保障服务。

(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打破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实现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实现重大科研设施和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监管方式,对看得准的基于互联网+和分享经济等的新业态要量身订制监管模式。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纠错容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