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2015—2020年)

一、基础条件

兰州、白银是西部工业重镇、黄河上游经济中心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城市。兰州是“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12个工业中心城市之一,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沿线节点城市。白银毗邻兰州,属省会“一小时经济圈”组成部分,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复合型能源和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兰州新区作为最靠西的国家级新区,地处兰州、西宁、银川3个西北内陆省会城市共生带,位于兰州市与白银市的结合部,担当城市外延、省会副核、产城共融的重任。兰州、白银两市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039亿元,分别占全省的35.8%和26.3%。2011—2014年,兰州新区累计引进项目305个,总投资3870亿元;累计完成生产总值259亿元,年均增速33%。

培育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兰白地区拥有2个国家高新区、1个国家经济区和3个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军民结合)示范基地、智慧城市试点、生物产业基地、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形成了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轻纺食品、建材陶瓷、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石化装备、新能源装备、军工装备、生物制品、重离子辐射应用极具产业竞争力。生物产业汇聚了20多家重点骨干企业,培育了30多个市场潜力大的高技术产品,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信息产业、文化创意、金融服务、数字出版等产业在西部具有竞争优势。兰州新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兰州经济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白银高新区”)现有企业4674户,其中工业企业179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5户,分布在25个子园区内。

集聚了比较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兰白地区创新资源集中度较高,承载着甘肃省90%的科研机构、42%的大中型工业企业、75%的高校以及77%的科技人才。拥有两院院士15位,研发人员占全省的57.3%,高级职称人员占全省的79.2%。万人R&D人员44人,明显高于全省16人的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占全省41.5%。拥有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5个、高新技术企业166家、1个国家实验室和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7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R&D经费投入占全省R&D总经费的54.5%,占全省GDP的1.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82件,高于全省1.26件的平均水平。兰白两市技术市场成交额2014年为40.45亿元,占全省的35.1%。

涌现出一批高端的技术创新成果。2011—2014年,甘肃省共有27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9项诞生在试验区。涌现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乳聚丁苯橡胶成套技术、甲型H1N1流感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多芯片堆叠(3D)封装技术等一批自主创新成果。近年来,研制出世界首座超导变电站、首台宇航员地面训练模拟试验舱、首个航天电离子推进系统、首台超大型板壳式换热器、5850kN直流电驱动超深井钻机等创新产品。自主研发生产的细胞培养基、裂解汽油加氢催化剂、水性装饰材料打破国外垄断,多相计量产品、极端气候石油钻采系统出口欧美高端市场。2011—2014年获得授权专利超过8000件,兰白两市产业类科技成果占到全省的69.3%。

探索与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国务院批复同意《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提出把兰州建设成为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术等研发生产基地。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区、白银高新区4区建设了3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基地),孵化面积194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886家,安置就业19515人,成为吸引省内外企业创新和高校毕业生创业的重要基地。众创空间发展到22个,经营面积11.5万平方米,进入种子企业和团队130余家,各类新型孵化器已经发展成为创新创业“便利店”。2015年8月投入运营的兰州科技大市场实现了科技资源、科技数据、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技术市场、科技管理、投融资、法律咨询等综合科技服务。兰州银行、交通银行、甘肃银行等商业银行组建了面向创新创业的科技支行,甘肃省股权交易中心科技板块正式设立,一批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落户试验区,“投贷联动”、“贷股联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创新产品得到推广,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具有战略意义的区位优势和功能。兰州位于亚欧大陆桥中段,是国家向西开放的综合性交通枢纽、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和丝路文化交流展示基地,是黄河上游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中心。兰白试验区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带,地处新疆、青海、内蒙古和宁夏等西北多民族地区结合部,是中原地区、西南地区通往西北边疆和中亚西亚的战略通道,也是维护西部边疆安全的重要支撑区域。试验区地处丝绸之路要道和黄河之滨,肩负着建设甘肃沿黄河生态走廊、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构建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重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兰白地区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世界主要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科技创新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打破发展困局的关键,这对兰白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同时,兰白地区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强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成果转化和服务实体经济意识,集聚各类创新人才,完善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兰白试验区与全国同类示范区(试验区)相比较,既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和典型性,也有一定的普适性和示范性。建设兰白试验区,要以“创新驱动+改革试验”双拳组合精准发力,增强区域内的互补性和显示度。强化创新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深化科技改革谋发展、内陆地区扩大开放搞创新、西部地区先行先试做示范的路子,促进欠发达地区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因此,兰白试验区建设不仅有利于加快兰白地区和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带动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以及边疆稳定和长治久安意义重大。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二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的区域创新体系,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试,探索具有时代特征、体现西部特色、符合甘肃省情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把科技需求侧同技术研发侧、成果转化侧贯通起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新空间,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进一步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立足甘肃、服务全国、辐射一带一路,重点实施三大计划、五大工程、十项创新改革举措,全面提升兰白试验区集聚、示范、辐射和带动功能,建成统领区域其它战略平台的高位平台,向西开放、黄河上游城市群、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产业引擎和创新创业中心。协同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战略的内陆示范区和创新共同体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创新型甘肃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深化改革,全面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统筹推进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措施,明确目标,明察路径,明朗标准,明晰载体,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和政策壁垒,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同步发力,继承与发展同频共振,实现创新要素的整体协同与产业要素的多元协同,深化责任担当,建立长效协同创新机制。

问题导向,精准创新。把补齐发展短板和弥补薄弱环节作为着力点,精准施策,找准改革突破口,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服务链的融合和对接,让创新真正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动力,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融入度和贡献率,推动发展升级、小康提速、转型跨越、富民兴陇。

聚集资源,集成创新。聚集、整合、调动内外部创新资源,汇聚创新源头、健全创新机制、强化创新保障、把握创新重点,整合目标、统筹推进,形成科技与产业、人才、资金、信息、文化、金融、贸易、消费、土地等发展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优化配置,统筹各类发展平台,提升集成创新能力。

加强合作,开放创新。围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主题,畅通创新路径、丰富合作形式、深化交流层次,打造开放品牌,深度对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验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基地与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扩大合作规模和领域,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经济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能力。

落地落实,系统创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方向,统筹衔接当前和长远举措,把握节奏,分步实施,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改革的先行先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配置创新资源,注重可操作、可考核、可评价、可督查,确保各项试验举措、重点产业、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形成标志性成果。

(三)战略定位。

把握趋势,抓住机遇,革旧图新,挖潜增效,集中力量突破区域发展瓶颈,把兰白试验区建设成为创新要素聚集、创新能力领先、创新体制健全、创新环境良好、全方位开放合作的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高地,打造支撑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排头兵,创新驱动战略新动能的发动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油站、承东启西的中继站。

全面深化改革试验区。持续推进科技教育体制、人才支撑体系、投融资体制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建设同频共振、高效协调的基础性制度试验环境。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形成较强的要素聚集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发展能力和市场配置能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和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让创新贯穿于一切工作的全过程。

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将科技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将创新盆景打造为产业风景。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促进科技资源的聚集、融合与统筹,依靠创新创业建设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引擎,率先探索依靠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制度创新集聚创新要素,构建有特色、普惠性的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环境。

向西开放战略支撑区。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区位优势,推进以向西开放为重点的全方位开放,在更大空间布局内集聚和释放创新能量和活力,打造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有利于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的大服务、大产业、大基地,提升产能与装备、技术与标准、人员与服务的国际化水平,建设国家层面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试验区。

东西协调发展示范区。强化与上海张江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验区)的密切合作,实施双边与多边的科技经济合作项目,促进重大科技项目、高端研发团队、创新基地与服务平台的引进落地,积极参与国家和国际重大项目与工程,吸引科技创新资源向试验区聚集,带动区域间的融合互动和振兴崛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新型城镇建设样板区。聚焦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实施差别化和突破性的政策措施,依靠科技创新支撑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率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探索特色发展、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产城融合模式,以转型跨越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共享试验发展成果。

产业承接转移先行区。把科技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承接优势,按照各建设主体功能定位,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优化投资环境,壮大产业规模,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集聚集约集成发展,实现从梯度转移到全面承接再到产业升级的无缝对接,推进重点产业在承接中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服务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枢纽。

(四)主要目标。

到2020年,初步建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能力领先、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创新环境良好、全方位开放合作的试验区,为西部地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创业特区,基本实现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变。通过一个周期建设,兰白试验区新增地区生产总值超过800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9%。通过兰白试验区建设,促进兰白两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具体目标是:

创新资源大量集聚。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9%,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2.1%。优化创新平台布局,依托企业培育和建成500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程(创新)研究院等研发平台。一个产业链组建一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和引进16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00个企业创新团队。有研发机构的工业企业占比25%。万人人员达到131人,吸引和聚集一批产业领军人才、创业投资家和创新型企业家。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改善。围绕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构筑纵横互动的完整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立项一批产业发展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转化2000个重大科技成果项目,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7.5件,国家级新产品100个,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0亿元,万元GDP能耗低于1.7吨标准煤。2015—2020年试验区优势特色产业税收累计达到800亿元左右。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实施网络强区和制造强区战略,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构建产业新体系,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企业总数发展到6200户,其中工业企业240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80户。重点培育200家创新型企业、25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8%以上,高技术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48.5万元/人。2015—2020年试验区优势特色产业产值累计达到1.5万亿元左右,工业增加值累计3000亿元左右。发展240个亿元产值以上的产业创新集群,其中1个千亿级集群、7个百亿级集群。

创新机制逐步健全。实施科技体制及综合配套改革,借鉴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验区)政策措施。在行政体制、科教体制、国有企业、知识产权、投融资、人事制度及收入分配制度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明显增强,区内创新活力得到充分释放。企业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的比重达到25%,聘任企业研究生导师100名,新增就业8万人左右。深入实施军民结合发展战略,建立军工科研机构与民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协同创新机制,建设4个军民结合专业产业技术园。

创新环境显著改善。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基本建立支撑创新的人才体系、投融资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比较完善的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体系和法规体系,企业孵化器发展到50个,特色专业园区(加速器)25个,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达标合格率与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率均达到100%。

开放合作重点突破。通过协调互动、融合发展,推进跨区域的创新合作,进一步打通区域合作与交流通道,建成一批集聚创新资源和高端要素的开放合作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发展格局。建设10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中心和园区、30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三、发展任务

(一)实施三大计划。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夯实基础、培育能力,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创新创业。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和产业调整方向,制定重点产业链图谱和技术预测指南,明确产品与市场的突破点,明确科技需求的供给点,明确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切入点,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形式有效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效益和规模,提高持续创新发展能力。实施传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三大创新支撑计划。

1.传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创新支撑计划。

深入贯彻互联网+行动、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有机对接,加快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建筑材料、轻工等传统特色产业提质改造,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立足传统特色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分享经济。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创意相结合,加强技术和产品创新,提高配套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从半成品向成品转化,从粗放低效向优质高效提升,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从短链向全链循环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主城区和老城区企业“出城入园进度,按照城乡工业布局规划,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技术突破,延伸上游产业链,开发新产品实现产业提升,促进衍生型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科技金融在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支持传统特色产业面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产业衔接,参与产业配套、资源开发、工程承包、生产销售基地建设,推动装备、产品、技术、服务走出去。2015—2020年试验区传统特色产业产值累计达到8600亿元左右。

化工产业。依托兰州新区石化产业园和白银高新区银东化工园,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产业。发展清洁油品、催化剂等炼化产品产业链,乙烯/丙烯/芳烃及深加工、副产碳四/碳五综合利用等有机原料产业链,氯碱化工、硫磷/钛/氟化工等精细化工产业链,合成材料、丁基橡胶、特种纤维、聚氨酯、异氰酸酯等化工材料产业链。发展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完善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形成石油炼化、有机原料、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石油储备等产业创新集群。依托企业建成5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1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1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10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冶金有色产业。依托兰州高新区榆中和平工业园、兰州经济区红古园区和白银高新区刘川工业园,重点发展新型铝合金材料及深加工、铜/镍/锌合金材料、高纯及稀贵金属提取、炭素制品等产业链。形成铝冶炼及加工、铜锌冶炼及加工、镍钴新材料深加工、炭素及加工、钢铁合金及加工等产业创新集群。依托企业建成4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1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15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10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装备制造产业。依托兰州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兰州高新区七里河园区、兰州经济区安宁园区和白银高新区装备制造园,发展石化装备、能源装备、电器设备、真空装备、工程机械、种子加工和大型农业机械装备等产业链,形成石化装备、通用设备、电动工程机械、特种汽车与农业机械装备等产业创新集群。依托企业建成4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1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4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10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建筑材料产业。依托兰州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兰州高新区和平工业园、兰州经济区西固园区、白银高新区平川工业园,重点发展绿色智能建筑、新型墙体材料、水性无毒装修材料、防水防腐密封材料、塑料异型管材、石英石墨石膏材料、特种工业陶瓷、暖通材料装备和保温隔热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和节能节地利废产业链,发展绿色建筑、新型建材、节能环保建材、水暖器材等产业创新集群。依托企业建成3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1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8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5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轻工产业。依托兰州新区装备制造园、兰州高新区九州与榆中工业园、兰州经济区皋兰园区和白银高新区,重点发展无公害粮油及畜产品、现代制种、马铃薯及玉米淀粉、中藏药材、玫瑰百合、高原夏菜、小杂粮、食用油料、酒与饮料、清真和洁食食材、功能性食品的深加工与包装储运产业链,推进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形成食品加工产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改造提升纺织、造纸、皮革、印染及其制品等传统行业。依托企业建成4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18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15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5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2.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创新支撑计划。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攻坚战,按照加快发展、提升质量、提高比重”的总体要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促进高新技术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技术改造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小微企业与研发设计深度融合,瞄准利基市场和高端市场,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与市场体系。发挥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攻坚战骨干企业带动作用,重点培育发展生物、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企业,形成一批产业化工程工艺包,建成一批产业链条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具有竞争力、规模化的新兴产业集群。2015—2020年试验区战略新兴产业产值累计达到6200亿元左右。

生物产业。依托4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和兰州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与化学制药、新型疫苗、诊断试剂、现代中藏药、动物用药等大品种创新药物,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标准物质与耗材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打造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化学药品、健康产品、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链,延伸发展中医药材种植深加工、医疗器械、生产动物疫苗、化妆品、保健品等产业链,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现代中藏药、生物工程等优势产业集群。依托企业建成4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1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2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10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新材料产业。依托4区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建筑新材料等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新材料,积极发展稀贵金属新材料、碳纤维材料、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电池材料、热电联产一体化建筑及材料、特种玻璃与功能陶瓷、高性能电子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及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链。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绿色等共性基础材料研制及其应用技术产业化,开发超大规模、特殊结构的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形成有色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功能结构材料等产业集群。依托企业建成5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17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22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10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依托4区装备制造产业园,提升先进重大装备的研发设计、增材制造与总包水平,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节材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真空装备、超导导体、轨道交通装备、核电和新能源装备、绿色镀膜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公共安全应急装备等先进高端装备产业链,研发一批关键基础件、检测控制设备、行业通用检测平台,形成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产业集群。依托企业建成6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1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3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10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节能环保产业。依托4区节能环保产业园和重点企业,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重点发展高效锅炉窑炉、换热及冷却、高压静电除尘和扬尘治理、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新型节能建材等产业链,推进煤电冶一体化、烟气综合处理一体化、热电联产一体化、节能环保与企业工艺一体化等技术装备产业化。开展低碳技术产业化应用服务、碳交易服务、第三方认证服务等节能环保服务业。形成节能装备、环保装备、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集群。依托企业建成2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1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1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10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信息技术产业。依托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和重点企业,重点发展半导体集成电路与器件、半导体照明器件、高端电线电缆、高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产业。突破发展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LED、数字媒体、感知设备、卫星导航、航空电子电器、智能交通、行业应用软件、芯片、硬件操作、信息安全等产业链,开展呼叫中心与大数据服务,引进落地中国芯产业化项目,形成信息设备制造、高端软件及外包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产业集群。依托企业建成5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7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1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5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新能源产业。依托4区新能源产业园和重点企业,重点发展风电、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智能电网等新能源高端装备及产业化。提升大型风机零部件和整机制造、蓄热换热及光热技术装备、第三代核电辅助装备、新型生物质能材料与装备、新能源动力电池、电动汽车和甲醇汽车等领域产业链水平,加快超导电站技术装备集成应用和智能电网产业发展。形成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依托企业建成5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1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1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10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现代服务业。依托4区服务业产业园和重点企业,重点推动信息技术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推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与服务模式的融合,推动个性化关键技术与信息平台的融合,加快完善科技服务、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软件服务、电子商务、咨询评估、互联网应用等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推进文化创意、数字传媒、动漫设计、数字医疗与家居、数据挖掘、广告会展、个性信息定制等行业高端化发展。积极发展信息技术、业务流程外包服务为主的服务贸易产业,建立围绕沙产业和旱作产业的生态性服务业,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产业集群。依托企业建成3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引进和培育18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成1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5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瞄准产业新兴业态,发现新的产业引爆点和增长点,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力。积极培育以食品、交通、防灾、信息、国家安全、生态安全为主要领域的公共安全产业,农业、生态、旅游、服务业相结合的都市休闲产业,与生物学原理、互联网技术、工体化设计密切结合的新硬件制造产业,以及新型生态服务业和健康产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产业集群优势。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机制,引导创新资源向产业链上游集聚,以创新链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发展利基市场和新型业态,建立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围绕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工程包、第三方制造、增材制造、中央集成和产业化进程。

四、改革举措

(一)探索市场与政府作用机制创新改革。

厘清市场与政府边界。明晰市场和政府在推动创新中的功能定位,加大效能建设力度,推进服务型、学习型政府建设进程。通过合同、委托、招标等方式实施和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是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最大限度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权,将规划、财税、土地管理、环保市容、项目审批、社会事业发展等管理权限按相关规定下放4区,赋予4区管委会相应的事权责任。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和限时结办制,加快推进“三张清单一张网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和“一照三证”并联审批等改革。推进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和限时结办制。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完善创新资源配置引导。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减少对市场的行政干预,建立和完善政府创新管理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强化科技资源配置、科技创新决策、科技活动组织的协调机制,发挥政府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财政政策的协同作用,解决部门利益分割、多头管理和职能交叉错位等问题。建立公开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健全统筹协调的科技宏观决策机制,加强部门功能性分工,统筹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各环节工作。

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加快构建统筹协调、职责清晰、规范高效、公开透明、监管有力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优化整合各级科技计划,不再保留省政府部门管理的各类科技计划经费渠道,实现科技计划安排和预算资金合理配置。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决策、执行、评价监督的运行机制。建立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的方式。

(二)探索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改革。

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通道。强化经济运行体制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协同,以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改变科研与市场分离状况,加快科研院所改革,探索去行政化,发展社会化新型研发和服务机构。加速促进科技成果的资本化、产业化,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服务,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充分激发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

创新科技投融资机制。整合各类支持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的财政资金,设立信贷风险补偿资金,促进商业银行成立科技分(支)行或事业部。设立专业科技担保公司,完善商业银行、担保机构和信用中介机构间的信保贷联动机制。组建和完善科技创新投资管理机构,开展新型融资业务。鼓励创新贷投结合方式,探索银行业与创投机构之间多渠道融资和综合性金融服务模式。加快发展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支持轻资产企业融资发展,发展众智、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创业模式。大力开展知识产权评估、质押融资工作,扩大科技信贷覆盖面。

优化创新型企业上市环境。完善股权交易中心科技板块,为高科技成长型非上市企业提供股份转让和募集资金服务。鼓励国内外有实力、讲诚信的券商、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在试验区设立分支机构,为企业上市提供便捷的中介服务。健全企业上市联动机制,支持试验区企业上市。

(三)探索人才激励机制创新改革。

改革人才管理制度。建立具有一定规模、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建立以岗位要求和专业评委会评价为基础的全员聘用制度,探索采用年薪工资、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方式聘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业绩可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高校毕业生到试验区内企业就业或创业享受相关就业创业扶持政策。4区管委会可自行评聘职业经理人。

探索创新人才引进和流动制度。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打破创新人才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团队+技术+资本”的引智新模式。吸引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到试验区企业和公共服务事业单位工作,并享受甘肃省高层次急需紧缺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对落户试验区外籍创新创业人才简化入境和居留手续,实行户籍制度创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科技人员,带科研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兰白试验区创业。对于创新人才创业给予担保贷款支持,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人才联合聘用机制,允许兼职兼薪。

完善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机制。探索充分体现智力劳动价值的分配机制,鼓励创新企业家按管理要素、创新人才按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开展科技成果收益权改革,科技成果入股比例不设上限,采取股权奖励、期权分配、技术入股等方式,对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家予以激励。鼓励创新人才职务成果自主转化、单位转化和对外出售。

(四)探索开放合作模式创新改革。

开展更加开放的国际创新合作。推动建立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机制,推进科技经济计划对外开放,探索更加开放的创新政策、更加灵活的合作模式,鼓励外资企业引进更多的创新成果在兰白试验区实现产业化,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渠道和范围,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等领域建立一批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技术转移中心。促进试验区内技术和品牌走出去,支持企业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或参股并购境外科技型企业。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开展交通互联互通、开放平台建设、经贸技术交流、产业对接合作、人文交流合作,打造大通道、培育大产业、发展大经贸。

加强与国内高水平机构的创新合作。扩大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试验)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建设技术转移中心和产业创新园,联合组建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公司。进一步深化与中科院、工程院、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院所和高校的战略合作,促进一批创新研究机构及重大技术项目落户试验区。

发挥国内外智库对试验区的决策咨询作用。组建智库协同创新中心和研究联盟,积极与海内外研究机构对接,开展试验区产业规划、制度创新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利用全球智慧解决兰白试验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定期举办国际化的西部创新论坛,加强宣传,扩大兰白试验区影响力

(五)探索科教体制机制创新改革。

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坚持分类改革思路,以释放创新活力、提高效率为目标,优化公益类科研院所机构,促进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引导技术开发类院所和检验测试机构市场化,提高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探索去行政化,发展社会化新型研发和服务机构。发展民营科研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建立若干机制灵活、主体多元、市场运作的新型研发组织,建立适应科研院所发展的出资人制度、治理结构、岗位薪酬及聘用制度,支持其承担各级各类计划项目。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探索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模式。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支持国外大学、学术组织在试验区内建立分校或分部。建设中职、高职和应用大学组成的技能型人才教育体系。优先支持试验区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探索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协同育人。以技师、高级技师为重点,通过教师培训专项计划培训企业技师导师、高级技师导师。引进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操作技能和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鼓励人才市场和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引进派遣服务,推动部分省属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转型。

加强科教协同和开放创新。支持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以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为依托,在试验区内建立研发平台,采取委托研发、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多种合作模式,推动政校企共建科技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支持省内高校与试验区企业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或协同创新中心,加大从企业选聘高水平人员担任研究生导师的力度。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国际合作,提供5—10%的教学和科研岗位吸引国际一流人才应聘。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