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已初步形成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包括了珠三角经济带的9个城市,而且涵盖了香港和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元,在区域对外贸易、利用外资总额、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等方面都非常具有竞争力,甚至超过了世界上一些著名湾区。”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徐林日前在广东肇庆举行的“2017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高峰论坛”上指出。
 
徐林表示,全球60%的经济总量都集中在入海口地区,湾区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形态,“这些地区既是全球高端生产力和要素的聚集地,也是影响世界经济版图的重要空间载体,更是代表所在国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力量。”
 
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目前其整体规划已呼之欲出。合理确定整个湾区的城市群及各城市定位正成为湾区发展讨论的焦点。
 
湾区不能只有大城市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经济战略。作为涉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税区”的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不仅包括了珠三角经济带的9个城市,而且涵盖了香港和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有关专家表示,如此“9+2”的组合模式不同于中国以往任何一个城市群的形态和定位。
 
从经济总量看,粤港澳大湾区以占全国不足1%的土地面积、不足5%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位列世界四大湾区第三位,而且以目前的增长速度看,有望在5年内超越东京湾区,成为世界上经济总量第一的湾区。
 
但也有专家指出,从客观上讲,粤港澳大湾区各区域资源禀赋不同、发展阶段不一,加之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的差异,其各类要素难以实现完全自由流动,在一些领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
 
因此,在湾区范围内,如何确定各城市定位尤为重要。
 
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周南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地方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在她看来,“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顶层设计能否顺利实施,最重要的就是体制机制的创新建设,以及大中小城市的协同发展。”
 
“世界级城市群是一个包含大中小城市的体系,并非全是高大上的城市。”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粤港澳大湾区内,大城市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而中小城市也特色鲜明。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不能只有大城市。”
 
各城市都能成为湾区的主角
 
有关专家认为,大城市的比较优势在于高等教育、医疗、法律、高端服务业等,因此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占尽“集聚效应”优势,聚集了大量资源。但大城市的这一优势正被日益增长的用工成本和高房价消减,部分产业正在向中小城市外溢。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曾长期观察珠三角城市,他发现,珠三角的城市正处于一个从集聚向扩散发展的节点,而其扩散效应已经超过集聚效应。
 
“这意味着,包括粤东、粤西地区都面临着这个重大的机会,可以承接核心城市的产业辐射和转移。”他表示,“在现有的基础条件下,核心城市周边的城市不再仅仅是配角,各城市都可以是湾区的主角。”
 
倪鹏飞的这个判断来自于粤港澳大湾区越来越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上。以肇庆为例,广州、深圳、香港皆在其90分钟车程之内,“有如此便利的交通,资源完全可以共享。”在他看来,广州、深圳、香港的金融、人才与科技优势,同时也是肇庆的优势。
 
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主任邓家禧也认为,受惠于大湾区的互联互通,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与城市共赢。
 
“通过优势互补可以实现城市互利共赢的效果,香港与珠三角城市的合作就是一个最好且毫无争议的命题。”邓家禧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香港的金融、国际贸易、科技等优势也同时正在成为其他城市的优势。”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开启“1小时生活圈”。届时,大湾区内的资金、技术、人才、物流等多方面生产要素的流通将更加方便,从而促进大湾区“9+2”城市实现融合发展。
 
中小城市如何融入湾区核心区
 
珠江东岸的融合发展进程已近40年,逐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而珠江西岸城市发展相对滞后,规模以中小城市为主,发展模式目前正在转型过程之中。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看来,“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小城市不能再重复过去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高耗能的老路。”
 
陈耀也认为,中小城市在产业方面很难与深圳、广州、香港等大城市进行竞争,“所以要扬长避短,发挥好高质量发展的后发优势。”
 
与会专家指出,中小城市如何融入湾区核心区,应成为下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之一。
 
随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项目完工,珠江两岸将被完全打通。届时,珠江西岸的中小城市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以肇庆为例,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与大西南地区接壤的城市,它是大湾区西进、大西南东靠的关键枢纽,是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三大经济带”政策叠加的交汇之地。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一次重大的战略历史机遇,肇庆将全力融入大湾区核心区。”肇庆市委书记赖泽华表示,“我们要全方位打通连接大湾区核心区的高水平便捷通道,打造肇庆与核心区的一小时交通圈、生活圈。”
 
他介绍说,“接下来,肇庆将以国家高新区、肇庆新区为龙头和主要载体,主动对接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依托广深港等地区的创新创业核心资源做好大湾区科技产业成果孵化转化,努力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创新的重要承载地。”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发布的《肇庆市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与策略研究》报告建议,肇庆市在未来大湾区的建设中应抓住自身特点,发挥后发优势,围绕拓宽城市群新空间、打造大湾区新型产业新高地、建设绿色生态涵养区、建设广府文化传承区等方面发力,推动城市创新发展。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