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桂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

《桂林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日前出台。其中提到,“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
 
以水果为代表的优势产业要进一步壮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取得可喜进展。
 
据统计,201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44.7亿元,比2010年增加225.49亿元,“十二五”年均增长5.5%。其中,农业产值达到343.81亿元,比2010年增加158.24亿元,“十二五”年均增长7.0%。
 
不仅实现了粮食生产实现“五连增”,水果、蔬菜、食用菌、生猪、家禽、草食动物、冷水鱼、毛竹、花卉、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持续发展,产量位居全区前列。在众多优势特色产业中,水果的发展最为显著。
 
“十二五”期间,水果生产形成了每个县都有1—2个主导果品和“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2015年,全市水果总产量达到417.20万吨,比2010年增加165.2万吨,“十二五”年均增长10.6%,水果总产、人均有果量均居广西第一;现桂林全市80%以上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都以种植水果为主导产业,水果生产造就了一大批年人均收入超万元的村屯;恭城月杮、阳朔金桔、兴安葡萄、资源红提、灌阳雪梨和黑李等优势水果驰名区内外。
 
规划指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到2020年突破413亿元。
 
规划对各项指标都确定了具体的目标,例如,水果产量515万吨,年均增长4.30%,水果优果率达75%。这就要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生产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数据统计,“十三五”第一年,2016年市水果总产量达475.9万吨,产值达124.6亿元,成为全广西首个水果业产值超百亿元的地级市;农民人均水果收入约3300元,超过广西人均水果收入的3倍;建成了桂阳路百里金桔,湘江、资江流域百里葡萄长廊,荔柳路百里果蔬等3条“万元增收”示范带。
 
灌阳雪梨、恭城月柿、资源红提、阳朔金桔等先后获得地理标志认证,在前不久,桂林葡萄’也顺利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审评。在“十三五”期间,桂林将加大力度发展水果产业,淘汰一批退化、老化、低效水果品种,鼓励发展特色水果新品种,并优化了柑桔、柿子、葡萄等果业的品种结构和熟期结构。桂林被农业部列入‘赣南—湘南—桂北柑桔带’,柑桔作为该市列入国家优势区域唯一的农作物品种,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将其打造成三百亿元的特色产业。
 
加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
 
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建成一批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鼓励实行四级联创,实现每个县区至少成功创建1个自治区级示范区、1个市级示范区、2个自治区县级示范区,每个乡镇1个自治区乡级示范区。
 
近年来,桂林以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集中力量,集成政策,集聚资金,大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不仅出台了《桂林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还加大财政投入,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积极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参与示范区建设,推动形成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市累计投入示范区建设资金80.64亿元,其中,财政投入29.05亿元,经营主体投入51.59亿元。
 
目前,全市共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233个,已获认定164个,其中自治区级20个、市级12个、自治区县级30个、自治区乡级102个,覆盖了各特色产业、各县区乡镇,促进了柑桔、月柿、葡萄等桂林市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改造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示范推广标准化种养技术和产业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和产出效益。
 
贫困县通过创建示范区大力发展适宜当地推广的主导产业,贫困村借力示范区辐射作用大力推进产业发展致富,贫困户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以灌阳县油茶核心示范区为例,其带动黄关镇、西山瑶族乡、新街镇等乡镇1万多户农民种植油茶7万亩,其中包括贫困行政村16个,贫困户2900户。
 
让农民口袋鼓起来
 
“十二五”期间,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是6325元、7328元、8361元、9431元、10365元。
 
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到了2020年达到16694元。
 
农民的口袋要鼓起来,以“效益优先”和“钱粮双增”为导向,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在“十二五”期间,全市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拓展农业功能,以特色农业优势产业为基础,不断发展壮大“春之花、夏之凉、秋之实、冬之雪”为主题的26条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建设,基本形成了以雁山区为核心,以阳朔、兴安、龙胜为副中心的“一核三区”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框架。其中,恭城莲花镇竹山村获广西仅有的2012年十个“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称号;龙胜龙脊梯田景区获得2013年“中国美丽田园”十佳梯田称号。
 
根据规划,“十三五”这五年,结合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以农业主导产业为基础,以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优良的生态条件为依托,发展观光采摘、休闲垂钓、农业科普、农耕和节庆文化、森林养生等农业休闲旅游,着力打造一批休闲观光农业品牌,提升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加快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
 
到2020年,将建成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休闲观光示范点70个,三星级以上“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园区”20个,实现休闲农业总收入35亿元。
 
目前,桂林市创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1个,自治区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6个,三星级以上“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园区”8个,在广西独占鳌头。
 
根据国家统计局桂林调查队的统计数据,2016年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176元,比2015年名义增长9.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3%,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其中,家庭经营性净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这不仅因为水果产量、价格大幅增长和家畜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上涨,拉动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还因为旅游业持续火爆,成为农村居民增收新亮点。
 
示范点的建设实现了农业种植、加工、休闲旅游等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各级示范区根据产业特点,利用周边自然条件优势,带动形成了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产业群,结合观花、赏叶、采摘、体验、传统节日、民族活动等,举办赏花赏叶采摘等节庆、体验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到产业基地、示范区体验、消费。据统计,预计去年乡村旅游人次将突破3000万人次,其中休闲农业人次约占50%,休闲农业收入将达到50亿元,使之成为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