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十二五”时期体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以构建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不断提升均等化服务水平,市、区全民健身工作实现“三纳入”全覆盖,并向“多纳入”拓展。市民健身意识增强,全市达到中等以上锻炼强度的人数近650万人。市民体质稳步提升,《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到89.2%。全民健身设施多元化发展,全市100%的街道(乡镇)、有条件的社区和100%的行政村建有体育设施。全市共有体育场地20075个,配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8261套、市级彩票公益金资助建设的全民健身专项活动场地3910片,创建体育生活化社区2778个、体育特色村试点200个。由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体育社团实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群众性品牌赛事活动初具规模,全民健身体育节、“一区一品”群众活动形成品牌,市机关、市民族、市残疾人运动会顺利召开,市体育大会、“三大球”比赛等社会组织的体育活动焕发生机,舞龙舞狮、赛龙舟等民族传统健身活动彰显特色,日渐兴起的冬季运动助力筹办冬奥会。科学健身方法日益推广,获得技术等级证书的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数49998人,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数7277人。
(二)竞技体育水平成绩斐然,“三大球”摘冠夺桂
北京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在世锦赛、世界杯等比赛中共获得41项第一名、18项第二名、16项第三名。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伦敦奥运“重大贡献奖”和“特殊贡献奖”,第30届伦敦奥运会、第2届南京青奥会、第17届仁川亚运会、第12届辽宁全运会、第1届全国青运会、第3届全国智运会上捷报频传。北京首钢男女篮球队、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摘冠夺桂。体育科研立足训练、聚焦前沿,为北京体育发展保驾护航。
(三)青少年体育固本强基,后备人才培养开创新局面
成立市级青少年体育职能部门,青少年体育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体教两家密切协作,共谋青少年体育发展。全市拥有青少年运动员注册人数达到22679人、国家级后备人才基地10个、国家级传统校26所、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211个、国家级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6个、国家级校外体育活动中心2个。评定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9所、青少年三大球基层网点校460所、三大球重点示范校69所、重点运动队129支,培训师资1600余名。全市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达到864所,占符合开放条件学校数量的73.8%。成功举办北京市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第十四届运动会,在全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全国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等各种比赛中迭创佳绩。
(四)体育产业实现量质齐升,新兴业态凸显活力
体育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1-2014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13.2%,总收入年均增幅15.35%。2014年,全市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191亿元,总收入1055.7亿元,从业人数达到14.1万人;体育服务业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9%,体育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休闲健身服务业内容不断丰富、项目品牌形成,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商业价值明显提升,体育培训和体育中介市场逐步扩大,体育销售和体育会展首都优势凸显,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日趋融合发展。“十二五”期间,北京体育彩票产品结构不断完善,运营能力不断提升,全市共销售体育彩票243亿元,筹集公益金59亿元。
(五)国际赛事接连成功举办,彰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影响力
举办了一届精彩绝伦的2015年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全面实现了向国际社会做出的郑重承诺,获得党中央、国务院肯定。成功举办了世界男子冰壶锦标赛、世界女子冰球锦标赛、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赛、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世界田径挑战赛北京站、沸雪北京世界单板滑雪赛等一系列国际高水平赛事。冬季项目赛事增多,时间和空间分布日趋合理,形成了多元化赛事格局。取消了商业性和群众性赛事审批,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办赛。裁判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各项目一级以上注册裁判员总人数达到2757人。
二、新时期北京体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健康中国建设新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将全民健身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强调要使全民健身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名片,并要求全面落实中国足球改革方案,有序推进健康中国和依法治体建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对体育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精辟论述,提出“全面小康的指标必然包含全民健康和体育发展方面,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标志性事业”,成为推动体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开辟体育资源配置新格局
京津冀区域合作进入实质突破和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将有效推动各类体育资源优化布局,加快体育市场一体化进程,形成京津冀体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格局。
(三)北京筹办冬奥会,成为北京冰雪运动发展新机遇
北京筹办2022年冬奥会,有助于普及发展冰雪运动,培养冰雪运动人才,促进冰雪设施逐步完善,激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扩大冰雪体育产业消费;有助于塑造奥运城市形象,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
(四)供给侧改革顺应新常态,体育融合发展成为新趋势
供给侧改革顺应了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推动体育产品和服务多样化发展,刺激体育消费升级,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以数据共享、资源共通、方法共用、人才共培等为主要途径的体育内部融合以及体教、体旅、体医、体科等跨界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五)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智慧体育成为发展新方向
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一轮创新发展浪潮已经到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新技术将持续改变体育运行的方式。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迎合了体育参与者的个性化诉求,促使智慧体育成为体育发展的新领域。
北京体育事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与新的时代要求和更加艰巨的发展改革任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还需不断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力度还需不断加强,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后备人才培养机制还需逐渐完善,体育服务消费动力不足、体育产业发展基础还需进一步做强做大,体育设施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体育设施建设、利用和开放等问题还需不断破解。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北京重大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在“十三五”时期对以上问题进行认真研究、逐项解决。这既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必然要求,更是新形势下找准体育位置、发挥体育功能的必然要求。
第二章 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体育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坚持发挥体育对北京建设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作用,发挥体育对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筹办冬奥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牢固树立体育社会化、改革创新、融合发展三大理念,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丰富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全面提升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一流国际体育中心城市,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做出贡献。
二、发展思路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弘扬体育精神,优化顶层设计,创新发展模式,激发社会力量,普及冰雪运动,推行依法治体,提升发展质效。推进三项改革,完善三大体系,促进三项融合,实现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项改革:体育行政审批改革、体育社团实体化改革、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大体系: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体育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三项融合:京津冀及城乡区域融合、体育和相关产业融合、体育和教育深度融合。
三、基本原则
(一)健康为本
坚持大体育、大健康的理念,促进体育精神回归本质。注重体育与健康、养老、医疗等领域良性互动,引导群众增强健身意识、科学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健康消费理念。
(二)改革创新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转变发展方式,把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破除制约体育发展的障碍,激发体育内在活力,促进体育社会化、生活化发展。
(三)多重驱动
坚持发挥政府对体育发展的引导作用,调动社会参与体育发展的积极性,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客观规律,合理利用“政府、社会、市场”的多重动力,推动体育健康发展。
(四)统筹融合
坚持体育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方向,坚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理念,坚持遵循体育与教育、医疗、文化、科技、旅游、金融等领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五)科技引领
倡导自主创新精神,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人才和信息等资源优势,坚持鼓励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的成果转化和应用,促进体育信息化、智慧化发展。坚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形成全国体育创新策源地。
四、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体育管理新体制,推进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国家战略,初步建成一流国际体育中心城市,体育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助力北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民健身战略全面推进。全民健身生活化、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市民体质显著改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体育文化深度挖掘、宣传氛围更加浓厚;健身设施全面覆盖、满足需求突出重点;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巩固品牌形成特色;健身组织实体发展、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完善覆盖全市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1000万,市民体质达标率超过93%,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保持在2.25平方米。
--竞技体育水平显著提升。项目布局均衡合理,资源不断优化整合,人才梯队有效衔接。竞技体育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7年天津全运会、2018年平昌冬奥会、2020年全国冬运会、2020年东京奥运会等重要赛事中取得佳绩。体育科研水平切实提高。
--青少年体育运动不断深化。基本建立体教融合长效机制,体育运动在校园深入推广,学生树立科学健身理念,让主动锻炼、阳光生活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风。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每年向市级优秀运动队输送人才350人以上。
--体育产业保持强劲增长。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推动健康产业转型,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体育消费增长升级。体育产业增加值每年以12%左右速度增长,202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500亿元以上,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570亿元。
--品牌赛事影响力持续扩大。扩大现有国际赛事影响力,引进更多国际高水平赛事,打造1-2项具有自主版权的原创性赛事。赛事管理规范、运营高效,提高赛事市场化运作水平。2020年一级以上注册裁判员总人数达到3500人。
--冰雪运动快速发展和普及。扩大冰雪运动参与范围,冰雪运动竞技水平显著提升,冰雪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冰雪场地不断完善,冰雪人才满足需要。全市参与冰雪运动人口达到500万人。
--体育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等领域协调发展,体育深度融入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科技、金融等领域,京津冀和“一带一路”沿线体育交流活动广泛开展。
第三章 重点任务
一、全民健身利民生,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持续拓展群众体育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创新公共体育服务模式,积极发展群众体育社会化组织,以发展体育运动促进群众健康,以改善健身环境推广全民健身,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追求。
(一)宣传引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大力弘扬体育文化。充分发挥北京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独特优势,加强科学健身宣传引导,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将体育文化融入体育健身的全周期和全过程。以举办体育赛事活动为抓手,挖掘传承体育文化,树立以参与体育健身、拥有强健体魄为荣的个人发展理念,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使体育锻炼成为市民普遍生活方式。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持续扩大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体育节、北京市体育大会等全民健身品牌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大力支持发展健身跑、健步走、游泳、自行车骑行、球类、冰雪运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积极培育击剑、赛车、航空、马术、极限运动等具有休闲消费引领特征的运动项目;扶持推广武术、围棋、象棋、龙舟、风筝等传统体育项目;着力开展市民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和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的群众性赛事。激发市场活力,为社会力量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发挥网络等新兴活动组织渠道的作用,完善业余体育竞赛体系。
积极普及群众冰雪运动。以市民快乐冰雪季系列活动为龙头,大力开展各级各类冰雪活动,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达到500万人,营造全社会积极支持和参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浓厚氛围。优化完善群众冰雪健身设施,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进公园、进商业场所等,满足群众冰雪健身需求。
(二)整合资源,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加强体育健身组织建设。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支持各级体育行业协会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积极改革创新,实现品牌化发展,促进带动各行各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对基层体育健身组织的指导服务,重点培育发展在基层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鼓励其依法依规进行登记,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服务管理能力。发挥单项体育协会专业优势,推进体育项目普及推广。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管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推动基层全民健身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指导服务。加大培训力度,实现2020年各级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5.8万人、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1.1万人、冬季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1.5万人规模。发挥市体育志愿者联合会及各级志愿服务组织优势,发展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科研人员、专业社工等积极参与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三)多管齐下,完善全民健身体育设施
推进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严格落实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有关规定,确保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全民健身设施与住宅建设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新建篮球、乒乓球、门球等健身场地650片,加快建设一批群众身边的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等设施,形成满足群众日常健身需求、以“一刻钟健身圈”为基础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活动场所和健身设施。
盘活整合存量资源。鼓励和支持利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闲置资源,以及非首都功能疏解腾退空间,改造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合理利用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户外广场、公共绿地等空间资源,建设体育健身活动场所。
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免费开放或给予优惠。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健全补贴奖励机制,研究探索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和体育产业扶持引导资金,对向公众优惠或免费开放的体育场馆给予经费补贴或奖励。
(四)城乡统筹,推动各类重点人群全民健身
提升城乡居民全民健身服务水平。2020年,全市30%的社区达到本市《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规范》标准,30%的乡镇创建成为体育特色乡镇。推广建立社区居民、村民健身组织,加强城乡交流,创新全民健身活动形式和内容,推动群众体育健身活动普遍化、经常化、多样化,形成“群众天天有活动、社区(村)月月有赛事、街道(乡镇)年年有运动会”的局面,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常态化健身活动全覆盖。
扎实推进青少年体育发展。将青少年作为实施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重点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切实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贯彻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活动计划,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人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工作考核体系,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
加强老年人健身服务。建立健全老年人体育协会等体育组织,不断创新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和方法,为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和科学指导。将科学健身融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服务内容,建设公益性老年健身体育设施,支持社区因地制宜,利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活动。
促进带动其他群体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充分发挥各级工会、职工体育协会作用,广泛开展符合单位特点、职工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活动,定期举办职工运动会。大力传承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各类民族体育活动。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发展,做好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站点建设。积极开展妇女、幼儿体育,将外来务工人员体育健身服务纳入本市公共服务范畴。
(五)多方联动,搭建全民健身服务平台
推进科学健身与健康生活融合发展。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优化体质促进项目,加强体育运动指导,推广运动处方,倡导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发挥全民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防治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贯彻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展达标测验和体质测定工作,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推广“运动是良医”理念,实施“城市减重计划”。大力开展太极拳等传统养生运动。通过举办科学健身大讲堂、“1025动生活”等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市民科学健身素养。
提升全民健身信息化水平。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全民健身相结合。建设市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使全民健身服务更加便捷、高效、精准。利用大数据技术系统分析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体育设施利用率,进行运动健身效果综合评价。改革创新传统体育互动模式,拓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民健身新空间。推动全面健身智能场地设施建设。
推动京津冀全民健身交流合作。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区域功能定位、自然环境、地域特色,在三地全民健身赛事举办、信息共享、体育产业联动等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加强三地体育活动交流,打造“三大球”、乒乓球、户外休闲运动等群众体育品牌活动。加强三地体育总会间的交流合作,创立单项体育协会联盟,促进体育社团交流互动。
鼓励支持大众体育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本市在弘扬奥运精神、传承奥运遗产、推动奥运城市交流等方面的作用,推进与其他奥运城市在大众体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友好城市间的体育交往,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向国际。办好国际球类、冰雪运动等大众体育竞赛品牌活动。支持国际大众体育组织在京设立总部。
二、调整布局促提升,增强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
深入探索、准确把握各类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转变发展方式,拓宽发展渠道,着力打造高品质训练基地,促进各项目的均衡发展,努力实现优势项目有提升,基础大项有突破,让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一)调整项目布局结构,实现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平衡
统筹竞技体育项目平衡发展。适应新时期竞技体育发展的新要求,结合北京实际和特色,统筹奥运会项目与非奥运会项目、夏季项目与冬季项目、基础项目及集体球类项目协调、优化发展。坚持奥运会和全运会战略导向,动态调整和科学配置资源,突出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和提升次重点项目。
贯彻三大球改革新政策。贯彻《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关于推进地方足球协会调整改革的指导意见》,落实北京市《关于加强足球篮球排球项目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体育行政部门在宏观管理、基本建设、政策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的基础保障、服务、引导和监管作用。进一步推进三大球项目准专业和专业队伍建设及各项足球改革工作,加强体能、技战术、心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提升综合竞技实力。将三大球打造成为彰显城市魅力、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体育名片。
推进职业体育改革。遵循市场经济与项目发展的客观规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经营职业俱乐部,积极引进高水平的运动员、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俱乐部经营管理运行机制,推进体育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运动项目职业化发展。
加强基础大项与冰雪项目发展。进一步科学规划田径、游泳、赛艇、皮划艇、自行车等基础大项和冰上、雪上项目的发展,扩大参与人群、构筑青训体系、厚植人才根基,探索项目发展的科学路径和有效方法,增强项目训练的针对性和目标性,提升基础大项竞争实力。
(二)完善职业教育环境,打造功能全品质高的训练基地
探索体育职业教育的新机制。研究教育与体育互补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途径,加强北京什刹海体校、北京芦城体校、北京体育职业学院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北京体育职业学院新校区建设。切实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升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质量。规划建立符合运动员群体的职业培训体系,为运动员退役择业提供平台和就业服务。
完善训练基地硬件设施设备。改善先农坛、木樨园、什刹海、芦城、怀柔射击等训练基地训练和生活设施。增加用于体能训练、疲劳恢复、伤病治疗与康复训练等的仪器设备,改善运动员训练和生活条件。
(三)夺取成绩和文明双丰收,为首都和祖国增光添彩
彰显竞技体育文化魅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健康向上的竞技体育理念,狠抓作风建设,严肃赛风赛纪,充分展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体育道德风尚。
力争在重要赛事上再创佳绩。遵循竞技体育管理、训练和比赛规律,建设好由训练、科研、医务、管理人员等组成的各项目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在国内外重要赛事上,力争创造更加优异的运动成绩。
发挥竞技人才的社会引领作用。加大培养和宣传专业队伍优秀运动员,引导体育职业俱乐部吸纳优秀人才,发挥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对发展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及体育产业的带动作用,提高竞技体育社会影响力。
全面提升反兴奋剂工作水平。完善反兴奋剂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兴奋剂综合治理长效工作机制,做好备战参赛的各类运动会的反兴奋剂工作。全面落实反兴奋剂教育资格准入制度,积极开展反兴奋剂教育宣讲活动。
三、体教融合为载体,加快青少年体育发展步伐
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和技能,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坚持不懈地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谱写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的新篇章。
(一)共建体教融合机制,提升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能力
加强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引导各区设立青少年体育工作职能科室。发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能、开展竞赛活动、提高课余训练水平、完善后备人才培养渠道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优化项目布局。积极创建国家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不断完善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资助方式、监管评估、购买服务和激励保障等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创建北京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合会。继续开展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和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创建工作,指导16个区创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并予以引导、扶持、资助。鼓励项目运动管理中心和单项协会依托专业优势,开展项目普及和推广,参与组织青少年学生体育竞赛、专项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培训等工作。
大力发展青少年三大球。建立完善青少年三大球校园普及滴灌机制、学生球员梯队扶植机制、后备人才训练营育苗机制、青少年联赛选材机制、体育教师培训提升机制、俱乐部学校联动机制。继续扶持和资助青少年三大球基层网点校和重点示范校建设。开展青少年三大球训练营、教练员培训和三大球冠军赛,促进青少年三大球后备人才与高校队、市级优秀运动队、职业队的有序衔接。
深入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贯彻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不断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和专项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组织和选拔全市优秀青少年学生参加全国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以及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竞赛交流活动。联合教育部门科学规划全年青少年体育赛事,每年联合发布全市青少年赛事计划,共同举办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育竞赛活动、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比赛等,打造具有北京特色的青少年精品赛事。积极推动青少年体育跨区域交流,办好京津冀青少年体育交流活动。资助社会力量开展青少年学生体育竞赛活动,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不断改善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条件。继续推动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向青少年开放,鼓励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和社会单位向青少年免费或优惠开放体育场馆设施,探索、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青少年免费开放体育场馆和提供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开发利用,提高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成效,拓展服务内容,完善建设和服务标准,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努力提升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积极开展青少年人群体育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并形成制度。尝试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青少年)上岗服务指导,设立青少年指导公益性岗位,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优秀运动员等参与青少年体育志愿服务。开展青少年体育科普活动和青少年体育科学研究,制定本市青少年体育锻炼运动负荷专业指导意见。开展青少年健身活动状况检查指导。
(二)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主体多元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出台《北京市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2014-2024)》,积极拓宽培养渠道,建立以区级体育运动学校和少儿业余体校为主体,以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单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抓手,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依托,以社会机构和体育运动协会为有效补充的多层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科学规划、合理调整青少年业余训练项目布局。
不断加强各级各类后备人才培养单位建设。鼓励本市各级各类后备人才培养单位开展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国家各单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申报工作,对国家体育总局认定的基地给予重点经费资助。大力实施《北京市青少年业余训练考评办法》,不断完善考评标准和评分细则,加强对各级各类后备人才培养单位的监督管理、业务考评和资助扶持,不断提高全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水平。
建立多样化的教练员和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实施“百千计划”,遴选百名以上优秀教练员和千名以上青少年优秀后备苗子,聘请国内外高水平教练员对全市教练员进行专项业务培训,并选派优秀教练员参加国家级业务培训,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开展青少年优秀后备苗子集训、训练营等。推动各区体校与体育项目传统校联合创办适合学校开展的各项目高水平运动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支持社会机构开展青少年业余训练。
完善后备人才培养的组织运行机制。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以专业队为龙头,涵盖二级运动班、业余体校、传统项目学校和奥林匹克基地校的全市各单项教练员训练指导委员会,制定项目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年度竞赛计划,开展专项业务培训、训练营、组队参加全国比赛等,形成自上而下的业务指导体系并与自下而上的后备人才输送体系协调配合,不断提高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
保障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定期召开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学训矛盾、招生入学、学籍管理等实际问题。会同教育部门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工作,将运动员文化教育督导工作列入对属地政府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
提高科学选材育才水平。开展选材育才科学研究,指导教练员制定符合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的训练计划。构建青少年业余训练信息数据库,为科学选材提供数据支持。
四、整合资源显优势,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
着力深化体育服务和产品的供给侧改革,积极引领健康向上的体育消费方式,加快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体育+”,积极拓展体育新业态。加快形成主体多元、有效竞争、充满活力的市场格局,将体育产业打造成为新常态经济增长新引擎。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加强组织协调和宏观指导。建立市级体育产业发展联席工作制度,共同制定落实体育产业政策,统筹解决重大问题,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将体育产业纳入北京市支持文化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框架,健全体育产业项目评价与筛选机制。建立体育产业统计和监测体系。引导体育产业各业态建立专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
深化体育运行机制改革。推动体育场馆资源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改革,对有条件的国有体育场馆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探索国有体育场馆所有权单位在市场化评估的基础上,以场馆资源作价投资入股职业体育俱乐部。加强体育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多种形式,参与开发体育市场、建设体育设施、运营职业俱乐部以及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等领域。
(二)拓展体育产业领域,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促进群众健身消费,扩展体育产业发展空间。探索建立体育设施运营的价格补偿机制,制定促进居民体育消费的政策。大力支持发展健身跑、足球、篮球、网球、自行车、游泳、冬季运动等体育项目,推进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侧改革。鼓励提高体育服务的安全性、多样性和舒适性,吸引各类人群参与健身运动。鼓励企事业单位提供一定经费用于开展职工体育活动。
促进体育与社会资本相结合,大力发展体育场馆服务业。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各类经营性专项体育健身场所,增加体育场馆有效供给。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市场化运营,引导大型和综合类体育场馆拓宽服务领域,延伸配套服务。
促进体育与旅游相融合,加快发展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业。拓展体育健身休闲的方式和途径,培育体育健身休闲产品,促进健身休闲业向专业化、功能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打造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体育主题旅游景区、景点和线路,利用在京重要国际体育赛事宣传北京体育旅游,引导居民体育健身休闲消费升级。
促进体育与文化相融合,加快培育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引导文化创意企业开展体育出版、体育影视、体育动漫、电子竞技和体育文化演出等主题文化创意活动。探索体育与传媒产业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提高赛事转播水平,开拓体育赛事转播市场。
促进体育与医疗相融合,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开展健康指导,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体质测定和运动康复等各类机构,提倡开展健身咨询和调理等服务。探索将运动健身指导功能纳入社区卫生服务。
促进体育与养老产业相融合,促进老年人体育消费。加强适合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场地设施建设和使用,广泛开展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加大对老年人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提供适应老年人需求的体育产品和服务。
促进体育与科技相融合,提升体育消费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体育产品和服务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拓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育消费新空间。培育一批体育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体育用品企业自主创新。鼓励发展健身信息聚合、智能健身硬件、健身在线培训教育、运动营养保健食品药品等新业态。鼓励体育类电子商务平台运用互联网技术,丰富体育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满足新一代体育爱好者消费需求。
促进体育与会展业相融合,建立辐射国内外的体育资源交易平台。推进赛事举办权和转播权、运动员转会权、无形资产等具备交易条件的资源流转,培育一批体育营销会展品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体育营销会展中心。
积极发展体育中介服务业,建设面向国际、服务全国的体育中介服务中心。吸引国内外的一流体育中介机构,带动本土体育中介企业成长,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兴办各类体育中介服务组织,面向体育企业提供人力资源、财务、法律等各类中介服务。加快建设体育经纪人队伍,健全体育中介服务机制。
确保体育彩票销售安全稳定,力求销量逐年稳步提升。加快体育彩票创新步伐,不断扩大体育彩票市场规模,加强地面店基础建设,力争“十三五”期间实体地面店数量达到3000家。进一步加强系统建设,提高系统运维及安全防控水平,提升信息管理能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
(三)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统筹各区体育产业错位发展。鼓励各区根据自身资源大力发展冬季运动、登山、徒步、攀岩、露营、自行车骑行、汽车自驾、水上运动、航空运动等户外运动休闲产业。培育一批特色体育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引导有条件的区规划设立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等配套设施。
促进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契机,明确京津冀体育产业发展定位,北京以体育文化、体育科技创新、国际体育交往为重点,天津以体育制造研发基地、户外休闲基地为重点,河北以滨海、生态体育发展及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等为重点。联合申报国家级区域体育产业重点示范项目,联合申办高水平体育赛事活动。成立京津冀体育产业协会,推动体育产业对接。
深化对外交流与区域合作。坚持开放发展理念,争取在体育赛事举办、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与更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组织和奥运城市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将体育服务业纳入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鼓励境外资本投资体育产业。鼓励和支持体育企业通过国际资本并购、联合经营、设立分支机构、共建营销基地等方式开拓境外市场。
(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培育体育市场主体
推进体育产业基地建设。按照产业发展规律,确定本市体育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以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和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为重点,推动体育服务类和科技类重点企业集聚发展。研究制定促进重点体育产业基地发展的专项政策,吸引全国体育企业总部入驻,发挥总部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制定、实施北京市体育产业基地和体育产业示范项目管理办法。
促进体育企业健康发展。支持体育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鼓励大型国有企业和文化、教育、旅游、广电、健康养老等领域的龙头企业拓展体育服务业,支持民营企业拓展体育经营范围。鼓励推动符合条件的体育服务类和科技类企业上市,支持体育企业并购重组,培育和组建3至5家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上市企业。在竞赛表演、休闲健身、体育传媒、场馆运营、电子竞技等领域,选择培育5至10家大型体育服务企业。降低创业成本,研究制定扶持体育小微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推动体育产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五)创新发展体育金融,形成多元投入格局
形成政府投资引导、社会投资为主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发挥政府引导、监督、资源整合的作用,支持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共同建立支撑全市体育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平台。在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作用基础上,适时组建以社会资本投入为主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重点领域、重点业态、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
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融资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体育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推动信贷类金融机构增加适合中小微体育企业的信贷品种。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通过股票上市、项目融资、产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推动体育产业融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完善体育保险制度,创新体育保险产品和服务方式。制定实施促进体育保险发展的具体办法,鼓励和引导保险机构开发大型体育赛事责任险、学校体育险、体育旅游险、户外运动险、冰雪运动险等产品。
五、全力以赴筹冬奥,带动冰雪运动突破性发展
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筹办任务,把北京冬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以冬奥会为契机,进一步弘扬奥运精神,发展和普及冰雪运动,形成较为完善的冰雪运动服务体系,使北京冰雪运动发展开创新时代。
(一)高水平完成冬奥会筹办任务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在第24届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冬奥组委的组织协调下,北京切实履行主办城市责任,与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形成做好筹办工作的强大合力,按时优质高效完成冬奥会筹办各项任务。
高标准建设2022年冬奥会比赛场馆。统筹考虑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事需求、赛后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因素,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积极吸引社会资本,高标准建设、改造冬奥会比赛场馆,重点推进国家速滑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和北京奥运村建设,新建北京市冰上雪上运动训练基地。
(二)全面提升冰雪运动竞技水平
完善竞技冰雪运动项目布局。重点发展基础较好的冰上项目,积极推动开展雪上项目。加大对北京花样滑冰队建设力度,成立北京短道速滑队、速度滑冰队、冰球队、冰壶队、单板滑雪队,适时组建北京自由式滑雪、跳台滑雪、高山滑雪、雪车、雪橇等专业运动队。鼓励社会力量组建职业冰雪运动队或俱乐部,构建多元一体的竞技冰雪运动发展模式。
做好重大冰雪赛事备战参赛工作。有序推进2020年全国冬季运动会参赛工作,力争实现金牌突破。全力以赴备战冬奥会,力争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取得良好成绩。
加强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建立城六区以冰上项目为主、远郊区以雪上项目为主的冰雪运动业余训练体系,逐步建立年龄层次衔接、项目结构多元、训练规模合理的后备人才队伍。
(三)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
广泛开展群众冰雪健身活动。以“全民健身迎冬奥、快乐冰雪圆梦想”为主题,以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系列活动为龙头,大力开展各级各类冰雪活动,扶持推广冰壶、花样滑冰、速度滑冰、高山滑雪等运动项目,积极培育“一区一品”区级冰雪活动,开展冰雪嘉年华和群众冰雪健身体验活动。创新发展冰雪健身项目,研究制定大众冰雪运动等级标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冰雪运动项目开发、推广和国际交流活动。研究成立市、区两级冰雪运动协会等体育社团,推动群众性冰雪体育组织健康发展,引导冰雪体育组织品牌化建设。编制《北京市群众冰雪运动科学健身指导丛书》,建设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队伍,指导冰雪运动。
积极推广青少年冰雪运动。在全市高等学校、中小学推广普及冬奥会、观赛礼仪和冰雪运动知识,力争覆盖率达到100%。在全市中小学开设冰雪运动课程,鼓励青少年接受校外冰雪运动培训。支持鼓励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少年冰雪活动。举办北京市青少年冬季运动会,大力扶持市青少年冰球联赛和花样滑冰比赛。分批次建设1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30个青少年校外冰雪活动中心,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各类青少年冰雪运动俱乐部。
加快推动冰雪产业发展。扩大冰雪运动产品和服务供给,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冰雪运动企业,在场地设施运营、公益健身服务体系、群众性体育比赛等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积极促进冰雪运动消费,加强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合作,组建京津冀冰雪产业战略联盟。依托本市东北部、北部、西北部山区滑雪场,打造集冰雪运动、旅游、养生、度假于一体的特色区域,与河北省共同建设京张冰雪体育休闲旅游带。支持冰雪健身、旅游、培训、会展、器材销售等业态发展。举办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积极举办精品冰雪赛事,引进高水平国际冰雪赛事,打造“冰球名片”。
(四)显著改善冰雪运动的软硬件环境
建设多元化的冰雪场地设施。研究制定冰雪场地设施布局规划。优先利用疏解非首都功能中腾退土地,充分利用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及城市空置场所等建设冰雪场地设施。在城六区以各类室内外滑冰场为基础,打造冰上运动健身和教学核心区;在远郊区以现有滑雪场为依托,打造滑雪健身体育休闲带;以全市各级各类冰上场地设施和嬉雪场地为依托,构建分布广泛的冰雪场地设施服务网点。各区选择交通便利、覆盖人群较多的地区至少新建1座有效冰面面积不小于1800平方米的室内滑冰场或可拆装滑冰场,并力争全部竣工投入使用。积极利用公园中水域资源等开辟天然滑冰场,充分利用城市空地人工浇筑滑冰场、搭建可拆装滑冰场,全市力争新建不少于50片室外滑冰场。规范提升本市现有22座滑雪场软硬件水平,依托本市各大公园、广场、体育场馆、度假村、有条件的乡村休闲农业场所等力争建设不少于30片嬉雪场地。
构建冰雪人才队伍。积极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运动员,选拔配备一批优秀教练员、裁判员、赛事组织管理人员和服务保障人员,形成稳定的训练规模与项目梯队。探索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冰雪运动研究机构,增设冰雪运动专业。组织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分批次参加冰雪运动培训,力争培养5000名冰雪运动校园辅导员。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冰雪学校、俱乐部、训练营,培养冰雪运动人才。
六、多点开花焕异彩,推动体育赛事多元化进程
着力打造“十大品牌赛事”,积极引进国内外精品赛事,培育赛事专业人才,深化体育赛事市场化改革,政府由赛事管理向赛事服务转变,形成体育竞赛多点开花的新局面。
(一)以竞赛表演为主,分层发展各类赛事
扩大品牌赛事影响力。以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赛、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国际足球周、世界田径挑战赛北京站、沸雪世界单板滑雪北京赛、国际冰球邀请赛、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北京站等赛事为重点,打造并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十大品牌”赛事,提升品牌赛事价值,发挥体育赛事的国际交往功能。
积极引进国际精品赛事。把握筹办2017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2019年男篮世界杯和2022年冬奥会的契机,在竞赛功能区引进更多国际高水平赛事。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策划引进和申办一批高水平的篮球、足球和冬季项目国际精品赛事。
培育壮大裁判员队伍。2020年,各项目一级以上注册裁判员总人数达到3500人(其中国家级以上注册裁判员达到630人),二、三级注册裁判员总人数达到5000人以上。发展壮大冬奥会项目裁判员队伍,注册裁判员达到600人。
(二)转变政府管理模式,推进体育赛事市场化
加快政府由管理向服务转变。加快赛事管办分离,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和服务,优化赛事办赛流程、空间布局,区分办赛主体责任,制定权责标准,依法依规加强赛事监管。
提高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水平。探索赛事研发、引进和市场开发的新模式,积极调动社会组织、商业机构等社会力量举办赛事,促进赛事产品开发,推进赛事市场化。引入第三方赛事评估和安保服务,控制社会办赛风险,保障赛事安全。
做好赛事宣传工作,倡导文明观赛理念。加强与新媒体沟通和合作,逐步建立体育舆情研判机制和舆论引导机制,进一步扩大赛事及优秀运动员的影响力。树立文明观赛理念,扩大体育法制宣传,大力提倡文明观赛。
七、科学研究强实力,促进体育科研社会化发展
在巩固竞技体育科研优势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科研,同时,积极推进体育科研成果转化,让体育科研更好地服务社会,为体育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整合科研优势资源提供智力支持。进一步优化整合首都体育院校、科研院所等优势资源,开展战略研究、政策研究、应用研究,为体育改革发展、重大决策、科学管理提供咨询服务。
加强体育相关领域热点问题研究。抓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竞技运动训练、青少年运动知识普及与推广、体育科研成果产业化、体育信息化等领域的热点问题,开展社会科学、软科学、相关技术研究工作,发挥体育科研专业优势。
(二)积极转化科研成果,指导体育发展实践
加快竞技体育科研成果转化。推进数字化体能训练实验室建设,为体育大数据奠定体能训练的数据基础。探索将竞技体育的已有科研成果转化为适应大众健身需求的训练方法和标准,科学指导全民健身。
推进体育科技与产业结合联动发展。面向体育发展和市场需求,推动体育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促进体育科研与互联网、可穿戴设备、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相结合,加快体育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转化。
(三)健全科研评价体系,重视培养科研骨干
健全科学化评价体系,完善科研奖励政策。深入推进体育科研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健全科研课题立项、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的科学化评价体系。完善科研人员科技成果的奖励政策,鼓励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促进体育学科建设,重视培养科研人才。鼓励和促进体育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实用性建设。培养一批体育科学研究带头人、复合型人才和科研骨干,为体育科研工作提供人才保证。
八、信息技术拓新域,打造智慧城市体育云平台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势必推动体育服务提质增效,实现运动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引领体育资源优化整合,让云平台托起智慧体育发展的新梦想。
开展体育云平台建设前期工作。把握“互联网+”的产业融合发展趋势,以体育行政、公共服务、体育场馆管理为切入点,启动体育云平台建设前期工作,体育信息管理平台构建初见成效。推进智慧体育先行试点区,设置市、区对接端口,加强数据对接和共享,初步实现体育相关数据搜集、分析和运用,提高对外服务、对内管理、横向交流的综合服务水平。
促进体育服务信息化。引导和支持开发体育服务云的体质监测、健康分析与管理、设施状况监控、场馆流量监测、赛事举办运营、运动员体能与基因检测、裁判员调配、体育科研等功能,促进体育运动科学指导、训练水平提升、场馆有效利用、体育赛事信息化管理增强、体育科研成果管理优化等,提供全方位的体育信息化服务。
引导构建“体育产业云”。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基于体育产业链,会同相关部门,以市场化运作模式,构建“体育产业云”的业务架构和技术架构,为体育产业智慧化、高端化、创新化、融合化发展提供平台与支撑。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调节
加强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体育局与发展改革委、教委、财政局、人力社保局、规划国土委、农委、园林绿化局、旅游委、卫生计生委等相关部门的长效协调工作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协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统筹推动体育发展。建立京津冀体育部门联席会议机制,保障区域性联赛和活动顺利进行。
制定和落实体育相关政策。研究制定相关实施细则,落实国家和市政府规定的体育产业优惠、资金扶持、土地征用、人才引进等政策。加大对农村地区、北京行政副中心体育设施建设扶持力度。
二、完善法律法规,推行标准化建设
健全体育立法工作机制,推行体育标准化建设。修订《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及配套实施细则、《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办法》、《北京市体育裁判员管理办法》。完善《北京市体育局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制度》。研究制定体育场所安全运营管理标准、体育场馆开放条件标准、体育产业标准、全民健身服务标准以及体育赛事管理和服务标准。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切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力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先照后证”改革任务,建立行政清单统一管理和对外公开制度,进一步细化审批标准。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完善行政执法协调机制,构建权责明确、衔接有序、传导有效的行政执法体系。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各项行政处罚事项裁量基准。统一规范行政执法文书。
加大依法行政培训力度,强化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市区体育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培训,加强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建立完善执法人员培训体系。积极开展《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法制宣传活动。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体育法制队伍建设。
三、节约集约用地,实现绿色发展
实现“多规合一”,提高体育用地效率。将公共体育设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城市广场、公园绿地、河堤绿道等资源,建设便民健身设施。除具有举办大中型体育比赛功能的体育用地外,用于训练及服务于大众健身的体育用地容积率参照同区域的商业用地,不低于同区域图书馆、博物馆的容积率,一般不低于1.5,最大限度节约集约利用体育用地。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体育设施运营低碳节能。鼓励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减小污染排放,加强体育设施的节能环保监管力度。宣传贯彻《体育场馆能源消耗限额》和《体育场馆合理用能指南》,建立节能评价考核体系,降低体育场馆能源消耗,实现“十三五”节能目标。
四、强化人才供给,实现量质齐升
实现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优化人才结构。加快确立体育专业人才发展战略布局,建设符合规模要求、结构合理的首都体育人才队伍。充分开发国内外人才资源,统筹推进体育管理人才、竞技体育专业人才、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产业人才的队伍建设,丰富人才供给渠道,形成全产业链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体育人才素质,推进人才职业化发展。在体育领域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推进体育职业人才标准化发展。采取“引进来”和“送出去”等方式,注重引进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争取纳入国家有关人才计划。
创新人才管理和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政策扶持和激励机制,改善选人用人机制。改革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聘用机制。盘活既有资源,开展体育人才自由流动试点。
五、拓宽融资渠道,保障项目落实
加大市、区两级财政投入。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以及业余训练需求。
创新体育投融资模式。促进体育投融资体制改革,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公私合营模式(PPP)、体育基金等多种模式推动公益性体育事业发展。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和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体育项目建设,建立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
六、有序实施规划,明确责任监管
保证各级体育规划相互衔接。认真做好规划衔接与细化工作,确保条线之间、层级之间目标一致。对城乡区域确定差别化的目标任务、考核体系和政策措施,推动城乡体育协调发展。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管理和监督。对发展指标进行逐年逐项分解,落实责任人、责任部门、完成时限,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加强对重点工作、重点工程的督促检查,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必要时对规划目标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