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出炉
近日,《吉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
规划》出炉。根据
规划,“十三五”时期,吉林省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教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推动吉林省进入人力资源强省和人才强省行列。
根据
规划,“十三五”时期,吉林省教育普及程度将大幅提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左右,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基本普及从学前到高中阶段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十五年教育。2018年前全省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并加快向更高水平推进,城乡、区域、校际间差距明显缩小,建成覆盖城乡、更加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到2018年年底,基本消除小学56人及以上、初中61人及以上大班额现象;消除66人以上大班额。到2020年年底,力争基本实现小学45人、初中50人的标准班额;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现象。促进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行“小班化”教学。
“十三五”时期,吉林省将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力推进对国旗、国歌、国徽的礼仪教育,进一步丰富国情教育、历史教育、革命史教育、国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并且,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上。推广和普及校园足球运动,在中小学普遍开设冰雪运动课程,开展“百万学生逐雪嬉冰”活动。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实习实训环节,创新实践形式,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和各种形式的夏令营、冬令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平台和机会。鼓励和支持中小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从今年起,调整高考考试科目和分值,实行多元录取制度。实行由高校在规定范围内自主确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及考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考生达到最低标准即可报考的办法。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对学生心理、学业、生涯
规划等方面的指导,积极推进选课制、走班制、分层教学。
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应用型高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60万人次左右,人才培养结构更趋合理。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形成一批创新型大学、优势学科专业集群和新型智库,产生一批重要创新成果并实现有效转化,形成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吉林学派”。
深化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建立100个以上专业学位
研究生企业工作站,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
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行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支持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