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全方位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过去五年,三亚全方位发力,营造出有利于科技创新工作发展的浓厚氛围。
一是出台系列优惠政策优化产业现状。这包括《三亚市“十三五”互联网产业发展
规划》和《三亚市“十三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规划》,明确高新技术产业的团队和技术引进方向,提出了重点保障措施;作为“双十行动”的阶段性具体安排,《三亚市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意见(2017-2020年)》明确了2020年末的科技创新和新兴科技产业目标,提出了“夯实一个顶层设计、打造五个发展新高地、建设六个发展平台、完善四大服务体系”重点工作任务;2017年7月出台的《三亚市扶持互联网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提出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的互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设立不少于1亿元的互联网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并先期引进了中国加速、启迪之星等孵化器,各给予500万元扶持。
三亚市政府还出台了《三亚市引进人才落户实施细则》《三亚市国家级人才项目人选配套资助办法(试行)》《三亚市人才“海绵城市”建设行动实施方案(2017-2012年)》《三亚市加强和改进“候鸟型”人才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从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营造留住人才的利好环境。
二是增加财政投入。通过院地科技合作、医疗卫生创新、专项科研试制、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创新等5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96个科研项目,三亚共计安排扶持资金766万元;安排320万元用于配套支持49个国家(省)重点科技项目,争取国家、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资金6936万元;安排46万元用于扶持三亚百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3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知识产权培育企业;安排49.7万元配套奖励2015年、2016年获得国家、省(部)科技奖励项目;组织科技
行业相关单位,申报人才专项资金项目10项共计188万元扶持。
三是搭建科技产业平台,提升产业承接能力。围绕构建“一支柱两支撑”产业格局,三亚的科技产业园主攻互联网信息产业和“海陆空”科技产业,包括做大做强吉阳互联网“双创”产业园和海棠湾信息产业园,加快深海科技城、南繁科技城和遥感信息产业园建设。依托产业平台,支持中兴通讯、用友新道等高科技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启迪南方产业基地、京东智谷、东华软件智慧三亚等项目尽快落地,加快培育更多具有创新活力的新兴科技企业。
财政投入和产业园服务初显成效。2017年,三亚全市11家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共计17.7亿元,增长42.7%,总纳税1.38亿元。
四是通过工作站建设引进国家级人才。三亚全市共有中国科学院深海所、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等单位的6个省级院士工作站,占全省23.1%,还建有5家省级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省级众创空间,设立三亚中科遥感所博士后流动站。在遥感所、深海所、市科工业局共建立了18家市级人才工作站。
五是建设科普基地,开展科技扶贫,将科技发展福利向更多人倾斜。目前三亚全市共挂牌成立6家科技活动中心和青少年科技活动站,包括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珊瑚馆、三亚南繁科普教育基地、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航天科技馆、国家水稻公园科普基地等,推出“科技体验一日游”,举办科技嘉年华等青少年科普活动,广受群众欢迎。2017年4月,三亚获得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联合授予的“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称号。
光伏发电、电商支农成为科技扶贫的主要抓手。2017年,三亚投入86.5万元,率先为罗蓬村14户贫困户安装总装机76.2千瓦太阳能光发电项目,预计每户每月平均增加收入700元。此外,三亚还建设农产品产销服务中心解决扶贫农产品销售困境,服务中心连接育才区电商服务中心、罗蓬村等14家村电商服务站和18个市内电商服务站提货点,搭建起市区村三级联动电商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打通脱贫之路的“最后一公里”,已累计销售扶贫农产品超500万元。
六是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宣传和保护力度,为科技交流搭建平台。通过举办科技活动月、知识产权活动周、十一届中国专利周等活动和开展专利质押融资、知识产权维权等专题活动,为三亚创业创新团队发展和技术科研工作保驾护航。
七是举办论坛赛事,促进高新技术引进。比如大力举办首届国际水稻论坛、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海南赛区海南省第三届科创杯创新创业赛、2017年“创客中国”海南省创新创业大赛、海南商业航天创新发展研讨会等活动,既推动海南科技人才对外交流互补,又为三亚架起了技术、项目、人才引进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