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和煤炭价格断崖式下跌的严峻挑战,市委、市政府主动适应新常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聚焦重点领域、创新发展思路、提升发展质量,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集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近年来,我市凝心聚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产业链协同发展、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以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作为载体,优化区域主导产业空间布局,初步形成了铝基高端金属材料、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培育了华中天力、相邦科技、卓泰化工、华润金蟾、金龙机电等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发展势头强劲的龙头企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
二、总体要求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在铝基高端金属材料、碳材料、绿色食品、高端装备等领域争取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打造铝基、碳基材料千亿板块;在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建成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着力打造硅基产业千亿板块;在陶铝新材料、环保装备、芳香产业、健康服务等领域建成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
三、发展重点
立足市场前景、技术储备和产业基础,加快发展壮大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六大产业。
瞄准重大装备和重点产业方向,顺应新材料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以突破前沿技术和培育高端产品为主攻方向,积极发展铝基高端金属材料、陶铝新材料、碳基新材料,把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和支撑先进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基石。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
1. 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围绕“铝材原料-变形铝合金-高精板带箔”、“铝材原料-变形铝合金-挤压铝基新材料(管、线型材)”、“铝材原料-变形铝合金-锻压铝合金新材料(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及粉末”、“铝材原料-压铸铝合金-铝合金铸件(铝镁汽车轮毂、发动机等)”四个产业链,依托龙头企业,加快建设铝基高端金属材料产业园,积极引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集中力量发展铝基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铝合金新材料,培养铝基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铝基新材料产业基地。
2. 陶铝新材料。依托安徽相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以市经济开发区为载体,瞄准国际发展前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陶铝新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应用。开展陶铝新材料在航空航天、军工兵器、电子设备、轨道交通、汽车关键部件等领域的应用
研究,加强与军工企业对接,寻求陶铝新材料在军工领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加速推动军民转化。加强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省标准化院等专业技术机构的对接交流,推动陶铝新材料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推进上海交通大学安徽陶铝新材料
研究院建设,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打造国际领先、产业集聚、绿色智能的陶铝产业基地。
专栏:新材料重点项目
1.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年产20万吨铜铝复合线、年产15万吨高精铝板带箔、年产5万吨亲水铝箔、年产1000万平方米CPI基板、年产2万吨电子铝箔、年产19万吨超大规格特种铝合金板带材、年产36万平方米幕墙板、2.4万吨彩涂铝卷、年产5万吨半刚性食品级铝箔、年产32万吨高档热镀铝锌硅钢板及彩涂生产线、年产200万只镁铝车轮、年产5万吨铝容器加工生产线、年产10万吨轨道交通用大型铝型材、年产10万吨节能环保铝合金型材、年产10万吨新能源高端铝型材等。
2.陶铝新材料。均瑶产业园、陶铝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淮海集团陶铝新材料加工中心、连铸连轧生产线、复合材料制粉、特种铸造生产线、上海交通大学安徽陶铝新材料
研究院、安徽省铝基复合材料工程
研究中心、争创国家铝基材料及制品检验检测中心等。
四、主要抓手
(一)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立足当前,围绕铝基高端金属材料、碳材料、绿色食品、高端装备等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领域,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集聚发展为路径,高水平
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推进,努力打造省内一流、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二)积极培育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布局长远,着眼产业发展前沿,在陶铝新材料、环保装备、芳香产业、健康服务等领域,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突破核心技术,推动示范应用,尽快实现产业化,培育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未来型产业,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