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发布

  昨天,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上海将形成比较完善的促进全民健康的服务体系、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健康期望寿命达到全球城市先进水平,健康产业成为城市支柱产业,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健康城市的典范。
 
  203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
 
  健康融入万策,把人民健康放到优先发展位置。到2020年,城市公共政策充分体现健康理念,健康基本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建立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以市民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到2030年,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实现健康治理能力现代化。
 
  影响健康因素中,生活和行为方式占60%。到2030年,市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0%,参加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人数达到120万。充分利用沿江、公园、林带、绿地、屋顶等空间,与教育、卫生、文化等功能设施相融合,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市民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自行车健身绿道等场地设施,形成15分钟体育生活圈。到2020年,建成区级体育中心23个,新建市民健身活动中心50个、市民多功能运动场150个、市民足球场100个、市民健身步道300公里。到2030年,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8㎡、城乡居民体质达标率达96.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6%等目标。
 
  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不超过20%
 
  规划纲要对标全球城市,从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和保障、健康环境、健康产业等五方面,提出了23项建设指标。其中,“人均预期寿命”要保持发达国家水平。特别增加了“健康预期寿命”(到2020年≥70岁;到2030年≥72岁)、“常见恶性肿瘤诊断时早期比例”(2020年≥30%;2030年≥40%)等市民关注、体现健康水准的10个指标。
 
  规划中健康服务策略突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加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健康服务,努力实现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等指标保持发达国家水平,健康预期寿命超过72岁、常见恶性肿瘤诊断时早期比例不低于40%等目标。同时,根据本市居民疾病负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治战略,到2030年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控制在9%以内。建立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形成成熟定型的分级诊疗制度,让家庭医生切实成为居民健康和医疗费用的守门人。突出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探索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医疗保障机制,建立与筹资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医保待遇调整机制,丰富和拓展保障内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到2030年,要将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控制在20%。
 
  创国家医学中心打造强势专科
 
  纲要明确提出,要把三级甲等医院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危重疑难病症诊疗中心和本市医疗技术创新、临床医学人才规范化培养的主要基地,打造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医疗中心。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目标和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定位相符合的临床重点专科学科群,争创2家以上国家医学中心、10家以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5个以上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不断巩固上海临床专科能力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实施“腾飞计划”,构建本市临床重点专科“振龙头、强主体、展两翼”的发展格局:普外科、神经科、泌尿外科、骨科、内分泌科等学科为“龙头”,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先专科,重大疾病诊疗水平和以疑难危重患者救治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心脏病科、妇产科、眼科、肿瘤科、胸外科、呼吸内科等学科为“主体”,巩固在国内的一流领先水平。重点亚专科和新兴、交叉专科为“两翼”,“一翼”推进脊柱外科、手外科、出生缺陷、器官移植、心肌梗死、女性肿瘤等亚专科建设;“一翼”重点支持微创手术、临床药学、组织工程、生物医用材料等打破学科限制和管理壁垒。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