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蚌埠市中药产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促进产业规范有序跨越发展

   为开发利用蚌埠中药资源,提升中药产业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蚌埠中药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日前正式发布。规划围绕蚌埠中药资源特色、文化优势,大力发展中药农业、工业、商业和相关服务业,促进中药产业规范有序跨越发展。
 
  规划将按照保护发展并重、产业协同推进、科技支撑引领、政府市场联动的原则,抢抓机遇,优化结构,实现蚌埠中药产业跨越式发展。预计到2020年,蚌埠中药及其相关产业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流通体系初步建成,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中药产业科技水平有所提升,品质质量持续提高;中药产业竞争力逐步增强,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55亿元,成为蚌埠新兴产业。
 
  规划指出,要加快发展中药农业,通过建设各县、区中药材资源动态监测点,实现全市中药材产区全覆盖,掌握资源动态变化,及时提供预警信息。在怀远、五河和固镇三县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建设大宗药材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基地和集聚区,优化中药材生产布局,实现中药材从分散生产向组织化生产转变。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把“饮片做优、成药做大、延伸产品做深”,力争到2020年中药饮片产值达到10亿元。同时依托市中医医院创建蚌埠市中药制剂中心,进行中药炮制关键技术研究,突出技术优势和饮片功效。
 
  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中药养生保健服务,推动中药与养老、文化、旅游、休闲、饮食和互联网等深度融合,努力拓展中药健康产业新业态,到2020年实现中药健康服务业产值10亿元。充分利用中药材产区和生态旅游区资源优势,借助中药企业、名胜古迹以及中药材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等资源,打造若干条具有蚌埠特色的融休闲、养生、文化传播和展示与中药材科考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路线。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旅游小镇和旅游度假村,开发中药观赏园、中药采摘园和绿色康养项目,形成一批中医药特色浓厚的养生体验和观赏基地。
 
  此外,为做好相应保障措施,蚌埠还将强化科技支撑,建立健全标准体系。规划强调,通过完善饮片加工、饮片炮制、提取等质量和技术标准,完善物流(包装、仓储、养护、运输行业)标准研究,建立中药产业全链条的优质产品标准体系,支持建立第三方质量检测中心,确保中药质量安全。同时加强协同创新,支持建设中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高中药研发、孵化和转化能力,完善中药科技平台建设,培养一支强有力的中药资源保护、种植养殖、加工、鉴定技术和信息服务队伍。
 
  我国一直在强调围绕我国中药资源特色、文化优势,大力发展中药农业、工业、商业和相关服务业,促进中药产业规范有序跨越发展。
 
  但目前我国这种服务体验并不好。医旅合作不畅,是制约医疗旅游发展的原因。医院没有市场化运作,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这块市场不稳定,盈利不确定性强,是一块难啃的鸡肋。
 
  在已开展医疗旅游的机构,医生大多身兼诊疗、翻译、地陪“数职”。跨领域人才缺乏限制了中医药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制约产品的专业化、细分化设计。
 
  中国赴韩医疗旅游2017年达到5.25万人次,数量居世界首位。36.5%的赴韩医疗旅游顾客接受医学整形美容类手术,仅玻尿酸注射等微创整形,每个项目都要花几千元至几万元人民币。
 
  据了解,去瑞士注射羊胎素、活细胞抗衰老等项目,在“有钱人”圈子里很流行。我国用户表示,每次耗费从30万至100多万人民币不等,随便打几针一栋房子就没了。
 
  大量客户资源流向国外,海外游客却难引进来。已开发的医疗旅游市场中,违规行医乱象多发。例如东北地区某个县级市有100多家“疗养诊所”,诊疗水平参差不齐。一些诊所号称拥有专业中医人才,实际只是受过短期培训的临时工,不乏超范围行医、无营业执照行医等违法违规行为。
 
  推动中药与养老、文化、旅游、休闲、饮食和互联网等深度融合,努力拓展中药健康产业新业态是好事儿。但如何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流程是关键。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