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2025年)》发布
7月6日,《全国森林城市发展
规划(2018-2025年)》发布。根据《
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200个国家森林城市;到2025年,将建成300个国家森林城市。
《
规划》确定了“四区、三带、六群”的中国森林城市发展格局。“四区”为森林城市优化发展区、森林城市协同发展区、森林城市培育发展区、森林城市示范发展区。作为森林城市建设的主体区域,将充分结合区域发展程度,分类侧重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主要目标是形成有区域特点的森林城市建设模式。“三带”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森林城市防护带、“长江经济带”森林城市支撑带、“沿海经济带”森林城市承载带。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城镇、城市发展带,将提高生态支撑能力,主要目标是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生态支撑,通过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城乡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六群”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中原、关中-天水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作为各区域的森林城市群建设示范,将提高城市的生态承载能力,主要目标是推动森林连城,加强城市间的生态空间一体化。
《
规划》明确,森林城市群建设将针对城市群发展对林业生态、产业、文化等多种服务功能的需求,以及有效应对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期待,依托河流、湖泊、山峦等自然地理格局,构建互联互通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使城市群地区蓝绿空间占比50%以上。在初步建成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各省(区、市)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森林城市群。森林城市建设将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森林面积、提升城市森林质量、增加城市居民游憩空间为目标,加强城市森林建设,使森林覆盖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城区树冠覆盖率达25%,城区主、次干道中,林荫道路里程比例达60%以上。
《
规划》提出了森林城市发展的6项建设内容。一是扩展绿色空间,拓展城区生态空间,建设环城森林,开展村镇绿化美化。二是完善生态网络,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建设城市间成片森林、湿地,建设区域生态廊道,建设道路、水系林带。三是提升森林质量,培育近自然森林,提升乡村景观林,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树木养护水平。四是传播生态文化,增加生态文化场所,推动全民自然教育,开展宣传推广活动。五是强化生态服务,拓展生态游憩空间,完善休闲绿道网络,发展惠民生态产业。六是保护资源安全,加强森林火灾防控,加强有害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