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区域规划突破成都“独大” 推动区域内各市州协同发展
6月30日,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布了该省新一轮区域发展
规划,将从产业、交通基建等多个方面入手,在四川省内培育多个经济副中心。
这被简称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发展战略,力求破解成都“一城独大”现状,同时推动全省经济协同发展。
四川省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骆玲表示,本轮的四川省经济协同发展
规划,改变了过去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
进一步讲,过去四川省更多强调是“多点多极”发展,即由单一城市经济发展推动全省经济发展。而本次提出的“一干多支”,则强调了城市群和区域经济的概念。
突破成都“一城独大”局面
在上述会议上,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称,发展不足仍然是四川最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为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但人均排位相对靠后;第二方面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即成都市与其他市州相比体量过大。
具体来说,截至2017年末成都市GDP达到13889亿元,是四川省内排名第二的绵阳市的6.7倍。同时,整个成都平原经济区8市以占四川省17.8%的面积,贡献了60.6%的经济总量;而甘孜州、凉山州和阿坝州三个少数民族地区,尽管地区占全省面积的60.3%,但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5.3%。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
研究中心主任戴宾称,从GDP总量高于四川省的省份观察,大多数存在经济中心城市+多个副中心城市共同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局面。
如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GDP在接近成都市的同时,襄阳市和宜昌市GDP分别达到了4064亿元和3857亿元,而广东省除深圳和广州GDP突破两万亿外,佛山和东莞市的GDP亦达到9550亿元和7582亿元。而反观四川省,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绵阳市和德阳市,GDP分别仅2070亿元和1960亿元。
骆玲表示,1997年之前,四川省其实已经形成了成都+重庆的双核发展,而随着重庆的直辖,使得四川省经济的双核拉动,变为单核拉动。此外,就城市经济而言,除成都之外,目前四川省内的其他城市大多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如宜宾、泸州等地区多以白酒、化工为主。
而随着四川省内产业同质化程度的增加,不少地区产业出现了竞争大于合作的问题,“总体而言,就是规模效应未突破,竞争力不够”,骆玲称。
“因此在经济总体突破3万亿后,四川要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不能再单独依靠成都市带动。”戴宾称。
而彭清华认为,在成都市已经初步成为一个“综合实力较强、产业和人才集聚度较高、创新力竞争力优势明显的经济中心城市”的背景下,目前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副中心城市。
就此,四川省的计划是,将培育2至3个能起牵引带动作用的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并支持和鼓励这些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副中心。
或迎新一轮高铁建设时期
四川省在近几年先后提出并实施过一系列的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如“依托一点、构建一圈、开发两片、扶持三区”“五大经济区、四大城市群”“多点多极支撑”等,其目的均是期望能在成都市之外,培育出经济更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副中心城市。
骆玲认为,新一轮的四川省委
规划,改变了过去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即过去四川省更多强调是“多点多极”发展,其中的“点”即指单一城市经济发展。而本次提出的“一干多支”,则更加强调了城市群和区域经济的概念。
“一干”就是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充分发挥成都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多支”就是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推动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竞相发展,形成四川区域发展多个支点支撑的局面。“五区协同”则是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推动成都与环成都经济圈协同发展,推动“三州”与内地协同发展,推动区域内各市州之间协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干多支”中,将环成都经济圈单独作为“一支”,与成都市区分开来。
彭清华解释称,这主要是考虑成都作为经济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功能定位是不一样的,成都周边各市有各市的定位,与成都应当是“近水楼台”而不是“月明星稀”的关系。
根据功能定位,作为四川省未来经济发展的“支点”,环成都经济圈重点的功能是与成都市协同配套,积极承接成都产业转移,建成与成都有机融合、一体发展的现代经济集中发展区。
此外,四川省或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铁建设时期。彭清华称,高铁建设是四川省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突出“短板”。目前四川省出的高铁中,尚无350公里时速的高铁。而目前四川省已经确定将建设成都经自贡至宜宾和成都经南充至达州的两条350公里时速高速铁路。
这两条高铁建成后,四川省内可形成宜宾、达州两个新的交通枢纽,使成都与川南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实现1小时左右交通连接,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形成有力支撑。
骆玲认为,这表明四川省交通建设方面,已经从强调交通的通达性向强调“时效性”过渡。
而这也是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的具体方式。6月初,四川省已经与重庆市签订了《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其中明确将共同大力推进沪汉渝蓉沿江高速铁路大通道建设,加快推进成都经达州至万州、重庆主城至万州等高速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并力争2019年开工建设。
此外骆玲还认为,通过“一干多支”的发展,以及综合交通的建设,将更好的推动四川完成国家所赋予区域间的协同发展战略,“比如通过加快高铁、高速公路和航线的建设,促进四川省参与‘一带一路’、‘南向通道’等国家层面的开放开发战略”。
彭清华强调,未来的发展中,四川省内各地“不能相互拆台、搞恶性竞争,必须着眼全省一盘棋来谋划推动工作,实现区域差异化协同发展”。
骆玲认为,这表明四川省将在省一级层面加强对于区域发展的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