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宝安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全区上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湾区核心、智造高地、共享家园”为新时代的目标定位,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滨海宝安、产业名城、活力之区,着力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较好的完成了区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
 
  (一)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较好。经初步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48亿元,增长9.2%,高于年度计划目标0.7个百分点,稳健运行在中高速增长区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45亿元,增长9.7%,创三年新高;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17亿元,增长2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0亿元,增长9.0%;外贸进出口总额3793亿元,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1.9%。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人均可支配收入48396元,增长9.0%;九大类民生支出和公共安全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的86%,比2016年提高0.7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48%;万元GDP水耗下降5.8%;节能减排指标完成市下达目标。全面完成创建文明城市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中央环保督查组反馈意见整改任务。
 
  (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显著。成功推进50宗重大项目签约,新引进正威、腾讯、中能建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9宗,云洲科技、DHL等龙头企业23家,引进人人乐集团等5家上市企业。工业百强企业总产值3509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52.8%。优质本土企业培育力度不断加大。推动华讯方舟、大族激光、信维通信、世纪云芯、长盈精密等重点工业企业增资扩产项目落地与建设;新增上市企业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0家,全区共有上市企业3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46家,储备拟上市、拟“新三板”挂牌企业205家。全力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亚太卫星、鹏鼎项目用地招拍挂已完成,宝安高密度及柔性电路板产业基地等3个重点产业项目已完成产业遴选并进入招拍挂程序。建立产值10亿以上工业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库,推动解决50家企业提出的增资扩产空间需求,其中大族激光用地需求已解决,联想、顺丰等企业已明确用地选址。打造“深圳质量 宝安智造”新标杆。制定出台《“深圳质量 宝安智造”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激光、无人机、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发展。深圳市航空业协会、深圳市激光智能制造行业协会落户宝安,华南地区首个无人机试飞区获得华南航管局批准,筛选机器人和智能装备骨干企业40家,建设“机器换人”项目94个。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年内完成工业投资132亿元,技术改造投资49亿元。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得到保障。印发实施全国首个区级工业控制线管理办法,细化工业控制线74平方公里,实施“红蓝线”两级管理模式,坚决守住长远发展根基。完成全球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建设等拓空间项目42个,拓展先进制造产业空间608万平方米。淘汰低端劣势企业345家,腾出厂房面积40万余平方米。对外合作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挂设宝安驻德国代表处,并派驻工作人员。举办“2017中德企业国际投资合作论坛”和“2017智能制造产业国际合作发展论坛”。宝安中德(欧)产业示范园完成一期工程建设。成立总规模为100亿的中德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积极帮助企业拓展新兴市场,累计组织974家企业参加34场境内外展会,帮助企业“走出去”。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修订完善物流、商贸、电子商务和金融领域产业扶持政策,推进重大物流项目落地,朗华供应链工业体验馆项目成功上线运营,怡亚通总部大厦项目、顺丰华南HUB项目顺利推进。组织企业参展物博会,全年新增国家A级物流企业23家,总量达到49家,占全市总量的44.5%。社会物流总额约8000亿元,增长10%以上。加大重点商业项目培育引进力度,壹方城、前海国际汽车城、同泰时代广场和益田假日广场4家大型商业网点开业,新零售样本“超级物种”超市和阿里巴巴概念超市“盒马鲜生”落户我区。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取得实效。修订完善股份合作公司物业出租、土地使用权交易等集体资产交易规范性文件。开展规范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班子薪酬制度改革。加大困难股份合作公司帮扶力度,实际支出1.82亿专项扶持资金。指导和支持股份合作公司开展土地合作开发,完成集体土地合作开发项目备案22宗。全区股份合作公司资产规模和人均有效分配快速增长。
 
  (三)科技创新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155亿元,增长14.6%,占规上工业总产值62.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030家,约占全市的27%,排名全市各区第一。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新增15个国家认可资质检验检测实验室,新设立9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主要知识产权数量快速增长,全区三种专利申请量27685件,增长31.9%;三种专利授权量15464件,增长达36.2%,申请量和授权量均位居全市第二,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8件。快速拓展创新研发空间。拓展创新研发空间311万平方米,新增科技桃花源31个,总数达到63个。加快构建众创空间,新增21个众创空间。新增国家级科技孵化器4个。完成骏丰中城智造创新园等19个拟改造项目的产业评估和凤凰第一工业区等13个“双差”地块的摸底调研。修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宝安九大园区实施方案,启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有关工作。重点科技项目加快落地。引进321家区外企业进驻科技桃花源;引进法国线上游戏主题平台项目等6个境外项目,引进珠海云洲军用无人艇项目等2项重大科技项目。航天科技公园项目形成概念深化设计方案,卫星科普教育基地完成用地规划预审和可行性研究。高端科技人才队伍迅速壮大。国际院士科技创新中心正式启动建设,首批引进诺奖获得者2名、两院院士9名。聘任孙家栋等15名专家为宝安区人民政府第二届科技顾问。引进3个高端研发孔雀团队,新认定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89人,全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总数达到581人,高级创新团队总数达到25个。
 
  (四)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重点区域建设提质提速。宝安中心区48项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青少年宫已于7月1日落成,滨海文化公园一期已开工建设,深圳书城湾区城项目的概念方案设计已完成。大空港新城建设加快推进,完成《大空港新城海绵城市策略研究及实施方案》等6项专题研究;国际会展中心主体钢结构工程进展顺利;管廊及道路一体化项目加快推进;国际会展中心市政配项目主体结构基本完工。半岛区围填海用海申报顺利完成,“深圳市海洋新兴产业基地项目”取得海域不动产权证。特色小镇建设持续推进。西乡滨海风情小镇、沙井金蚝美食文化小镇规划编制基本完成,新安上合孝德园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已开工。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加快构建。107国道市政化改造取得阶段性进展,107国道(宝安段)禁限货改造工程初步设计和概算获市发改委批复。深中通道侧接线、沿江高速二期、外环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东宝河新安大桥等建成通车,打通共和工业路等17条断头路,新建航空东路等道路25条。优化公交线网,调整公交线路96条。试点开通企业服务巴士10条,新增投放社区微巴20条,开通西湾公园假日专线线路。标准化升级改造公交候车亭171座,公交500米覆盖率提升至96%。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开展《宝安区综合市政详细规划规划前期工作,完成《宝安区地下综合管廊详细规划》初步编制。国家重点项目滇西北直流输电工程(宝安段)建成。坑尾、塘坑变电站等两座110千伏变电站完成建设,合计增加变电容量37.8万千伏安。新增10千伏以上电网线路170.5公里。完成162公里社区优质饮用水供水管网改造。新增市政燃气管道24公里,完成4.37万户管道燃气入户改造工程。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2598个,是上年度新增公共停车位总量的252%。
 
  (五)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黑臭水体治理打响攻坚战。茅洲河流域47个EPC子项目年底已开工44个,累计完成投资83亿元。主干管网建设完成890公里,超额完成市下达管网建设考核任务。完成全区1647个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新圳河等10条黑臭水体治理效果显著,基本实现不黑不臭。大空港、前海铁石水源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顺利推进,纳入EPC项目共43个子项、总投资99.57亿元,已完成招标工作。全面推行“河长制”和治水提质“六个一”工程,编制全区66条河流的河务手册,建立了标本兼治的治水长效机制。大气污染防治有序推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全区所有在建工地严格落实扬尘防控6个100%,全面巡查整治1421家空气污染企业,完成219家重点企业和48台非清洁能源锅炉的关停或改造。市容环境显著提升。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完成地铁11号线宝安段绿化永久恢复工程、宝安大道新城联检站景观整治工程,完成黄土裸露地块复绿240万平方米,完成20条花卉景观大道、10个花漾街区、20个街心花园、10个花卉主题公园和2.4万平方米立体绿化建设。完成芙蓉文化体育公园等4个新建公园建设,松岗公园(二期)、石岩河湿地改造提升工程(生态湿地公园)加快推进;完成燕岭公园等17个社区公园改造提升,全区公园总数达到173座。启动森林城市建设工作。节能减排工作强力推进。压减“三高一低”企业生存空间,强制关停10家重污染企业,新增清洁生产企业52家。投放新能源公交车1822辆,公交车纯电动化率达到100%。新增社会公共停车场快速充电桩325个,总数达到1090个。新增公交充电桩598个,总数达到851个。新建民用建筑保持100%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全区物业小区垃圾分类容器设施覆盖率已达到100%,开展12000多场“资源回收日”活动,社区覆盖率达到100%。
 
  (六)城市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
 
  安全生产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印发《宝安区安全生产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在危险边坡及地质灾害、地面坍塌、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10个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整改119万多项,立案查处1559起,各项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成效。完成3.4万套用电安全动态监控系统安装工作。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消防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按照5分钟到达、建成区7平方公里覆盖标准,优化布局17座消防站,燕罗站等一批消防站开工建设,新建成34个社区小型消防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力推进。组建“两长两员”十万义警群防群治队伍,共发动“两长两员”11.9万人,排查安全隐患17.1万处、消防隐患1.68万处,举报查获毒品案件47宗。国家禁毒委将宝安“通报警示地区”降级为“重点关注地区”。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全区盗窃类警情下降21.2%,刑事治安总警情下降22.6%。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大力实施。新建60家食品安全快筛点,实现全区农贸市场快筛点全覆盖。初步建成“1+10+150+N”的检测体系,全年共完成食品(含农产品)快速抽检34万批次,合格率99.5%。食品(含农产品)监测和执法抽检量达到9.3批次/千人。
 
  (七)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拆除消化违法建筑工作成果显著。围绕“零增量、减存量”的要求,持续开展存量违法建筑排查。113宗新增违法建筑第一时间全部拆除到位,做到不产生一平方米新增违建。完成一级水源保护区违法建筑清拆23栋。强力推动“669工程”,完成拆除消化726万平方米违法建筑。土地整备取得重大突破。市区重点项目征拆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轨道6号线、20号线、穗莞深城际线项目征拆工作已全线贯通,外环高速和深中通道侧接线主体施工面已全部提供,茅洲河项目征拆工作已全面完成,宝安人民医院(二期)、海诚工业园等一大批公共服务和产业项目整备工作顺利完成。继续建立完善土地整备“1+N”规则体系,编制完成土地整备操作规程和利益统筹政策操作规程,加快开展宝安智慧整备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城市更新力度加大。建立城市更新委员会和6个专业委员会“1+1+6”组织决策架构,出台城市更新暂行办法“1+12”系列文件,修编城市更新“十三五”规划,划定35平方公里拆除重建范围。创新开展17个产业片区规划统筹研究,新批更新单元计划和规划14个,规划配建中小学5所,幼儿园9所,保障性住房和人才安居房36.6万平方米,社康中心等公共配套设施共124处。强区放权以来移交公共利益用地26.6公顷,城市更新项目实施率提高28.6%。坚持公配设施与更新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使用。
 
  (八)民生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增中小学学位2.4万个;新设立幼儿园23所,新增学前学位8800个。落实10宗教育储备用地及10宗城市更新用地。新组建新安中学集团。四大教育集团成员学校扩展至沙井、石岩等边远地区。宝安城市学院一期建设顺利完工,华中师大宝安附属学校落户宝安,与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圳大学医学部签署了合作办学办校战略合作协议、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签署了合作办学办校合作备忘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成立宝安第二人民医院(集团),形成“三大集团、两大医院”医疗格局。宝安第二人民医院(集团)总医院等3个医院一期扩建工程投入使用。病床总数达到7980张。宝安人民医院(集团)第一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二期)已于11月9日开工建设。中医院集团福海医院、中心医院新院和10家新建社康中心加快推进前期工作。高层次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新增市卫计委预立项“三名工程”高层次团队5个,认定卫生A-F类高层次人才24人、宝安区高层次人才97名,“人才引进1000工程”引进160人。“智慧医疗”建设加快推进,区域诊疗一卡通发卡量达480万张,三大集团“智慧药房”项目全部上线使用,服务18万人次。文体设施建设工作有序开展。松岗体育中心于7月27日开馆,石岩体育馆完成工程形象进度85%,新安文体中心完成总工程量的75%;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宝安1990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均已完成深化设计,项目进入施工图设计工作阶段;宝安音乐艺术中心、工人文化宫和体育中心网球场正在开展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群众文体生活丰富多彩。举办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11170场,“文化春雨行动”成功培育文化义工、文化钟点工、文化辅导员5849人,成为广东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新开展了“企业文化活动季”、“宝安青工V视”和“企业文化服务联盟”等品牌项目。区体育中心接待休闲健身人群836万余人次。实施万人免费培训项目,培训课程超过40项,已完成培训12775人。区图书馆接待读者400万人次。举办美式橄榄球国际对抗赛、中国排球联赛全明星赛、广东省龙舟锦标赛、第十三届深圳市外来青工文体节、第二届宝安国际马拉松等高端文体赛事10余项。住房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全区筹集保障性住房1.65万套,供应5072套。以38、39区为示范的“宝安棚改模式”已初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该项目于11月9日在全市率先开工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区公办养老院建设工程已完成前期审批工作,规划养老床位1000张。前海幸福之家民办养老院两栋主体建筑已封顶,规划养老床位500张。举办各类公益招聘会100场,提供岗位17.9万个,免费服务企业16.6万家、求职者9.2万名,开展就业援助行动,认定就业困难人员735人,帮扶就业734人,就业率达99.9%,“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投入4418万元支持和加强国防建设,保障双拥优抚工作。社会帮扶力度不断加大。低保标准从人均月收入800元提高到900元,低保边缘标准从人均月收入1200元提高到1350元,均提高12.5%;发放低保救助专项资金420万元;47名低收入家庭学生获得学费资助22.9万元。在宝安区人民医院、中医院等5家定点医院上线实施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共救助627人次9.2万元。对口帮扶工作取得进展。全力推进对口河源龙川的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第二轮全面对口帮扶工作,累计落实精准扶贫资金1.75亿元,完成到村帮扶项目522个,帮扶群众满意度达100%。做好对口广西都安、大化瑶族自治县的扶贫协作工作,累计落实1000万财政性扶贫协作资金。
 
  (九)改革工作不断深入
 
  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出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5”文件,在《宝安区关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的基础上,以“控、定、选、清、整”五个发力点,围绕工业控制线、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和重点企业增资扩产“1+2+N”、重点产业项目遴选、工业区转型升级暨“散乱污危”企业专项整治、闲散用地清理处置等五个方面制定配套文件,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营商环境。政务服务进一步优化。区和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全部实现“一门集中、一窗受理”,32个部门752项行政审批事项进驻区政务服务大厅,766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部实现“100%网上申报、100%网上审批”。宝安区政务服务创新获“第四届南都街坊口碑榜金奖”,“一门一窗一网一号”政务服务新模式获选最具群众获得感基层改革十大案例之一。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综合执法改革工作顺利完成,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区城管行政执法局更名为“宝安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加强全区“大执法”工作的统筹协调,推动基层执法综合化。国资国企改革纵深推进,将139家区属国企重组整合到四大集团,着力解决我区国企“多小散弱”的问题,确保资源配置最优化。“双随机一公开”扎实推进,今年以来,通过“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查平台摇号178次,覆盖市场主体多达612家,发现隐患需整改62家,实现100%行政检查事项随机抽查。完成《宝安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修订工作,出台《宝安区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试行)》。
 
  (十)街道一体化发展取得成效
 
  加快推进街道协调发展。贯彻落实基层管理体制改革重大决策部署,制定出台《宝安区新设街道“三年大变样”行动计划》和《宝安区六个街道“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推动新老街道协调发展。街道“双十工程”有序开展。强力推进两轮街道发展战略271个项目、172个产业项目建设。西湾公园等23个项目顺利完工,石岩湖环湖绿道全线贯通,第十二高级中学、沙浦小学等57个项目新开工建设。“十大产业”项目中,38个项目已完工,69个已开工建设。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诸多挑战:一是转型发展加快,但是企业综合运营成本不断攀升,企业外迁苗头凸显;二是龙头企业引进力度加大,但是可建设用地紧缺,产业空间无法满足重大项目落地和本土企业增资扩产需求;三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离全市的差距还比较大;四是城市管理水平还比较粗放,城市文明创建还需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五是城市面貌变化很大,但是城市安全运行基础仍然不牢,城市发展质量有待提升;六是民生投入不断加大,但是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优质资源供给不足。
 
  二、当前发展形势和发展环境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呈现较为明显的复苏态势,但同时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持续复苏的韧性不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8年世界经济增长3.7%,略高于2017年的3.6%。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提速,美国经济持续温和增长,欧元区经济增速恢复至危机前水平,日本经济缓慢复苏态势基本确立。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总体加快。预计2018年全球经济复苏态势良好,但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趋势更加明显。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部署,极大地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热情,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升级焕发出新生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总的来看,2018年我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运行,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不容低估。
 
  从深圳发展环境来看,近年来,深圳市按照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方针,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动能持续增长,产业结构合理,内生动力较为强劲。创新型经济迅速发展,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一万家,初步形成了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新时期深圳谋划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出,全市要努力在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打造全面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磅礴力量的“深圳标杆”。
 
  从宝安发展环境来看,站在新时代的起跑线上,我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国家和省、市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确立了“全面打造‘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典范”的目标定位,赋予了“滨海宝安、产业名城、活力之区”新的时代内涵。宝安区作为深圳的经济大区、产业大区、人口大区,有基础、有条件,也有义务、有责任,立足自身良好的发展基础和丰富的资源禀赋,在中央和省、市系列重大战略中找准发展方向,为深圳率先建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作出宝安贡献,作出宝安担当。
 
  三、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做好2018年工作,对于宝安加快建设“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典范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要求
 
  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按照总书记对广东工作“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批示要求,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重点,认真落实“特区一体化”攻坚计划、“三年大变样”行动计划、“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突出做强长板、补齐短板,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改善和提高民生水平,着力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率先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典范,以优异成绩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
 
  (二)主要目标
 
  1、预期性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18%左右;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8.5%左右。
 
  2、约束性指标
 
  ——万元GDP水耗下降5%;
 
  ——节能减排指标完成市下达目标。
 
  四、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1、大力振兴实体经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企业价值链延伸和质量品牌提升,增强企业活力。全面推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5”文件落实,清理阻碍市场公平竞争的文件规定,清理“散乱污危”企业,清理闲置用地,破解产业空间拓展难题,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制造强区。实施“深圳质量 宝安智造”三年行动计划,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强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大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和招商力度,招大商、招好商、招优商,促进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企业集聚。加大机器人和智能装备骨干企业服务力度,支持机器人、无人机、环保高性能3D打印聚合物新材料、智能驾驶与智能车联网系统等研发、应用、推广;大力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力争2018年顺利通过验收;推动建设华南地区首个无人机试飞区;鼓励“民参军”和“军转民”,提高企业参与军民融合的积极性。落实技改倍增计划,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实施技改,争取技术改造投资规模增长30%以上。加快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对纳入龙头培育库的企业实行动态管理,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培育服务,争取上市企业突破4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突破160家。加大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深入挖掘一批有特色、高增速的中小微创新成长型企业,提供“标准化扶持+个性化服务”,促进重点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由区产业引导基金发起一批专注支持实体经济创新成果产业化、企业并购等的子基金,为优质企业落户和扎根宝安提供更丰富的融资平台。鼓励企业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加大对外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加大对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继续开展领导挂点企业大服务大走访工作,实行“项目经理”制度,由区领导挂点服务五类百强企业、国高企业、“四上”企业等重点企业,及时解决企业诉求,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2、培育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以未来科技城、大族激光全球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华讯方舟“中国天谷”、亚太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等项目为依托,打造“互联网+”、“激光+”、“卫星+”集群,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我区发展壮大。充分发挥“深圳市激光智能制造行业协会”的作用,推广大族激光全国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提升激光智能装备关键技术研发研制和应用水平;加快推进卫星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促进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在行业服务中的应用。
 
  3、大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制定和完善宝安区工业控制线划分、调整和管理等措施,加强产业用地统筹管理,控制工业用地功能调整。持续推进“双差”空间改造,通过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等组合手段,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产业集聚发展。鼓励“工改工”项目,对解决重点企业产业空间需求项目,优先列入更新计划。落实《宝安区老旧工业区升级提升暨“散乱污危”企业专项整治取缔工作方案》,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手段,整治取缔一批“散乱污危”企业,高效释放空间和产业资源。
 
  4、促进服务业高端化发展。支持银行、保险、租赁和服务实体经济的供应链金融机构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充分发挥“金融超市”的融资平台作用。加强商贸行业和电商行业的调研分析。根据我区商贸发展及消费变化情况,以“互联网+”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区性购物节,推进新零售业态在我区布局,推动中高端消费,进一步强化消费对我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推动重点商业项目建设工作,促进宝安商圈繁荣发展。
 
  5、推动国有企业和股份合作公司创新发展。抓住市出台“农地入市”新政策的契机推动集体土地合理利用,完成三宗以上产业用地土地出让工作,实现存量集体用地和现有物业与产业遴选精准对接,有效拓展产业空间。继续加强集体资产监管制度建设,修订集体土地使用权交易管理办法和制定交易指引,统一规范股份合作公司财务制度,运用“银企互联”系统深化资金使用监管。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资国企监管制度,推动国有企业加快建设产业空间,促进国有企业与重点企业联动发展、合作发展。
 
  (二)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全力提升科技研发水平。抓住深圳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有利契机,以空港新城为核,按照一核多点布局,梳理一批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重点项目,培育打造一批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检验检测实验室等科研创新平台。跟进诺贝尔实验室建设,新建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0家,新增创新联盟3家。做好企业走访工作,向企业宣讲最新科技政策,鼓励科技企业继续联合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技术合作,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院士及诺奖科学家打造产学研示范基地,力争新组建2家院士工作站、10家产学研合作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20项。做好第二届“院士宝安行”活动,引导院士与区内科技企业开展核心技术合作和基础研究工作。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设宝安区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大力支持辖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创新发展,支持企业创造高价值的专利。
 
  2、强力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实施科技桃花源精品工程,重点加强对存量科技桃花源的品质提升,做大做强科技桃花源创新载体品牌。研究推进重点企业用地用房以及重点地块更新改造的需求对接,推进创新研发空间的增量提升。开展存量众创空间的优化提升,新增认定一批众创空间,支持引导各空间开展双创活动,营造良好的双创氛围。根据市、区部署统筹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扩区以及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等工作。推进滨海文化创意带和107国道科技创新带建设,加速潭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等新型载体建设。
 
  3、推进创新人才集聚建设。持续推进“招才进宝”国内引才系列活动,大力实施紧缺人才引进“1000工程”、“建站引博”计划、“宝安名企高校行”、技能人才校企对接会等引智工程,举办宝博会“人才嘉年华”等人才交流活动,进一步优化宝安人才队伍结构。充分发挥中国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作用,积极承办第16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宝安分会场和中国深圳国际创新创业大赛3个海外分站赛、2个行业总决赛,开展海外人才政策宣讲、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活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优秀项目落户宝安。举办第五届深圳宝安创新创业大赛,全方位展示宝安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情况及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广聚优质人才来宝安发展。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产业工人技能。
 
  4、全面做好创新服务保障。完成《宝安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的实施方案》的修订工作。开展孵化器培训班和科技创新园质量提升辅导培训,全面提升园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在认定的重点园区内建设科技创新服务站,建立园区联盟。扩大科技创新券服务范围,开展“科技政策解读、知识产权、科技金融、法务、市场开拓、创业辅导培训”为主题的创新服务活动20场。做好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及申报工作。承办好第三届宝博会、2018年双创周及第二十届高交会等大型科技展会,为企业提供交流展示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交易。
 
  (三)大力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1、加快推进重点片区建设。加快宝安中心区建设,完成投资额178.4亿元。加快滨海文化公园(一期)建设和农商行、怡亚通、亚太卫星、鹏鼎等总部项目的建设;强力推进海澜路、湖滨西路等6条市政道路前期工作;推动互联网+未来科技城一期、深圳书城湾区城前期工作。提速提效推进大空港片区建设,完成投资额140亿元。全力推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会展中心市政配套项目、截流河工程等七大项目工程如期完工运营;推进海云路等9条道路和6条综合管廊建设;推动平安国际智汇城、昆仑能源航空等产业项目尽快落地。
 
  2、加快道路交通建设。全面启动《宝安区综合市政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推进沿江高速二期(深中通道侧接线、国展立交)建设工作,推进《海滨大道(西湾段)规划方案调整研究》编制及报审工作。加快推动轨道6号线、穗莞深城际线建设,开工建设轨道12、13号线,推动深中通道建设,推进大外环、海滨大道等路网建设。加快T4航站楼、机场东空铁联运枢纽以及湖滨路-边检路等道路前期工作。继续推进107国道市政化工作。打通一批断头路,实现重点区域和道路的连接。
 
  3、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新增管网1034公里。完成30个小区供水管网改造。加快推进22万伏乌石岗变电站、110千伏塘下涌变电站建设,开工建设田园变电站等110千伏变电站。加快推进管道气入户,新增管道天然气用户5万户。建成一级消防站15座,开工建设中心区特勤消防站、凤凰消防站,完成全区消火栓建设任务。加快推进老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老虎坑垃圾渗滤液处理厂一期升级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固戍污水处理厂二期前期工作。全面推进停车设施建设,新增停车位2.3万个。建成快速充电桩450个。
 
  4、大力推进“双宜小村”创建工作。以新安街道甲岸社区为模板,围绕党建、安全、文明、美丽、市政、便民六大工程推进136个“双宜小村”创建。启动2019年的“双宜小村”选点工作,协调城市更新与“双宜小村”建设的关系,抓好设计审核把关。探索EPC+O、代建等形式的城中村综合治理模式,推进多线落地,补齐城中村治安消防和市容环境短板,完成40%的城中村整治任务。
 
  5、加快推动一批城市更新项目。简化程序,加快审批,全面推动已列计划的更新项目,优先推动工改工类、带重点产业、改造积极性强的项目。新推出一批上规模以提供先进制造产业空间为主的“工改工”项目计划和用地贡献较大、配套设施较多的更新项目;梳理10个产业统筹片区情况,大力引进具有孵化实力的大型企业参与十大产业统筹片区空间再造,加快10个产业统筹片区改造工作;做到计划一批、规划一批、竣工一批。
 
  6、强力推进土地整备和拆除消化违建工作。加快推进13号线等轨道项目整备工作,加快沙井南环路至玉律路道路、空港新城启动区综合管廊及道路一体化工程、凤塘大道等道路项目的整备工作,加快T4航站楼、T3跑道、机场卫星厅、沙井人民医院扩建二期、中医院集团第二医院等项目整备工作,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土地支撑。深入推进违法建筑全面管治专项行动,完成市下达的2018年拆除消化违建任务。
 
  (四)不断优化城市服务管理
 
  1、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提升窗口作风建设,定期组织培训。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完善网上办事大厅建设,拓展网厅功能模块。进一步整合全区政府公共服务热线资源,全口径受理政务服务咨询,打造“85908590”政务服务热线一号连通特色品牌。继续深化一门式改革,完成10个街道户政中心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户政业务受理服务。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将24小时自助服务区、“政务服务+移动终端”等服务模式全面推广至街道、社区。
 
  2、加强社会安全管控建设。持续推进粉尘涉爆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企业、锂电池企业、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等重点行业企业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督促铝镁粉尘、危化品等206家重点监控企业完成配备视频探头等监控设备工作,实现全过程动态监管。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完善食品检测体系,推动“一街一车一室”项目建设。推进“网格化+双随机”药品监管新模式。开展机动车、“五类车”交通违法整治,开展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安全整治等工作。
 
  3、深入推进网格化智慧管理。以智慧管控中心为平台,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巡查、分拨、执法整治3支队伍。构建“1+1+5”网格管理组织架构和“巡查”“执法”以块为主,治安、消防等专业执法以条为主的管理体系。做实治安消防、安监、环水、交通、交警、市场监管6支队伍,明确职责和业务办理流程,推动队伍业务能力提升。
 
  4、不断加强社区治理。创新社区治理,做到工作力量下沉,资源向社区倾斜,做硬、做实、做强社区,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区治理体系。强化社区居委会功能,推进“一核多元”的社区治理、社区服务。全力推动新一代视频门禁建设工作,确保2018年完成50%的覆盖目标。开展“飓风2017”专项行动攻坚冲刺,进一步遏制四类犯罪多发、高发态势。继续抓好禁毒工作。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继续宣传普及“宝安市民文明行为基本规范”,多渠道开展公益广告宣传,加强培育挖掘先进典型,组织好“宝安文明月”和“新春关爱行动”等主题活动,加强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五)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强力推进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工作。全面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完成41项指标、583项创建任务。全面落实《宝安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各项任务。完成20条花卉景观大道建设、10个花漾街区建设、20个街心花园建设、10个花卉主题公园建设和3万平方米立体绿化建设。完成国际会展中心周边区域、宝安中心区、新安大桥城市环境提升工程,完成宝安国际机场T3航站楼进出场区域以及107国道四个重点区域悬挂时花项目等。完成宝安区重点区域和重点路段城市照明工程(第一批)建设,完成创业路(湖滨路-裕安路)道路景观照明工程。推进“公园之区”建设,建成罗田森林公园等8个公园,提升改造24个公园,加快推进中央海滨文化公园等9个公园建设,开展宝安区公园“绿洁美”大提升行动。加大力度开展农贸市场综合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完成313座公厕的升级改造。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2、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达标小区创建和“资源回收日”活动,全区达标小区覆盖率达到60%,示范学校覆盖率达到100%,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达标单位覆盖率达到100%。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商业民用等五大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完成年度GDP能耗下降目标。淘汰低端企业和污染企业350家。发挥好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有序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推进碳排放交易,协调全区碳排放管控企业按期履约。
 
  3、持续推进治水提质工程。继续推进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整治工程,加快实施前海铁石片区、大空港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确保完成2018年管网建设任务,基本补齐管网缺口,争取年底前完成项目20个。改造完善小区排水管网,完成茅洲河片区及铁石水源片区正本清源改造。继续开展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完成397公里社区优质饮用水供水管网改造。以大空港启动区、西湾公园片区、宝安中心区片区、石岩浪心片区等四大重点片区为重点,建设我区海绵城市建设先行窗口。
 
  4、持续改善空气、土壤质量。加大非清洁能源锅炉的监管和改造力度,实现燃气管网覆盖范围内全部锅炉的清洁能源改造。强化工地文明施工管理措施,严格落实施工扬尘防控6个100%,加强防控管理,完成保留名单内的33家混凝土搅拌企业绿色改造。确保全区大气环境质量不断提升,PM2.5浓度控制在34微克/立方米以内。完成384家区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基础信息调查及风险筛查,分别完成区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3.36平方公里土壤环境质量详查、二级保护区42.25平方公里土壤环境质量筛查、普通耕地2.95平方公里土壤环境质量及农产品质量详细调查、园地31.44平方公里土壤环境质量及农产品质量筛查。继续做好噪声控制工作。
 
  (六)全面加强民生保障力度
 
  1、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新开办宝安中学集团实验学校等4所学校,完成2所学校改扩建,增加1.2万个中小学学位,全力保障教育公平。加快学校建设步伐,推进西乡实验学校、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整体改造提升等6所新建和改扩建学校建设。启动流塘小学、钟屋小学等8所原村小改造工程,尽快补齐薄弱学校短板。继续实施名师培养“未来教育家”、“三名工程”、“薪火计划”培养项目,培养宝安基础教育领军人才。研究制定并实施宝安区学前教育发展三期行动计划,促进宝安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新设立幼儿园15所以上,新增学前学位5000个以上。加快推进城市学院建设,服务好市民素质提升和产业人才培养。创建宝安区教育国际化特色示范学校,引领宝安教育国际化发展。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开工建设宝安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制定实施《宝安区学校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全面推行校园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保障全区教育系统平安和谐稳定。加强职业教育,开展“民生培训进小区”活动,推进城市学院分院建设,构建社区教育和职业训练体系。
 
  2、推动卫生计生事业加快发展。加快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等医院建设进度,加快福海医院、沙井人民医院二期、中心医院新院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机构财政补助、卫生计生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探索研究“互联网+医联体+分级诊疗”模式,深化宝安通移动医疗(一期)项目,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全面推进信息化、标准化“智慧医疗”建设。加强人才队伍、重点专科建设,推进社康中心装修改造和规划设置,提高社康服务水平,继续实施医疗服务满意度提升工程。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提升慢性病、精神病、艾滋病、H7N9禽流感等重点疾病的防治水平。提高公共场所卫生、市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3、大力提升文体服务水平。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新安文体中心、石岩体育馆完成建设;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宝安1990升级改造工程、福永体育中心、新桥足球体育公园开工建设;宝安音乐艺术中心、工人文化宫、体育中心网球场改扩建工程完成施工图设计;启动福海文体中心、沙井文体中心项目前期工作。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打造“十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加强“文化春雨行动”标识化建设,提高“三支队伍”的数量与质量,办好开心超市等品牌文化活动,承办和参与第十四届外来青工文体节等活动。举办第五届区运会,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不少于100项,举办全国南狮公开赛、四国男篮争霸赛等一批高端品牌赛事。
 
  4、继续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区公办养老院新院开工建设,幸福之家民办养老院开院运营,新建20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持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以38、39区棚户区改造和住房规模化租赁试点为突破口,拓宽住房保障筹集渠道,力争筹集人才房和保障房1.5万套,供应6000套。落实新一轮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全年扶持户籍居民创业180人以上。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就业创业培训,推进公共实训体系建设。举办公益招聘会30场以上,确保就业困难人员、生源大学生就业率达10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认真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规划建设残疾人服务中心。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五、组织实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各项目标任务按照部门职能分工由主管部门负责落实,涉及多部门配合联动的,由主要负责部门牵头组织落实。各责任单位根据目标任务要求,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量化到具体岗位和人员,积极稳妥推动工作落实。
 
  (二)严格考核通报
 
  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工作,定期检查、通报计划执行情况。各责任单位加强自查自评,定期向区发改局报送计划执行进度。对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