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丁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产品生产技术发展现状

由于传统的提取工艺如热水提取法、热醇提取法、冷碱水浸提法等,多存在提取效率低、成本高、工艺流程长、提取芦丁的纯度差、炽灼残渣偏高等缺点。我国科研工作者,应用现代科学原理与技术,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改进。

1、冷碱渗漉法 采用冷碱渗漉提取——酸沉淀法从槐米中提取芦丁,其收率比冷碱分次提取-酸沉淀法提高了5%。

2、连续萃取法 将槐米用碳酸氢钠溶液和烷基酚环氧乙烷加成物处理后,再上笼蒸熟,然后用含有一定量硼砂的石灰水连续萃取,结果提取率提高到22%,芦丁含量为98%,炽灼残渣比传统工艺降低了77.2%。

3、大孔吸附树脂法 郁建平等用大孔吸附树脂法成功地从荞麦中分离出芦丁,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筛选,以大孔树脂D11或D16为吸附剂,以一定浓度的溶剂A洗脱,上柱液温度为30~40℃,pH为3~4,提取率达85%,纯度达95%以上。

4、超声提取法 由于具有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无需加热等优点,超声技术近年来已逐渐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中。王昌利等从槐米中提取芦丁,超声提取40min,其提取率为22.53%,是目前生产力的1.7~2.0倍。经对比试验可知,节约药材30%~40%,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林翠英等根据超声波有使悬浮于气体或液体中的微粒聚集成较大颗粒而沉淀的作用,使芦丁提取更完全。

5、针对传统工艺再提取过程中具有的产品易氧化劣变、有机溶剂残留等弊端,陈庶来等将槐米经预处理后,采用超临界CO2作为溶剂,萃取槐米中的芦丁,对传统工艺进行了改善。

第二节   产品生产工艺特点或流程

芦丁的提取与分离流程


 

第三节   国内外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目前,国内外芦丁提取常用的方法有:热水提取法、乙醇回流提取法、超临界提取法、碱提取酸沉淀法、超声提取法等。热水提取法简单易行,造价低,但耗能大、芦丁的收率低、原料严重浪费;乙醇回流提取法,绝对提取率较高,但时间较长,能源消耗大,同时醇易燃,设备必须密闭和防火,操作困难,成本偏高。超临界提取法,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其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提取率高、产品不含有害物质、无污染。但是由于超临界提取所需设备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且提取物中烷基酚含量高,目前仍不能进行规模化生产。超声提取法是近年来新发展的方法,因其具有提取温度低、提取率高、速度快等优点,故在中药提取方面的应用也日益增多。碱提取酸沉淀法,是目前生产上采用较多的方法,工艺比较成熟。该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提取率较高。由原料提取的芦丁受工艺条件的限制,其纯度一般都不高,必须进行纯化和精制。

目前,国内外芦丁的纯化方法主要有两种:重结晶法和色谱法。重结晶法,运用芦丁在冷、热水和冷、热醇中溶解度差异大的原理来纯化芦丁。主要包括水重结晶法和碱提酸沉法。色谱法,主要运用柱色谱对芦丁进行分离纯化。常用的柱材料有:聚酰胺、凝胶、大孔树脂等。聚酰胺是由酰胺键聚合而成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其原理是通过分子中的酰胺羧基与酚类化合物的羟基,或以酰胺键上的游离胺基与醌类、脂肪酸的羧基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吸附。聚酰胺树脂广泛应用于黄酮类、生物碱类等化合物的分离。葡聚糖凝胶,是由直链的葡聚糖分子和交联剂3—氯1,2—环氧丙烷交联而成的具有多孔网状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其进行分离依据的原理是分子筛原理,利用凝胶的三维网状结构的分子过滤作用,将化合物按分子量大小的不同进行分离。适用于分离水溶性成分,如黄酮类等。大孔吸附树脂是在离子交换树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和筛选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它的吸附性能是由于范德华引力或生成氢健的结果,主要用于分离纯化黄酮类、生物碱类等。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