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压缩机电机行业产品定义及基本属性
一、产品定义、性能
1、产品定义
电动机是指应用电磁感应原理运行的旋转电磁机械。用于实现电能向机械能的转换。运行时从电系统吸收电功率,向机械系统输出机械功率。
压缩机电机是指应用于压缩机相关产品的旋转电磁机械。
2、性能
制冷压缩机电机
1)适用范围广。
2)高效节能,可靠程度高。
3)工艺装备精良。
二、产品所属行业界定
《GBT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将压缩机电机行业归类为“电动机制造”,代码为“3912”,指交流或直流电动机及零件的制造。
第二节 压缩机电机行业产品应用概况
一、产品主要应用领域
压缩机电机行业产品应用情况列表
应用领域 | 典型应用 | 应用性能 |
家电领域 | 制冷压缩机电机 | 耐热性,耐振动和冲击性耐电压波动性。 |
医疗器械领域 | 空气压缩机电机 | 起动和运行性能好、噪音低、体积小、重量轻、维护方便。 |
汽车领域 | 活塞式压缩机电机 | 结构简单,成本低,噪声低,整机效率高,活塞行程长。 |
二、产品应用成熟度分析
“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实施节能减排及国务院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重大背景下,我国高效电机和变频调速专用电机设计技术、电机系统控制技术、电机及系统测试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技术突破,同时通过专利战略实施、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工作,为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型电机及系统的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实现产业化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电机精准设计、降耗降噪、系统节能、系统测试、变频绝缘结构及测试、电机及控制系统的精细化匹配、高性能工程型矢量控制、变频电机动态性能测试等关键技术滞后的现象。
我国中小型电机及系统与国外同类先进产品相比,主要差距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效标准执行的差距;技术开发的差距;创新能力的差距;专用化率的差距;系统匹配的差距;工艺水平的差距;品牌效应的差距;表观质量的差距。
第三节 压缩机电机行业产品发展历程
我国电机的发展和生产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中国大功率电机的生产和应用可以追溯到文革时期,驱动电路所有半导体器件都完全是国产化,是全分立元器件构成的逻辑运算电路和电容耦合输入的计数器、触发器、环形分配器。中等耐压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已完全实现国产化。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电机发展迎来高潮。免费论文参考网。改革开放初期。步进电机的细分控制国内已经基本掌握;对于直线电机的研究和应用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而那时我国的直线电机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国外水平相差较大,直到90年代,我国大功率电机在重工业上的广泛使用才标志着技术的相对成熟。无独有偶,小功率电机产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总的来讲,小功率电机产业在我国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顺应我国家电业的发展需要,应用于家电产业,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引进、设备引进吸收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部分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形成了一些具有广泛市场知名度的产品品牌;第二阶段,伴随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车用小功率电机需求量的增加也带动了永磁直流和无刷直流电机等小功率电机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