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品概述
一、产品定义
养护机械指对公路进行日常保养、维修和改善的机械。路面养护机械主要包括:综合养护车、灌缝机、稀浆封层机、铣刨机、再生设备等。
1.综合养护车
回顾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50~60年代是砂石路面时代,以后逐渐发展渣油路面、沥青路面,直到今天的高速公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里程在逐年增长,同时交通运输日益繁忙,这些都加重了公路养护的任务,大家在公路机械化养护方面也作过不少努力。
20世纪70年代初研制过多功能沥青路面修补车,这基本上是一种小型移动式沥青搅拌车,由于存在效率低、耗能多、质量难保证、可靠性差等原因,没有得到推广应用。80年代初沥青路面修补车的研制与生产有了很大的进步,其选用国产汽车底盘,采用电动、液压传动等方式。随着公路发展的需要,许多国家的沥青路面修补车及其技术相继进入我国,促进了我国综合养护车的发展。
目前国内已发展的综合养护车主要有三种类型产品:①带有热储料箱的沥青路面综合养护车,②沥青混合料再生养护车,③带有加热墙的沥青路面养护车等。综合养护车是公路养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养护设备,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灌缝机
灌缝机是一种道路养护的专用设备。裂缝形成初期虽然对路面使用功能影响不大,但裂缝的扩展将会逐步减弱结构承载力,同时裂缝渗水导致基层以下的结构层产生冲刷与水稳定性问题,从而产生网裂、龟裂等病害,降低路面的服务水平,影响路面的使用功能。灌缝是一种预防性养护措施,能够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而且施工费用较低。
国内灌缝机的起步较晚,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早期国内灌缝作业只能引进国外灌缝机,国内灌缝机的起步也是在参考已引进国外灌缝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能生产灌缝机,但型号单一、容量小,仅适合于小面积的裂缝修补作业,大部分施工仍是手工和半机械化作业。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公路养护体制的改革,对国内灌缝机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将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3.稀浆封层机
稀浆封层作为公路预防性养护的一种有效手段,已为众多的公路养护部门所重视和采用。
我国最早应用稀浆封层技术是在1981年,当时辽宁省在援建赞比亚塞曼公路上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进行了双层表面处治。1987年辽宁省组织力量对稀浆封层机进行了研究,研制出自行式和半挂式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机,推动了我国稀浆封层技术的发展。1989年及以后,河南和广东先后引进了三台稀浆封层机,这些机型的引进保证了稀浆封层的质量和速度,推动了稀浆封层技术的应用。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河南省联合研制出RT—30型稀浆封层机。另外,河北卢龙开发了自行式稀浆封层机,徐工引进德国技术开发出SOMl000—2型稀浆封层机,2001年沈阳北方交通参考国外技术开发PM8000稀浆封层机,2002年西筑在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自行开发设计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MS9系列稀浆封层机。
4.铣刨机
路面铣刨机是沥青路面养护施工机械的主要机种之一,主要用于公路、城镇道路、机场、货场、停车场等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开挖翻修,广泛地用于沥青路面的大中修养护施工之中。
我国路面铣刨机的研制始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湖北襄樊以铁牛66型拖拉机为底盘研制了一种简易的1m铣刨机;1987年镇江路面机械厂参照国外机型研制出了LX50型铣刨机;1990年天津市道桥处机修厂也研制出了LX1000型铣刨机。随后的10来年,我国正处于筑路的热潮当中,路面的维修保养并不显得十分迫切,铣刨机的需求量很少,因而国产铣刨机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大多在市政部门用于日常养护作业。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和公路养护需求的增加,路面铣刨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増长,国外沥青路面铣刨机大量进入,国产沥青路面铣刨机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99年合资后的镇江华晨华通路面机械有限公司在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出了有较高技术水平的LXZY1000型铣刨机。随后,多家企业也相继开发出了1000mm铣刨机;徐工集团从德国Wirtgen引进了2m机型的生产技术;2000年镇江华晨华通公司在1m铣刨机的基础上又研制开发了国内第一台带回收装置的铣刨机,使国产沥青路面铣刨机向全系列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自2002以来,国内的一些厂家看好路面铣刨机的市场潜力,一些企业在借鉴国外同类产品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和制造了具有现代液压传动技术和电子控制技术的大型路面铣刨机。
5.再生设备
沥青路面再生设备是对旧沥青路面材料进行再加工使其恢复性能并重复利用的机械,适用于产生裂缝、车辙、各种变形及磨耗的沥青路面修复工程,是路面养护专用机械之一。我国在旧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方面发展较缓慢,近年来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已开展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工程。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里程不断增长,旧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必将在国内普遍推广使用。国内通过仿制国外产品,在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上加一再生料加热滚筒,这种新机型在多家企业都能生产。从2002年京津塘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开始,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我国悄然兴起,已有几家企业在研制就地热再生设备。近年来,冷再生技术在我国也得到了比较长足的发展,许多省市开展了以乳化沥青和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为主的研究与应用工作。
二、产品特点
机械化养护,是对养护作业中质量、效率要求高,或有人身安全隐患的作业以及主要的和辅助的重体力劳动使用技术参数相互协调和配备合理的机械系统来完成,并能在给定的作业条件和环境下以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机械性能指标,保证养护工程质量和速度的养护作业。
机械化养护涉及到养护机械的配备,作业方式、组织与管理模式、机械化配备水平的评价、养护机械的分类、养护机械生产率与效率的计算方法等。
三、产品应用领域
我国目前的公路养护工作一般分为两部分,即高等级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养护和一般道路(二级以下,包括县乡公路)的养护。
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增加和公路等级的提高,公路养护任务将会越来越重,对公路服务水平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传统的公路养护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公路养护的需要,公路机械化养护愈加显得迫切和重要。
第二节 产品市场发展特征
养护机械产品所处行业生命周期曲线图
二、产品市场特征
(一)产业关联度
养护机械产品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1、上游行业
上游行业是养护机械的原材料行业。上游原材料行业为养护机械提供所需原材料。上游行业的产品质量会影响到养护机械的产品品质。
上游行业的产品价格又会影响养护机械的生产成本,从而进一步影响该行业的利润率和产品价格。例如:当钢材价格上涨时,养护机械的生产成本提高,为了维持行业利润率不变,厂商会提高价格。但如果市场上产品本身需求量很少或市场竞争很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厂商为了维持已有的市场份额,不能提高价格,就只能被迫接受低的利润率。
2003-2010年我国钢材产量
单位:万吨
年份 | 产量 | 同比 |
2003 | 24108 | 25.23% |
2004 | 31976 | 32.64% |
2005 | 37771 | 18.12% |
2006 | 46893 | 24.15% |
2007 | 56561 | 20.62% |
2008 | 58488 | 3.41% |
2009 | 69626 | 19.04% |
2010 | 79627 | 14.36% |
2、下游行业
下游行业是购买、使用养护机械的行业。下游行业形成对养护机械的购买需求。下游行业通过需求量的变化,影响当前市场的养护机械价格以及该类产品的未来市场供给。
例如:下游行业由于不景气,对养护机械需求下降,厂商有降价提高销量的动机。如果预计这个趋势会持续下去。厂商会减少对原材料的购买,并在未来减少养护机械产品的提供量。
(二)行业集中度
养护机械产品行业集中率统计表
单位:%
企业 | 市场份额 |
CR4 | 66.09 |
CR8 | 69.29 |
CR10 | 70.01 |
注:CR4是指四个最大的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
(三)区域集中度
养护机械产品行业企业省市分布统计表(按企业数量)
单位:%
省市 | 占比 | 省市 | 占比 |
北京 | 1.81% | 山东 | 19.64% |
天津 | 2.45% | 河南 | 7.15% |
河北 | 3.31% | 湖北 | 2.88% |
山西 | 0.43% | 湖南 | 5.34% |
内蒙古 | 0.43% | 广东 | 3.31% |
辽宁 | 7.15% | 广西 | 2.35% |
吉林 | 0.64% | 重庆 | 0.85% |
黑龙江 | 0.53% | 四川 | 3.42% |
上海 | 3.63% | 贵州 | 0.32% |
江苏 | 15.15% | 云南 | 0.11% |
浙江 | 5.02% | 陕西 | 1.81% |
安徽 | 4.80% | 甘肃 | 0.53% |
福建 | 5.44% | 宁夏 | 0.21% |
江西 | 1.17% | 新疆 | 0.11% |
养护机械产品行业企业省市分布统计表(按销售收入)
单位:%
省市 | 占比 | 省市 | 占比 |
北京 | 0.72% | 山东 | 21.93% |
天津 | 0.64% | 河南 | 2.84% |
河北 | 0.88% | 湖北 | 0.69% |
山西 | 0.03% | 湖南 | 26.99% |
内蒙古 | 0.22% | 广东 | 1.22% |
辽宁 | 1.13% | 广西 | 5.75% |
吉林 | 0.12% | 重庆 | 0.14% |
黑龙江 | 0.14% | 四川 | 6.76% |
上海 | 4.89% | 贵州 | 0.17% |
江苏 | 12.87% | 云南 | 0.06% |
浙江 | 1.80% | 陕西 | 1.07% |
安徽 | 3.60% | 甘肃 | 0.02% |
福建 | 4.99% | 宁夏 | 0.00% |
江西 | 0.29% | 新疆 | 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