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第一节 产品定义及发展历程
γ-氨基丁酸,英文名:γ-aminobutyricacid(GABA)γ-氨基丁酸,化学名称:4-氨基丁酸,别名:γ-氨基丁酸,氨酪酸,哌啶酸。分子式:C4H9NO2。分子量:103.1。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内。
第二节 产品特点及应用领域分析
γ-氨基丁酸:小叶状结晶(甲醇-乙醚)、针状结晶(水-乙醇),熔点202℃(在快速加热下分解)。在25℃时解离常数Ka3.7×10-11,Kb1.7×10-10。易溶于水,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其他有机溶剂。在熔点温度以上分解形成吡咯烷酮和水。外观: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白色片状或针状结晶;微臭,具有潮解性;极易溶于水,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冷乙醇、乙醚和苯;分解点为202℃;LD50(大鼠,腹腔)5400mg/kg。
植物如豆属、参属、中草药等的种子、根茎和组织液中都含有氨基丁酸(GABA)。在动物体内,GABA几乎只存在于神经组织中,其中脑组织中的含量大约为0.1-0.6mg/克组织,免疫学研究表明,其浓度最高的区域为大脑中黑质。GABA是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它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
伽马氨基丁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很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它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非蛋白组成氨基酸,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它能促进脑的活化性,健脑益智,抗癫痫,促进睡眠,美容润肤,延缓脑衰老机能,能补充人体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良好的降血压功效。促进肾机能改善和保护作用。抑制脂肪肝及肥胖症,活化肝功能。每日补充微量的伽玛氨基丁酸有利于心脑血压的缓解,又能促进人体内氨基酸代谢的平衡,调节免疫功能。
γ-氨基丁酸属强神经抑制性氨基酸,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降血压的生理作用。它是抑制性神经递质(InhibitoryNeurotransmitter),可以抑制动物的活动,减少能量的消耗。氨基丁酸作用于动物细胞中的GABA受体,GABA受体是一个氯离子通道,GABA的抑制性或兴奋性是依赖于细胞膜内外的氯离子浓度的,GABA受体被激活后,导致氯离子通道开放,能增加细胞膜对氯离子通透性,使氯离子流入神经细胞内,引起细胞膜超极化,抑制神经细胞元激动,从而减少动物的运动量。
它是通过减少动物的无意识运动,来减少能量消耗,从而达到促生长的目的。γ-氨基丁酸能促进动物胃液和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提高生长速度和采食量;能兴奋动物的采食中枢,从而增加采食量。
是一种神经抑制的产品
第三节 产业链概述
一、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产业链定义:即从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它包含四层含义:一是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二是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三是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产业链越长,表明加工可以达到的深度越深。四是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但起点和终点并非固定不变。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
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
产业链分为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
接通产业链是指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断续的产业部门(通常是产业链的断环和孤环形式)借助某种产业合作形式串联起来;
延伸产业链则是将一条既已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深延展。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人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深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随着技术的发展,迂回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过程划分为一系列有关联的生产环节。分工与交易的复杂化对使得在经济中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联结不同的分工与交易活动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企业组织结构随分工的发展而呈递增式增加。因此,搜寻一种企业组织结构以节省交易费用并进一步促进分工的潜力,相对于生产中的潜力会大大增加。企业难以应付越来越复杂的分工与交易活动,不得不依靠企业间的相互关联,这种搜寻最佳企业组织结构的动力与实践就成为产业链形成的条件
图表 1产业链形成模式示意图
如图所示,产业链的形成首先是由社会分工引起的,在交易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引起产业链组织的深化。在图中,C1、C2、C3表示社会分工的程度,其中,C3>C2>C1表示社会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A1、A2、A3表示市场交易的程度,A3>A2>A1表示市场交易程度的不断加深;B1、B2、B3表示产业链的发展程度,其中,B3>B2>B1表示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产业链形式的日益复杂化。三个坐标相交的原点0,表示既无社会分工也无市场交易更无产业链产生的初始状态。
从C1点开始,而不是从坐标原点开始,意味着社会分工是市场交易的起点,也是产业链产生的起点社会分工C1的存在促进了市场交易程度A1的产生,在A1作用下,需要B1的产业链形式与它对接B1这种产业链形式的产生又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于是,社会分工就从C1演化到C2。相应地,在C2的作用下,市场交易程度从A1发展到A2,A2又促进了产业链形式从B1发展到B2。接着,按照同样的原理,B2促使C2发展到C3,C3又促使A2发展到A3,A3又促使产业链从B2发展到B3......如此周而复始,使产业链不断形成发展。
产业链形成的动因在于产业价值的实现和创造产业链是产业价值实现和增值的根本途径。任何产品只有通过最终消费才能实现,否则所有中间产品的生产就不能实现。同时,产业链也体现了产业价值的分割。随着产业链的发展,产业价值由在不同部门间的分割转变为在不同产业链节点上的分割产业链也是为了创造产业价值最大化,它的本质是体现“1+1>2”的价值增值效应。这种增值往往来自产业链的乘数效应,它是指产业链中的某一个节点的效益发生变化时,会导致产业链中的其他关联产业相应地发生倍增效应产业链价值创造的内在要求是:生产效率≥内部企业生产效率之和(协作乘数效应);同时,交易成本≤内部企业间的交易成本之和(分工的网络效应)。企业间的关系也能够创造价值。价值链创造的价值取决于该链中企业间的投资。不同企业间的关系将影响它们的投资,并进而影响被创造的价值。通过鼓励企业做出只有在关系持续情况下才有意义的投资,关系就可以创造出价值来。
氨基丁酸行业的产业链结构分析: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中游氨基丁酸生产商,下游应用行业,此外还有贯穿产业链的物流配送厂家、销售厂家等。
图表2 氨基丁酸产业链结构图
二、相关行业简述
谷氨酸(GlutamicAcid)是生物机体内氮代谢的基本氨基酸之一,在代谢上具有重要意义。L-谷氨酸是蛋白质的主要构成成分,谷氨酸盐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谷氨酸钠即味精,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广泛应用于烹饪调味和食品工业。
一、中国谷氨酸行业发展状况
我国谷氨酸生产始于20世纪20年代,从最初水解小麦谷朊获得谷氨酸到现在主要以粮食淀粉发酵生产谷氨酸,我国谷氨酸行业规模增长迅速,据悉2009年,我国仅味精生产消耗谷氨酸就在150万吨以上,再加上谷氨酸在化工、医药等方面的应用,谷氨酸的年消耗量保守估计在200万吨以上。目前我国的谷氨酸出口量大于进口量,说明国内谷氨酸生产完全能够满足国内需要,行业的生产规模大于需求规模。
目前国内谷氨酸的供给主要由味精生产企业提供,味精生产企业在满足自己的原料需求后对外有少量供给,味精以外用谷氨酸主要由化工企业提供,但在规模上无法与味精企业相比。因此,我国谷氨酸行业的供给和需求以味精生产为主,其他行业的需求量相对味精消耗量还比较小。
二、谷氨酸行业仍有很大的市场拓展空间
根据我们了解的信息,目前国内主要将谷氨酸作为纯粹调味品的比例为85%;在国外,将谷氨酸作为纯粹调味品的比例仅为52%,而将其用做化工、医药和保健食品中间体的比例却高达48%。这其中固然有生活习惯的原因,所以我国谷氨酸在调味品以外的比例不可能达到国外的那么高的水平,但谷氨酸的广泛用途决定了我国谷氨酸行业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调味品行业仍将是谷氨酸消费的主力军
2009年,我国味精产量达到了191.29万吨,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食品工业、餐饮行业、居民收入等的增长都将增加对味精需求,相应地,对谷氨酸的需求还有进一步扩大趋势。其他调味品,如鸡精、酱油等均会对谷氨酸产生直接或间接地需求。
2、医药、化工等行业需求增长空间不容小视
国外接近一半地谷氨酸需求来自于调味品以外的领域,我国虽然由于生活习惯的原因不会达到国外那么高的比例。但是随着医药、化工行业的发展,其对谷氨酸需求的比例和数量都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因此,未来这些领域很有可能成为谷氨酸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尤其是谷氨酸被发现具有很多药物功能,例如能够用来预防中老年骨质疏松症,谷氨酸甚至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品”。这些重要发现都将加速对谷氨酸的需求增长。未来谷氨酸行业仍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