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第一节2011-2012年世界电容器行业概况
一、世界电容器产品开发动向
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一直致力于开发高比功率和高比能量的超级电容器。在超级电容器的研究中,许多工作都是开发在各种电解液中有较高比能量的电极材料。目前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材料主要有碳基材料、金属氧化物及水合物材料和导电聚合物材料三种。
二、全球电容器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超级电容器又称超大容量电容器、金电容、黄金电容、储能电容、法拉电容、电化学电容器或双电层电容器(英文名称为EDLC,即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s),是靠极化电解液来储存电能的新型电化学装置。它是近十几年随着材料科学的突破而出现的新型功率型储能元件,其批量生产不过几年时间。
超级电容器自面市以来,全球需求量快速扩大,已成为化学电源领域内新的产业亮点。超级电容器在电动汽车、混合燃料汽车、特殊载重汽车、电力、铁路、通讯、国防、消费性电子产品等众多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被世界各国所广泛关注。
三、国外电容器技术现状分析
在超级电容器的产业化方面,美国、日本、俄罗斯、瑞士、韩国、法国的一些公司凭借多年的研究开发和技术积累,目前处于领先地位。如美国的Maxwel,日本的Nec、松下、Tokin和俄罗斯的Econd公司等,这些公司目前占据着全球大部分市场。国外主要的生产企业有:美国的Maxwell公司,俄罗斯的Econd公司、Elit公司,日本的Elna公司、Panasonic公司、Nec-Tokin公司,韩国的Ness公司、Korchip公司、Nuintek公司等。
国外研究超级电容器起步较早,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它们均把超级电容器项目作为国家级的重点研究和开发项目,提出了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计划。俄罗斯的Esma公司是生产无机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代表,然而,Esma公司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生产能力。此外,俄罗斯的Elit公司、法国的Saft公司、美国的Cooper公司、日本的Nec公司和松下公司也投入巨大资金对大容量超级电容器进行规模化生产的研究。
第二节2011-2012年中国电容器行业发展概况
一、中国已成为世界电容器生产和消费大国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伊始,百废待兴。当时,我国电容器行业仅有60~70家企业,主要以手工或半自动化方式进行生产,厂房简陋,设备落后,专业人员缺乏,产量很少,产品质量和采用标准都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
20年过去了,电容器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上世纪80年代的彩电国产化开始,到今天家电的普及,我国的电容器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数量、质量、服务等各方面充分满足了各类电子整机发展的需求,并带动了相关的材料行业、设备行业、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电容器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产量位居全球第一,销售额位居全球第二。
我国现有电容器生产厂家700余家,主要生产工厂已取得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绿色环保ISO14000认证,无铅化工作基本完成。厦门法拉电子、益阳资江、肇庆风华高科、深圳宇阳、潮州三环、宁波新容、深圳东阳光、南通江海、江苏华威、振华新云等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已有一定知名度,少数厂家的产品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产品还处于中低档水平。
电容器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内地和我国台湾地区,我国已成为全球电容器产品仅次于日本的生产大国。
从数量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将电容器制造业转向中国内地,世界电子信息整机制造业在中国内地设厂,跨国公司在中国内地采购,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电容器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
国内市场整机生产所需的电容器有较大增长,我国越来越成为全球电容器消费的重要市场。
二、中国电容器业已具备新一轮发展的基础条件
我国电容器行业已经具备进入新一轮发展的基础条件,主要体现在:
1.工厂管理与国际社会基本接轨。
产品技术指标采用IEC标准,工厂管理已取得ISO9000资格证书,质量(广义)在受控的状态下进行企业的一切活动。绿色环保ISO14000认证,无铅化工作基本完成。安全认证:长城CQC、UL、CSA、VDE等八国安全认定普遍实施。交流电容器、防干扰电容器、高压电容器在全球取得了通行证,产品质量有了可靠的基础保证。厦门法拉电子、宁波新容电气、深圳东阳光实业发展公司、南通江海电容器有限公司、昆山万丰电子、南方宏明电子等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已有一定知名度。
2.国内的材料、设备、仪器仪表行业正在发展壮大。
电容器用的原材料、制造工艺设备、测量仪器仪表,国内行业基本能够满足要求,这些行业创新能力较强,已经走向国际市场。
3.电容器行业的科技队伍在发展中成长。
熟知生产工艺、品质管理,精通设备,能把握产品发展方向,能独立设计产品的技术专家队伍,已经成长壮大,这是我们行业的宝贵财富。
4.我们行业已具有优秀的企业家群体。
具有经济知识,了解政府政策,善于经营企业,把握发展方向,有融资能力,诚信做人,踏实办事的企业家群体已经形成,有的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这是我们行业进入新的一轮发展高潮的希望所在。
三、应用领域为电容器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
环保标准全面推行,电容器企业应充分重视。2002年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RoHS指令(关于在电器和电子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以及WEEE指令(报废电子设备指令)。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中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等标准已于2006年11月6日起正式发布实施。
SA8000是继上述标准之后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的又一个国际性标准,它关注的不是产品质量和环保体系,而是员工的基本权利和劳动条件。美国等一些国家强制推行SA8000,实行订单与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挂钩。目前SA8000标准的推行正波及我国的部分产业领域,应予充分重视。
由于受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电容器产业面临能源成本、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环保成本的全面上涨,而产品销售价格却一再下降,整个行业的经营受到双重压力。重重的经济压力必定会产生强烈的求生动力,企业家的聪明才智将使行业在新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发展。
电容器行业产品技术指标采用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目前绿色环保ISO14000认证和无铅化工作基本完成,长城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UL(保险商试验所)、CSA(加拿大标准协会)、VDE(德国国家产品标志)等八国安全认定普遍实施。交流电容器、防干扰电容器、高压电容器在全球取得了通行证,产品质量有了可靠的基础保证。厦门法拉电子、南通江海电容器有限公司、益阳资江电子、昆山万丰电子、广东风华高科有限公司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已有一定知名度。
国内的材料、设备、仪器仪表行业正在发展壮大。电容器用的原材料、制造工艺设备、测量仪器仪表,国内行业基本能够满足要求,这些行业创新能力较强,已经走向国际市场。
第三节 2011-2012年中国电力电容器产业运行格局分析
我国电力电容器制造业发展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发展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总体说来,我国电力电容器发展历史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基本上以电容器纸为固体介质,以矿物油或PCB为液体介质。
第二阶段,70-80年代初,聚丙烯膜与电容器纸复合介质电容器取代了全纸电容器,它以十二烷基苯、硅油、二芳基乙烷、异丙基联苯等为液体介质。这些新介质的采用,使膜纸复合介质电容器的损耗仅为全纸电容器的1/3,约为0.8-1.5W/kvar。产品发热问题得到改善,单台容量提高近20倍。同时,由于新液体介质具有良好的吸气性能,使电容器运行及发生故障时外壳膨胀爆破的可能性大为减少,大大提高了电网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第三阶段,从80年代初开始,全膜电容器逐渐代替膜纸复合介质产品。它以聚丙烯膜为固体介质,以二芳基乙烷、苄基甲苯或SAS-70为液体介质,电容器的单台容量达到334-1000kvar,电容器损耗降低到0.1-0.2W/kvar,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电容器设计、制造水平的提高,高性能绝缘油和双面粗化膜等介质的选用,铝箔折边、压力注油、压力浸渍等工艺的广泛采用,整个国内电力电容器行业已形成了以全膜电力电容器产品为主导、多种新产品并存的主要格局。目前国外可以生产的产品品种,国内企业基本都可生产,并且有一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部分优势企业已开始问鼎国际市场并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内容来自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电力电容器产业的规模、装备、制造及安装技术已经或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尤其近两年,我国进行大规模的电力建设,使得电力电容器行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
图表 4 电力电容器行业生命周期图
二、中国电力电容器市场供应状况
近年来,电力电容器行业一直保持较高增长态势,“骨干企业产值、产量大幅增长,新品研发提速,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是该行业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资料显示,自2001年以来,电力电容器行业总产值年均增长均保持在20%左右。而迎来“黄金期”,无疑是该行业驶上快车道的强大动力。
生产能力已居世界第一,装备水平也称得上世界一流。但目前还不是生产强国。
受超高压、特高压输电技术高速发展的拉动,电力电容器行业不仅市场需求日益加大,同时催生了很多新技术、新产品。尤其是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政策,以及对电压质量、安全和节电要求的日益重视,给全行业提供了巨大商机和用武之地。
三、中国电力电容器行业进出口变化解析
目前,国产电力电容器占国内市场的95%以上,我国电力电容器产品出口比率为3%左右,随着中国企业生产能力的增强,预计未来出口将快速增长。我国电力电容器行业的不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未来几年我国电力电容器行业高端产品的进口规模逐渐缩小,出口规模逐渐扩大,进出口产品的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