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2005-2010年宏观经济走势分析
2005-2010年我国GDP增长率情况
单位:%
2003-2010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变化
单位:亿元
年份 | 固定资产投资 | 同比增长 |
2003年 | 55566.6 | - |
2004年 | 70477.4 | 26.83% |
2005年 | 88773.6 | 25.96% |
2006年 | 109998.2 | 23.91% |
2007年 | 137323.9 | 24.84% |
2008年 | 172828.4 | 25.85% |
2009年 | 224846.0 | 30.10% |
2010年 | 278140.0 | 23.80% |
2003-2010年CPI变化情况
2003-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走势
单位:亿美元
年份 | 进出口总额 | 同比± |
2003年 | 8509.9 | - |
2004年 | 11545.5 | 35.67% |
2005年 | 14219.1 | 23.16% |
2006年 | 17604.0 | 23.81% |
2007年 | 21727.3 | 23.42% |
2008年 | 25632.6 | 17.97% |
2009年 | 22072.0 | -13.89% |
2010年 | 29728.0 | 34.70% |
1、药品生产管理
开办药品生产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生产许可证》,凭《药品生产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
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新药临床试验审批通过后,新药方可进行临床试验;完成临床试验并通过新药生产审批的,发给《药品注册批件》和新药证书;已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并具备该药品相应生产条件的,同时发给药品生产批准文号。药品生产企业在取得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后,方可生产该药品。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国家药监局主管全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GMP认证)工作。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规定对药品生产企业是否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认证;对认证合格的,发给认证证书。
3、药品标准
国家药品标准是指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所制定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的技术要求,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4、药品定价
药品属于政府定价的商品,省级政府价格管理部门是药品价格的主管机关,政府对药品的出厂价、流通环节价格和销售价格予以管理和指导。
2000年11月21日,国家计委发布计价格[2000]2142号《关于改革药品价格管理的意见》后,国家逐步调整药品价格管理形式,药品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实行政府定价的药品,仅限于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及其他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少量特殊药品(包括国家计划生产供应的精神、麻醉、预防免疫、计划生育等药品);政府定价药品,由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最高零售价格。《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试点工作若干规定》、《关于集中招标采购药品有关价格政策问题的通知》等文件规定,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参照价格主管部门公布的最高零售价格和市场实际购销价格进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5、中药保护品种
国家对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品种实行保护的制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单位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评审委员会负责对申请保护的中药品种进行评审后颁发中药保护品种证书,受保护的中药品种分为一、二级。《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第六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中药品种,可以申请一级保护:对特定疾病有特殊疗效的,相当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人工制成品,用于预防和治疗特殊疾病的;第七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中药品种,可以申请二级保护:符合条例第六条规定的品种或者己经解除一级保护的品种,对特定疾病有显著疗效的,从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及特殊制剂。
6、中药保护品种
国家对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品种实行保护的制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单位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评审委员会负责对申请保护的中药品种进行评审后颁发中药保护品种证书,受保护的中药品种分为一、二级。《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第六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中药品种,可以申请一级保护:对特定疾病有特殊疗效的,相当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人工制成品,用于预防和治疗特殊疾病的;第七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中药品种,可以申请二级保护:符合条例第六条规定的品种或者己经解除一级保护的品种,对特定疾病有显著疗效的,从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及特殊制剂。
药用贴膏剂行业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性
从上图分析看,药用贴膏剂与宏观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相关性,宏观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改变,对产品的需求也有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