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微硅粉行业发展环境分析(微硅粉行业市场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节选)

第一节 2012-2014年中国微硅粉行业政策分析
 
一、政策法规分析

从政策角度看,我国政府大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给微硅粉行业带来的既有挑战,也有机遇。为了进一步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促进贸易平衡,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调整铁合金产业结构:

2004 年12月 ,发布《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

2005年1月 开始取消铁合金出口退税;

2005年6 月 开始对硅铁出口征收5%的关税;

2006年开始全面提高中国铁合金的出口关税;

2007 年6 月 再次调整硅铁和铬铁的出口关税( 从原来的10 %调至15%);

2008 年1月 ,再次调整关税;

2009 年4 月 ,国家环保部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 铁合金)》。我国政府铁合金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政策一方面规范了我国铁合金市场,淘汰落后产能,大批小型硅铁,工业硅企业的关停减少了我国微硅粉市场供应量,改变了供需关系; 另一方面,大批小冶炼炉的关停却有助于提高我国微硅粉的整体水平,提升我国微硅粉
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相关标准分析

微硅粉行业标准(T21236-2007)

1. 范围

该标准规定了微硅粉产品的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格、包装、标志、贮存、运输和质量证明书。
该标准适用于硅铁和工业硅等生产中,通过电炉的烟罩收集的含硅气体氧化凝聚后,经干发收尘装置收集的二氧化硅微粉,该产品在本标准中被称为“电炉回收二氧化硅微粉”,简称为“ 二氧化硅微粉”(俗称“硅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007 耐火材料   含水量试验法

GB/T 6901.1 硅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重量法测定灼烧减量

GB/T 6901.2 硅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重量-钼蓝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量

GB/T 6901.3 硅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氢氟酸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量

GB/T 6091.5 硅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铬天青S光度法测定氧化铝量

GB/T 6901.6 硅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EDTA容量法测定氧化铝量

GB/T 6901.8 硅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氧化钙、氧化镁量

GB/T 9274 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

GB/T 14506.5-1993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法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GB/T 14506.11-1993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法 氧化钾和氧化钠的测定

GB/T 16555.1-1996 碳化硅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吸收重量法测定碳化硅量

GB/T 16555.2-1996 碳化硅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化硅量

GB/T 18736-200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GB/T 19587 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

YB/T 5142 冶金矿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YB/T 5164 耐火泥浆筛分析试验方法

JC/T 420 水泥原料中氯的化学分析方法


3. 牌号

微硅粉共分五个牌号,即:SF96,SF93,SF90,SF88,SF85。
SF取自二氧化硅微粉英文名称(Silica Fume)的缩写。数字为二氧化硅质量分数。

4. 技术要求

各种牌号的技术要求见下表,如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表格 1:二氧化硅微粉的技术要求
检验项目 技术指标
SF96 SF93 SF90 SF88 SF85
SiO2/%≥ 96 93 90 88 85
Al2O3/%≤ 1 1 1.5
Fe2O3/%≤ 1 1 2
CaO+MgO/%≤ 1 1.5 2
K2O+Na2O/%≤ 1 1.5 2
C/%≤ 1 2 2 2.5 2.5
Clˉ/% 0.1 0.1 0.1 0.2 0.3
pH值 4.5-7.5 4.0-8.5 4.0-8.5 4.0-8.5
灼烧减量/%≤ 1 3 3 4 6
水分/%≤ 1 2 2.5 3 3
比表面积/(㎡/g)≥ 15
45µm筛选余量/%≤ 2 3 3 5 10
火山灰活性指数(28d)/%≥ 85
需水量比/%≤ 125


5.试验方法

5.1二氧化硅的测定按照GB/T6901.2或GB/T6901.3的规定进行。

5.2氧化铝的测定按照GB/T6901.5或GB/T6901.6的规定进行。

5.3氧化铁的测定按照GB/T14506.11-1993的第三篇“邻二氮杂菲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铁量”的规定进行。

5.4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测定按照GB/T6901.8的进行。

5.5氧化钾和氧化钠的测定按照GB/T14506.11-1993的第二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钾和氧化钠量”的规
定进行。

5.6碳含量的测定按照GB/T16555.1-1996中7.4.2的规定进行,或按照GB/T16555.2-1996中7.3.2的规定进行。

5.7氯离子的测定按照JC/T420的规定进行。

5.8pH值的测定:称取二氧化硅微粉5.00g,置于150mL的烧杯中,加入50mL煮沸过并且冷却到室温的蒸馏水,连续搅拌5min使之呈均匀浆体,以下步骤按照GB/T9274的规定进行。

5.9灼烧减量的测定按照GB/T6901.1的规定进行。

5.10水分的测定按照GB/T3007的规定进行。

5.11比表面积的测定按照GB/T19587的规定进行。

5.1245µm筛余量的测定按照YB/T5164的规定进行。

5.13需水量比及火山灰活性指数的测定按照GB/T18736-2002的附录C规定的方法进行。


6.检验规则

6.1组批与取样

6.1.1组批以连续生产二氧化硅微粉20t为一批,不足20t视为一批。

6.1.2取样从袋装的二氧化硅微粉中随机抽取10袋,然后每袋取一份试样,每份试样重200g-500g组成大样,混拌均
匀后按四分法缩分为实验需用量。

6.1.3本标准的验收检验项目为:SiO2,灼烧减量,水分,45µm筛余量,pH値;如更改生产工艺或原料,应提供上表中的全部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如有特殊要求,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2判定规则

所抽取试样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若有一项不合格,应从同一批料中再抽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项目的复验,若仍不合格即判定为不合格品。

7.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按照YB/T5142的规定进行。

第二节 中国微硅粉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情况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图表 1:2010-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201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

图表 2:2010-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全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

图表 3:2010-2014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0.2%。

图表 4: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



表格 2: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指    标 全 国  
城 市 农 村
居民消费价格 2.0 2.1 1.8
其中:食 品 3.1 3.3 2.6
烟酒及用品 -0.6 -0.7 -0.5
衣 着 2.4 2.4 2.4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2 1.2 1.2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3 1.2 1.5
交通和通信 -0.1 -0.2 0.0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9 1.9 1.7
居 住 2.0 2.1 1.9

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同比上涨城市个数上半年各月均为69个,下半年月同比上涨城市个数逐月减少, 12月份为2个,月同比价格下降城市个数增加至68个。

图表 5:2014年新建商品住宅月度同比价格上涨、持平、下降城市个数变化情况



2014年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140350亿元,比上年增加11140亿元,增长8.6%,其中税收收入119158亿元,增加8627亿元,增长7.8%。

图表 6:2010-2014年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



注:图中2010年至2013年数据为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决算数,2014年为执行数。

外汇储备略有增加。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843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17亿美元。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1428元人民币,比上年升值0.8%。

图表 7:2010-2014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27991亿元,比上年增长7.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9%;集体企业增长1.7%,股份制企业增长9.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3%;私营企业增长10.2%。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4.5%,制造业增长9.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2%。

图表 8:2010-201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纺织业增长6.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9.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9%,汽车制造业增长11.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9.4%。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5%。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9.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5.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6%。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5%。

表格 3:201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万吨 3379.2 5.6
亿米 893.7 -0.4
化学纤维 万吨 4389.8 5.5
成品糖 万吨 1642.7 3.1
卷 烟 亿支 26098.5 1.9
彩色电视机 万台 14128.9 10.9
其中:液晶电视机 万台 13865.9 13.3
家用电冰箱 万台 8796.1 -5.0
房间空气调节器 万台 14463.3 10.7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 亿吨标准煤 36.0 0.5
原 煤 亿吨 38.7 -2.5
原 油 万吨 21142.9 0.7
天然气 亿立方米 1301.6 7.7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56495.8 4.0
其中:火电 亿千瓦小时 42337.3 -0.3
水电 亿千瓦小时 10643.4 15.7
核电 亿千瓦小时 1325.4 18.8
粗 钢 万吨 82269.8 1.2
钢 材 万吨 112557.2 4.0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4380.1 7.4
其中:精炼铜(电解铜) 万吨 764.4 15.0
原铝(电解铝) 万吨 2435.8 10.3
氧化铝 万吨 4777.3 7.3
水 泥 亿吨 24.8 2.3
硫 酸(折100%) 万吨 8846.3 8.5
纯 碱 万吨 2514.2 3.4
烧 碱(折100%) 万吨 3059.0 4.5
乙 烯 万吨 1696.7 6.1
化 肥(折100%) 万吨 6887.2 -2.0
发电机组(发电设备) 万千瓦 15053.0 6.0
汽 车 万辆 2372.5 7.3
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 万辆 1248.3 3.1
大中型拖拉机 万台 64.4 -3.3
集成电路 亿块 1015.5 12.4
程控交换机 万线 3123.1 15.7
移动通信手持机 万台 162719.8 6.8
微型计算机设备 万台 35079.6 -0.8

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36019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8.7%。其中,火电装机容量91569万千瓦,增长5.9%;水电装机容量30183万千瓦,增长7.9%;核电装机容量1988万千瓦,增长36.1%;并网风电装机容量9581万千瓦,增长25.6%;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652万千瓦,增长67.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4715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4007亿元,下降5.7%;集体企业538亿元,增长0.4%,股份制企业42963亿元,增长1.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5972亿元,增长9.5%;私营企业22323亿元,增长4.9%。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4725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6913亿元,增长13.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639亿元,增长11.7%。

图表 9:2010-2014年建筑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27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7%。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2005亿元,增长15.7%,农户投资10756亿元,增长2.0%。东部地区投资206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5.4%;中部地区投资124112亿元,增长17.6%;西部地区投资129171亿元,增长17.2%;东北地区投资46096亿元,增长2.7%。

图表 10:2010-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11983亿元,比上年增长33.9%;第二产业投资208107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投资281915亿元,增长16.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21576亿元,增长18.1%,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4.1%。

表格 4:2014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速度


行      业 投资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总   计 502005 15.7
农、林、牧、渔业 14697 31.3
采矿业 14681 0.7
制造业 166918 13.5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2916 17.1
建筑业 4450 27.2
批发和零售业 15669 25.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2984 18.6
住宿和餐饮业 6237 4.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4187 38.6
金融业 1360 10.5
房地产业 123690 11.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970 36.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4205 34.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6274 23.6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262 14.2
教育 6678 24.0
卫生和社会工作 3983 27.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6192 18.9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6652 13.6

表格 5: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与运营能力
指    标 单 位 绝对数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 万千伏安 22394
新建铁路投产里程 公里 8427
其中:高速铁路 公里 5491
增、新建铁路复线投产里程 公里 7892
电气化铁路投产里程 公里 8653
新建公路里程 公里 65260
其中:高速公路 公里 7394
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 万吨 43553
新增民用运输机场 9
新增光缆线路长度 万公里 30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5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住宅投资64352亿元,增长9.2%;办公楼投资5641亿元,增长21.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4346亿元,增长20.1%。

全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住房511万套,新开工740万套。

表格 6:2014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投资额 亿元 95036 10.5
其中:住宅 亿元 64352 9.2
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 亿元 20335 4.6
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726482 9.2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515096 5.9
房屋新开工面积 万平方米 179592 -10.7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124877 -14.4
房屋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107459 5.9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80868 2.7
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120649 -7.6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105182 -9.1
本年到位资金 亿元 121991 -0.1
其中:国内贷款 亿元 21243 8.0
其中:个人按揭贷款 亿元 13665 -2.6

四、国内贸易

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6368亿元,增长1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027亿元,增长12.9%。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34534亿元,增长12.2%;餐饮收入额27860亿元,增长9.7%。

图表 11:2010-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0.9%,化妆品类增长10.0%,金银珠宝类与上年持平,日用品类增长11.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9.1%,中西药品类增长15.0%,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1.6%,家具类增长13.9%,通讯器材类增长32.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6.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3.9%,汽车类增长7.7%。

全年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比上年增长49.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4400亿元,增长56.2%。

五、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64334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出口143912亿元,增长4.9%;进口120423亿元,下降0.6%。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23489亿元,比上年增加7395亿元。

图表 12  2010-201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表格 7:201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金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进出口总额 264334 2.3
货物出口额 143912 4.9
其中:一般贸易 73944 9.6
加工贸易 54320 1.8
其中:机电产品 80527 2.6
高新技术产品 40570 -1.0
货物进口额 120423 -0.6
其中:一般贸易 68162 -1.0
加工贸易 32211 4.5
其中:机电产品 52509 0.7
高新技术产品 33876 -2.2
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 23489

表格 8:2014年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商品名称 数量
(万吨)
比上年增长(%) 金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谷物及谷物粉 1951 33.8 382 20.7
大豆 7140 12.7 2474 5.0
食用植物油 650 -19.7 364 -27.3
铁矿砂及其精矿 93251 13.8 5748 -12.8
氧化铝 528 37.7 118 35.5
煤(包括褐煤) 29122 -10.9 1366 -24.4
原油 30838 9.5 14017 2.8
成品油 3000 -24.2 1439 -27.7
初级形状的塑料 2535 3.0 3167 4.0
纸浆 1796 6.6 741 4.9
钢材 1443 2.5 1101 4.0
未锻轧铜及铜材 483 7.4 2188 0.8

表格 9:2014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其增长速度
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进口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欧盟 22787 8.3 15031 9.7
美国 24328 6.4 9764 3.1
东盟 16712 10.3 12794 3.3
中国香港 22307 -6.6 792 -21.5
日本 9187 -1.4 10027 -0.5
韩国 6162 8.9 11677 2.8
中国台湾 2843 12.7 9337 -3.9
俄罗斯 3297 7.2 2555 3.7
印度 3331 10.7 1005 -4.6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60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服务出口2222亿美元,增长7.6%;服务进口3821亿美元,增长15.8%。服务进出口逆差1599亿美元。

全年非金融领域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3778家,比上年增长4.4%。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7364亿元,按美元计价为1196亿美元,增长1.7%。

全年非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额6321亿元,按美元计价为10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1%。

表格 10:2014年非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额及其增长速度
行  业 对外直接投资金额
(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
总   计 1028.9 14.1
其中:农、林、牧、渔业 17.4 19.2
采矿业 193.3 -4.1
制造业 69.6 -19.8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8.4 36.3
建筑业 70.2 7.5
批发和零售业 172.7 26.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9.3 17.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7.0 100.0
房地产业 30.9 45.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72.5 26.5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8748亿元,按美元计价为14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6.2万人,增长6.6%。

2、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发展情况

前三季度,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实施有效的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7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195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97799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250779亿元,增长8.4%。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全国夏粮总产量14107万吨,比上年增加447万吨,增长3.3%;早稻总产量3369万吨,比上年减产32万吨,下降0.9%;秋粮有望再获丰收。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896万吨,同比下降1.3%,其中猪肉产量3828万吨,下降3.6%。

二、工业生产缓中趋稳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集体企业增长1.7%,股份制企业增长7.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5%。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制造业增长7.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分产品看,565种产品中有288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86187亿元,同比下降1.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0.38%。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7663亿元,同比下降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13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38%。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9453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125201亿元,增长11.4%;民间投资255614亿元,增长10.4%,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007亿元,同比增长27.4%;第二产业投资162189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投资221335亿元,增长11.2%。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前三季度到位资金417717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20.5%,国内贷款下降4.4%,自筹资金增长8.2%,利用外资下降26.2%。前三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99822亿元,同比增长2.8%。从环比看,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68%。

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05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2.0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7%。房屋新开工面积1148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13.5%。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29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5%,比上半年加快3.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8.2%。全国商品房销售额56745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8.2%。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589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8%。9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651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4%。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90653亿元,同比增长0.9%。

四、商品销售稳中有增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08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01089亿元,增长7.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5843亿元,同比增长1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237亿元,增长11.7%。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3071亿元,同比增长11.7%,商品零售193009亿元,增长10.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94926亿元,增长7.5%。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环比增长0.87%。
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25914亿元,同比增长36.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1510亿元,增长34.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0%;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404亿元,增长43.6%。

五、进出口同比下降

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786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其中,出口102365亿元人民币,下降1.8%;进口76334亿元人民币,下降15.1%。进出口相抵,顺差26031亿元人民币。9月份,进出口总额2224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其中,出口13001亿元人民币,下降1.1%;进口9240亿元人民币,下降17.7%。

六、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上涨1.3%。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烟酒及用品上涨1.6%,衣着上涨2.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8%,交通和通信下降1.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5%,居住上涨0.7%。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2.3%,油脂价格下降3.7%,猪肉价格上涨7.7%,鲜菜价格上涨6.9%。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环比上涨0.1%。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0%,9月份同比下降5.9%,环比下降0.4%。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9%,9月份同比下降6.8%,环比下降0.6%。

七、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7元,同比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12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97元,同比名义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4460元,同比名义增长10.2%。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7554万人,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三季度,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3052元,同比增长9.1%。

八、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4%,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8个百分点。内需结构进一步改善。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4%,比上年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3,比上年同期缩小0.03。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7%。

九、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5.98万亿元,同比增长13.1%,狭义货币(M1)余额36.44万亿元,增长11.4%,流通中货币(M0)余额6.10万亿元,增长3.7%。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92.13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33.73万亿元。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9.90万亿元,同比多增2.34万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13.00万亿元,同比多增1.93万亿元。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94万亿元。

总的来看,三季度经济增速虽略有回落,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大势没有改变,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动力孕育成长。但也要看到,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仍存在下行压力。下一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为经济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节 中国微硅粉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包括人口环境、教育环境、文化环境、生态环境。

1、人口环境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5.21‰。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53亿人。

2、教育环境

教育科技和文化体育事业较快发展。全年研究生招生62.1万人,在学研究生184.8万人,毕业生53.6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721.4万人,在校生2547.7万人,毕业生659.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28.9万人,在校生1802.9万人,毕业生633.0万人。普通高中招生796.6万人,在校生2400.5万人,毕业生799.6万人。初中招生1447.8万人,在校生4384.6万人,毕业生1413.5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658.4万人,在校生9451.1万人,毕业生1476.6万人。特殊教育招生7.1万人,在校生39.5万人,毕业生4.9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050.7万人。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3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09%,其中基础研究经费626亿元。全年国家安排了3997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129项“863”计划课题。截至年底,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54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098家。全年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37]累计支持设立213家创业投资企业,资金总规模574亿元,投资创业企业739家。全年受理境内外专利申请236.1万件,授予专利权130.3万件。截至年底,有效专利464.3万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9.7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8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8%。

全年成功发射卫星16次。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试验圆满完成。高分二号卫星成功发射。

年末全国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27051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597个。全国现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183个,已累计完成对118354个企业的产品认证。全国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4056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6162万台
(件)。全年制定、修订国家标准1530项,其中新制定1067项。全国共有地震台站1687个,区域地震台网32个。全国共有海洋观测站79个。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公开出版地图1678种。

3、文化环境

年末全国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008个,博物馆2760个。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10个,总流通52252万人次;文化馆3311个。有线电视用户2.31亿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87亿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6%。全年生产电视剧429部15983集,电视动画片138496分钟。全年生产故事影片618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140部。出版各类报纸465亿份,各类期刊32亿册,图书84亿册(张),人均图书拥有量6.12册(张)。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4246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2835万卷(件)。

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全国共有体育场地169.5万个,场地面积19.9亿平方米。全年我国运动员在22个运动大项中获得98个世界冠军,共创10项世界纪录。全年我国残疾人运动员在19项国际赛事中获得122个世界冠军。

4、生态环境

全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61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6.5%。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5万公顷,下降29.9%;房地产用地15万公顷,下降25.5%;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31万公顷,下降1.9%。

全年水资源总量28370亿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648毫米。年末全国监测的609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3663亿立方米,比上年末蓄水量增加7.0%。全年总用水量622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6%。其中,生活用水增长2.7%,工业用水增长1.0%,农业用水增长0.1%,生态补水增长0.6%。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48]112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64立方米,下降5.6%。人均用水量456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1%。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03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427万公顷。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200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33.2%。截至年底,自然保护区达到272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28个。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4万平方公里,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2.0万平方公里。

全年平均气温为10.1℃,共有5个台风登陆。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2.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2%。煤炭消费量下降2.9%,原油消费量增长5.9%,天然气消费量增长8.6%,电力消费量增长3.8%。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6.0%,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6.9%。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工业企业吨粗铜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76%,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65%,单位烧碱综合能耗下降2.33%,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1.12%,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67%。

十大流域的702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71.2%,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占9.0%。十大流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水质保持稳定。

近岸海域301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66.8%,三类海水占7.0%,四类、劣四类海水占26.2%。

在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监测的161个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9.9%,未达标的城市占90.1%。

在监测的319个城市中,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占1.3%,较好的占70.8%,一般的占27.3%,较差的占0.6%。

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2896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3.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2%,提高0.8个百分点。城市集中供热面积59.1亿平方米,增长3.3%。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9%,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2489万公顷,其中绝收309万公顷。全年因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30亿元,因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36亿元,因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9亿元,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6亿元。全年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30次,成灾10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6亿元。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3703起,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1.9万公顷。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68061人。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07人,比上年下降13.7%;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328人,下降12.9%;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为2.22人,下降5.1%;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255人,下降11.5%。

第四节 中国微硅粉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我国对微硅粉的应用研究和回收利用起步较晚,大部分硅铁,工业硅生产企业对微硅粉的回收不够重视,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尽管回收了微硅粉,但没有发现其中的价值,而且这些回收来的微硅粉Si0 2含量大多数都不达标, 尚属粗放型的工业副产品。

近几年,由于国家对环保的重视,逐步加强了对污染企业的管理,特别是国内对高强混凝土需求的增加,许多铁合金生产企业配备了收尘设备,并开发、 引进了加密技术。 随着先进除尘设备的引进和应用(目前国内大部分硅铁,工业硅生产企业应用的都是埃肯公司的除尘加密技术),我国微硅粉在质量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我国个别工业硅生产企业生产的微硅粉Si0 2含量可以达到97% 以上。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微硅粉应用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高强度混凝土、 微硅粉喷射混凝土、 复合增强密度
剂、 硅粉砂浆、 低水泥浇注料等科研成果都已通过了部级或省、 市级技术鉴定, 并已在许多工程中应用,技术经济效果显著。

我国微硅粉的主要用途也是在混凝土和耐火材料领域,微硅粉混凝土已应用在重要工程如建造高层大厦、 抗冲刷磨损、 抗渗漏等工程, 早在1986年我国已将硅砂浆应用于葛洲坝水闸的修补和2000-3000m 3蓄水池的防渗, 三峡电站、二滩电站、 紫坪铺电站、 黄河小浪底电站、 福建水口电站、 青海龙羊峡电站等水利水电工程和上海杨浦大桥、 香港青马跨海大桥、 江苏连云港木材码头等工程的防渗及抗冲磨部位, 以及用于高强度抗渗工程如上海黄埔江越江隧道工程微硅粉混凝土还用于抗硫酸盐、 氯酸盐、 钢筋防锈和提高耐久性工程, 如我国在沿海建造的水下采油平台等微硅粉混凝土用于铁路公路,如国家重点工程青藏铁路建设项目也较多地采用微硅粉产品。微硅粉在耐火材料中主要应用于不定形部分。我国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自1985年开始进行低水泥浇注料研究,1988年通过部级鉴定。它已在宝钢、首钢热工设备上使用,有的已由国产材料代替了日本进口材料。低水泥浇注料和普通浇注料都使用铝酸钙水泥,配入微硅粉和高效减水剂后, 低水泥浇注料不仅能节约昂贵的铝酸盐水泥50-70%, 而且性能还得到提高。至今水泥浇注料已经用于许多工程, 如用于宝钢高炉铁沟盖代替原日本进口浇注料, 节约大量外汇用于首钢250 步进式加热炉和430加热炉烧咀砖上用于首钢500开坯加热炉汽流冲刷磨损严重的部位用于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的煤气发生炉炉衬,使用寿命达到68天, 比原刚玉管的使用寿命提高10.20倍。

近几年,在一些研究机构、 产品开发机构的大力推广下,微硅粉已逐步在工程板材、耐磨地坪、涂料、功能砂浆等领域获得应用。我国微硅粉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的提高,大大促进了微硅粉市场的发展。微硅粉的应用不仅仅是一个环境保护的课题, 更是一个节能低耗的课题。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