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图画书产品创作水平及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儿童图画书创作水平发展现状

儿童图画书在欧美等国家发展较为成熟,我国目前在售的儿童图画书中几乎百分之九十为原版引进图书,其中包含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儿童图画书在我国大陆发展仅仅是近十几年的事,所以中国原创的儿童图画书数量较少,质量不高,引进过多,原创队伍不足。目前,引进的儿童图画书多以国外(海外)的获奖书、畅销书为主,这类书,因为已有发行经验和销售数字做参考,引进后,风险少、见效快,对编辑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基本上拿到版权就可以说成功了。尝到甜头的出版社更加倚重引进版图书,对原创儿童图画书的兴趣自然不大,也不重视;国内图书界至今还没有图画书奖项,更缺少评论上的扶植与引导。

第二节 儿童图画书制作流程

儿童图画书的创作过程

在创作前期阶段创作者必须对将要进行创作的方案作出详细的调查与策划。分析出图画书所针对的多少年龄段的儿童来确定图画书整体风格。图画书题材的类型,以及整个图画书的目的与意图等,在诸多的想法与构思上提炼出最准确的创作概念。这些都对图画书的完成有重大意义。   

1、前期准备

创作图画书前在网上和书店收集了很多儿童图画书,以故事中需要的参考资料和素材,关于排版的,关于角色场景的,并查询了儿童图画书的起源,发展,制作方式与要点,注意事项等资料。在了解了图画书的相关知识后,开始进行故事的改编。

    2、创作风格的设定

以《狼来了》为例说明,《狼来了》主要是以兔子集中生智脱离被狼吃掉的危险为故事内容。主要讲述了兔子急中生智把大灰狼吓跑,转危为安的故事。故事滑稽幽默,充满趣味性。以狼一路偷偷跟随兔子上山采蘑菇为线索,通过兔子得意的毫无察觉的动作表情,由哼着歌上山到发现蘑菇时的兴奋不已,准备大展身手采蘑菇那得意的神情,再到觉察到大灰狼时紧张惊慌,还有想办法时的镇定,到装中毒而死骗大灰狼,最后把大灰狼吓跑时的轻松开心;而狼一步步靠近,以为快要得逞到被兔子的死状吓跑,故事到达高潮,通过画面体现角色的心理变化,再辅以简单的文字,使图画书更具可读性。呈现了一个情节跌宕有趣的故事。想给孩子带来轻松快乐的体验,主要针对2-5周岁的儿童,以图以主,再辅以简单文字的图画书形式呈现。

图画书故事简单风趣,符合儿童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图画书的大概风格是紧张,幽默,滑稽的,灵活运用颜色搭配,注重内容的视觉冲击力。图画书的角色场景是根据故事风格设定的。角色选定狼和兔子这两个永恒的好搭档,兔子头戴蓝色帽子身穿蓝色背心,线条简单,拟人手法,赋予兔子聪明淘气的个性特征,狼采用传统造型,严板的角色特点结合兔子处境给观众营造一种紧张感,并能在故事最后以免子的转危为安给观众带来强烈的释然感,两个角色的表情动作充满强烈反差,与故事情节要求相呼应,使故事更生动有趣。图画书场景用简单的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简单明了'突出主角,作了故事情节的重要道具。

3、制作过程

本图画书使用数码绘画完成具体的创作,确定风格以后,不断查阅资料,找同类型的数码绘画,揣摩借鉴学习;并参考了动画里的角色表情动作,使画面能更好更生动地展现故事内容,达到自己想要的风格和画面效果。并通过几个绘图软件的对比,考虑到故事画面风格和及本人对软件的熟悉程度,选择了painter和photoshop相结合来进行《狼来了》的创作。图画书拟人手法表现形象的造型,赋予角色以人类的思想感情、行动,夸张幽默可爱的角色特点使形象更鲜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画面的构成和调整,还有角色的造型调整等。

3.1 角色的选择

在狼和兔子的角色设计中,我参考了许多关于狼和兔子的造型,也画了很多不同风格的角色造型,最后选择了最符合故事风格的角色设定。

为了使画面更生动,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在角色的表情动作上也下了些功夫,找了许多参考。

3.2 场景风格的确定

针对学前儿童,场景用比较简单的线条勾勒,符合儿童的认知和心理特点。

3.3 色彩风格的选定

采用一种色彩构成,只有明度、纯度上有区别,使色彩对比反差强烈,画面效果打眼,具有震撼力,又能使画面看起来显得单纯又有童趣。

3.4 数码制作方法

采用photoshop与painter相结合的数码绘画方法。之前在一个插画工作室实习,学习借鉴了工作室的一些制作方法。

完成儿童图画书的创作设计需要对儿童图画书的了解,针对的年龄段,在此年龄段中儿童对图画色彩构图的接受程度等。在设计前参阅相关资料,收集关于兔子和狼的图片,做好创作过程中角色涉及的动作表情等造型还有场景设计的准备。主要参考资料为国内外优秀的图画书作品。在设计过程中,角色场景的位置安排,比例关系,空间构成等关系到图画营造的氛围,都要作出充分考究,不得马虎。

图画书色彩的应用需要和谐统一的色彩关系,色彩是烘托后气氛的主要因素。在《狼来了》中我采用的是一种色彩构成,只有明度、纯度上的区别,使画面显得单纯,有童趣。色彩关系对比反差比较强,使画面效果醒目,具有震撼力。

在图画书手法的运用中,《狼来了》运用夸张拟人的手法表现角色造型,突出了角色的性格特点,更深刻而又更单纯地揭示它们的本质特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使儿童得到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增强画面感,使画面充满生命力和活力。增强了儿童图画书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儿童图画书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娱乐性与教育性相统一,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蕴含的重要价值必定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童图画书图书市场必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第三节 国内外儿童图画书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避免过分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与故事内容的教育意义,应还原图画阅读的多种解读可能性及应有的趣味性。

    在国家对幼儿教育重视的大背景下,幼儿教育也普遍得到家长的重视。虽然家长意识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有些家长不知该怎样做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只能把大好的教育机会全部交给幼儿园或干脆丧失掉或采用不正确的方式。一些家长在为孩子挑选书籍时大多选择教材类书籍,家长希望找到一种好的方法教好自己的孩子,导致我们把应试教育提前到幼儿阶段,这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错误倾向。儿童图画书是最适合儿童教育的读物,它不是唯一手段但是最适合的形式。

有部分家长与孩子共同读图画书故事书,但对儿童图画书的阅读只是停留在故事情节的阅读上;也有家长会在读完故事后让孩子归纳中心思想。多数家长要么是通过图画书进行识字学习,要么通过图画书进行人格及价值观的教育。寓教于乐是好的,但过早地告诉孩子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等等,只能是让孩子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阻碍了儿童的想象力发展,教育的结果就会适得其反。因为注重故事的教育意义,儿童图画书可能会失掉应有的趣味性,家长通过图画书教育孩子时可能因过分强调故事的文字性阅读,造成阅读在寻找唯一答案,形成孩子思维的单一性。

儿童图画书之所以适合2~6岁的儿童,因为它是由图画与文字共同构成故事情节的主体,而图画的阅读具有开放性。儿童图画书大多数的阅读方式是由成人读儿童看,或说儿童是在边听边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只是在听故事和只是“看”听到的故事。多数成人往往在读书时会有一个前设(看故事书就要看故事的原尾),似乎阅读的过程是要找到一个结果,这种错误思维导致阅读失去开放性。图画阅读的魅力在于具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阅读没有文字的图画书,我们会强烈体会到这种图画阅读的奇妙之处,如果阅读者缺乏想象力,“无字图画书”是不太容易被读通的。

所以,首先要通过儿童图画书的设计找到儿童图画书开放阅读的途径,在儿童图画书的设计中预留出让儿童做出反应的足够时间,图画书故事文本的表达及编排给孩子留有思考问题的余地。例如文本的表述使用设问或疑问句,或增加供思考的无字页面等。只要给儿童留有时间进行思考就好,不要让儿童表述出来,以便让儿童融入到故事情节之中。版面设计中可以增加折页或利用小的文件袋的设计等拓展儿童对故事的思考,鼓励儿童的探索精神。其次,通过改变已有的阅读习惯找到儿童图画书开放阅读的办法。家长买来新的图画书首先要让儿童自己进行翻阅,之后再共同阅读。只要让孩子自己阅读,儿童就肯定会自己进行图画阅读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建构故事情节。对儿童图画书进行反复阅读有助于儿童对图画书主题思想的体会。

第二,儿童图画书对阅读群体年龄段次的划分模糊不清,造成选择阅读的随意。

对儿童阅读群体年龄进行大体段次划分,2~6岁之间分成两个段次,3岁左右可以作为分割点。一方面主要是考虑儿童阅读的兴趣,达到阅读的有效性。经研究2~3岁的儿童与3~6岁儿童在认知方式上具有较大差异。勉强让2~3岁儿童阅读只有5~6岁儿童才能读懂的图画书时,这样的阅读很可能是无效的,甚至使儿童幼小的心灵产生挫败感。另一方面是儿童图画书的儿童看、家长买的特殊性。儿童图画书适合低龄儿童阅读的特点,通常都是家长买给孩子看,家长决定选择购买。很少有家长是让儿童自己来选购图画书,可能5~6岁的孩子自己会挑选一些。多数家长不是教育专家,书上的阅读指导建议对选择购买起到很大作用。

目前销售的大多数儿童图画书没有指导阅读的儿童年龄阶段,这似乎说明任何年龄都适合。有些儿童图画书给出不科学的阅读年龄建议,如新蕾出版社出版的“迪普的成长故事”有《我不想睡觉》《我不想吃饭》等,在封面给出的阅读指导写“适合2~6岁儿童阅读”,事实上稍微对儿童心理有了解的人就可以看出,这些图画书对2岁儿童来讲,明显故事内容长度过长,故事情节有些复杂。书中包含过大的信息量,已经超过书上注明的适合阅读的儿童年龄。作为出版者应拿出专业精神,帮助家长选择适合自己孩子阅读的图画书。从这一点来看,儿童图画书的发展首先需要更加专业化的出版团队。   第三,除阅读之外,图画书缺乏利用儿童对图画书的兴趣来带动儿童动眼、动脑及动手。

儿童图画书除本身的阅读之外我们应该去挖掘它具有的其他方面的可能性,我们可以考虑利用儿童对图画书的某个兴趣点去带动儿童多方面的发展。2~6岁的儿童具有喜欢动手、动脑、动眼的特点,儿童图画书设计的发展要考虑儿童与儿童图画书的互动性。

儿童图画书的独特艺术性特点决定太多好的儿童图画书值得长久的珍藏及翻阅,尤其是一些国外的获奖图画书。如莫里斯・桑达克的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野兽出没的地方)曾在1964年获凯迪克金奖,距今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依然倍受推崇。大卫・威斯纳的Tuesday(疯狂星期二)1992年获凯迪克金奖,十年过去了,现在看来还是会被作者那精湛的绘画技巧折服。太多优秀的图画书确是经典之作,而阅读它们的过程是享受,更是心灵的回归。所以,是否可以考虑单独设计一本独立装订的与图画书内容相关的儿童工作书。其中可以有剪贴的内容、涂色的内容、折纸、继续画故事情节发展的内容等等,像是我们现在常常见到的幼儿手工书,只是把这种手工活动放设在熟悉的人物及情节之中。在图画书阅读之后让儿童动手剪剪贴贴、拼拼画画或用绘画的方式进行故事的系列创作等,儿童更容易有动手的热情。通过各种动手、动眼、动脑的游戏,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及创造能力等。

总之,儿童图画书这种具有独特魅力的书籍想要成为儿童的好伙伴,在儿童的成长中发挥其积极作用,就必须还原其图画阅读的本质。让儿童在开放的图画阅读形式中潜移默化的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想象能力。只有更加专业的出版团队,才能帮助读者选择合适的书籍,并利用儿童对图画书的兴趣来带动儿童的眼、脑、手的发展。这样儿童图画书才能与儿童进行良好的沟通,让儿童在阅读中体会到快乐,在阅读中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帮助儿童更好地成长。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