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食品行业环境分析

第一节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2009-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分析

(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

2005年-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变化图

单位:亿元

              
 

(二)2009-2011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情况分析

2009年我国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了适宜的宏观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取得了成效,“保八”目标实现。同时,在国内货币供应过多压力下,地方债务系统性风险显现,银行资产质量面临较大挑战,通货膨胀预期上升,产能过剩情况突出,加上国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主权债务危机等问题的出现,使2010年我国经济成为最复杂的一年。

2010年我国经济增速(GDP增长)逐季趋缓,“前高后低”明显,这既有2009年增长基数的原因,更主要的是2010年宏观政策主动调整的结果,达到了经济调控预期要求的目标,取得了成功。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经济向趋稳的方向转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正确的宏观调控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二是三大政策手段的出台,即房地产政策、地方融资平台整顿、限制过剩产能和限制高能耗政策。两大宏观调控政策和三大政策手段的配合使用,起到了较好的调控作用。

2011年前三个季度,广义货币供应量M2 增长向常态平稳回调,M2 增速从上年末19.7%的高位回调至9 月末的13.0%。总体上看,这是稳健货币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结果,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尽管M2 增速从数值上看比前几年低,但考虑到金融创新等因素,货币条件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仍是基本相适应的。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的关系趋于改善,经济与社会发展趋于协调,一些突出矛盾正在逐步缓解。经济增速略微放缓,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动调控的结果,处在合理水平,没有超出预期。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下阶段宏观调控既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要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进一步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预测

2012年,我国将呈现经济增速和物价涨幅“双降”态势,预计GDP增长8.7%左右,CPI上涨4%左右,经济运行总量矛盾有所缓解,但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更大。具体表现出以下三种趋势:

1、全球经济将低速增长。

展望未来,全球经济活力正在减弱,并且内外部失衡进一步加剧,市场信心近期大幅下降,下行风险逐渐增大。发达国家正在步入滞胀的泥潭,一方面,主要国家普遍面临主权债务压力和金融稳定风险,私人需求尚未接过拉动经济增长的接力棒,经济增长动力仍然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货币政策依旧宽松,甚至存在出台新的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通胀压力相对较大。新兴经济体面临着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大量热钱冲击以及政策紧缩对经济增长的抑制等问题,其经济增速将继续呈放缓态势。根据IMF《世界经济展望》秋季报告预测,2012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与今年基本持平。其中,发达经济体将增长1.9%,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将增长6.1%。 

2、国内经济环境总体良好。

一方面,“十二五”规划第二年进入投资项目集中建设阶段,中西部不断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逐步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刺激性政策逐步退出以及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使得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地方财政风险和土地市场交易趋冷对地方投资融资能力形成制约,资源、劳动力成本上升抬高了经济增长的成本,出口放缓对工业生产形成一定压力。 

3、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预测。

如果2012年欧美债务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主要发达经济体整体不出现二次衰退,发展中经济体通胀压力得到一定缓解,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同时,我国把“调结构”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有所减弱,财政赤字率略有下降;货币政策则主要加大对表外业务的控制力度,使社会融资总量增长进入真正稳健状态。在这一国际环境和政策假设情景下,经模型测算,我国经济可望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GDP增长8.7%左右;且经过精心调控,妥善应对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可以将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4%左右。

第二节 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一、行业基本政策方向分析

当食品安全问题屡敲警钟之时,加强源头监管,严格准入门槛已成行业发展当务之急。在此过程中,龙头食品企业或迎重要发展机遇。

工信部同发改委开展《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未来肉类、马铃薯、粮食加工等均将列入其中。与此同时,工信部将制定下游消费产品的准入门槛,包括浓缩果蔬汁(浆)加工的准入条件、葡萄酒行业准入条件等。

业内普遍预期,随着一系列规划和措施的出台,中国食品产业将加速进入优胜劣汰、强者恒强的格局,一些龙头企业将成为行业的受益者。

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后,工信部迅速出台了《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指出,2011年,“将加快规划制定,规范行业管理”。具体有六大规划

第一,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会同发改委开展《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发布实施《肉类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马铃薯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浓缩果蔬汁(浆)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启动《葡萄酒行业准入条件》制订工作。

第二,严格执行产业政策。督促各地严格贯彻落实乳品行业审核清理工作,坚决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乳制品项目(企业)。

第三,落实企业技术改造专项。

第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继续指导和督促酒精、味精和柠檬酸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第五,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加快修订《农药生产管理办法》,依法做好农药企业核准、换发农药产品生产批准证书等行政许可工作;会同工商总局等部门制定和发布《三聚氰胺生产流通管理办法》,严格三聚氰胺生产经营管理,从源头上防止三聚氰胺流向食品和饲料生产业。

第六,加强标准管理。

东兴证券分析师刘家伟表示,继“瘦肉精”事件发生后,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重要性更为显现。未来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将会上升,一些真正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企业,会从中受益。沱牌曲酒副董事长、舍得酒业总经理张树平表示,保证酒的质量、提升品质,是沱牌集团“十二五”重要发展规划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及的几大行业规划及管理中,《浓缩果蔬汁(浆)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已经多次讨论、基本成熟。据参与讨论的企业透露,该政策出台后,将从多方限制小型企业投资,尽可能将资源向优势、龙头企业靠拢。

二、2009-2011年行业重点政策、法规

1、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等19项标准通过审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485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耐除草剂棉花MON1445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等19项标准业经专家审定通过和我部审查批准,现发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

2、卫生部关于做好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 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的通知

卫监督发〔2011〕34号,为贯彻落实2011年4月21日国务院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11〕20号,做好卫生系统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

3、食品添加剂新规或对水果月饼口味造成冲击

随着社区市场、超市、西饼店里各式月饼的纷纷上市,月饼市场的主打品种和口味非年年类似,但值得关注的是,6月20日开始实施的国家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成为了今年月饼市场的关键词。

4、浓缩果蔬汁(浆)加工行业准入条件

《浓缩果蔬汁(浆)加工行业准入条件》,该条件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条件明确,将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合理整合生产资源。工信部称,发布《条件》主要是为了规范行业投资行为,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5、《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规定》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规定》已经2011年6月2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6、《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44号),已经2010年7月2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三、行业相关标准

1、《冷冻食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20071398-T-469)

国家标准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7年下达的第四批国家标准制定计划中的物流 系列项目之一,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作为技术归口单位,由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协同上海市冷冻食品行业协会、上海水产大学、福建省标准化 研究院、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外运裕和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起草。在标准研制过程中,为突出物流服务特性,经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同意,将标准名称 修改为《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2、质检总局食品专家介绍元宵和汤圆的质量关键指标

酸价和过氧化值,GB/T23500-2009《元宵》和SB/T10423-2007《速冻汤圆》中规定,以动物性食品或坚果类为主要馅料的汤圆、元宵中,酸价不得超过3mg/g,过氧化值不得超过0.15g/100g。

甜味剂,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汤圆、元宵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糖精钠、甜蜜素。

黄曲霉毒素B1,GB/T23500-2009《元宵》和SB/T10423-2007《速冻汤圆》中规定元宵、汤圆中黄曲霉毒素B1不得超过5μg/kg。

3、法定2314种食品添加剂均有检测方法

卫生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法定的2314种食品添加剂均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对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残留量的检测管理与发达国家基本一致。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包括对产品质量检测和对其在食品中残留量的检测。对食品添加剂产品质量检测而言,现有法定2314种食品添加剂均有相应的检测方法,有资质和能力的检测单位均可开展相应的检测工作。对食品中食品添加剂残留的检测而言,我国对于规定了具体使用限量和范围的食品添加剂,都制定了相应的检测方法的标准;对于来自天然植物或按生产工艺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如天然色素、增稠剂等,食品中本身就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风险较低,无须区别添加或天然存在的情况,通常不制定检测方法。

4、京:将在超市建立食品安全一级检测室 检测项目达46个

三聚氰胺、瘦肉精、蔬果中农药残留、腌腊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这些消费者平常非常关心的食品安全指标,本市今年内将在商超、大型批发市场等场所建立20家左右的食品安全一级检测室,包括新发地等批发市场、食品批发集散地。以往超市传统快速的检测室只能检测如吊白块、亚硝酸盐等十几项检测项目,此次新建成使用的食品安全一级检测室投资均过百万,配备高科技检测设备和专业检测人员,可针对企业销售的重点食品和果蔬农产品的高风险指标,检测包括非食用物质、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微生物、农药和兽药残留及其他常规理化项目等46个检测项目,涉及蔬菜、水果、肉蛋禽、熟食制品、奶制品、蜜饯果脯、面点、米面油、干制水产、水发产品、腌腊制品等65大类产品。食品安全重点关注的如农药残留、瘦肉精、食品添加剂等指标可以做到每天检测,并涵盖所有供应商。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