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刺无纺布行业经济运行综述

第一节 2010年中国水刺无纺布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中国水刺无纺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浙江、江苏、山东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水刺无纺布生产基地。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用即弃型产品与耐用产品的比例由10年前的90:10发展到目前的65:35左右,医用、卫生无纺布的应用比例越来越高,开发前景非常广阔,有利于血液传染病、艾滋病、肝类、肺结核、“SARS”、人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护。

从总体上看,水刺行业呈现的态势依然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单线产量低,但也有少数企业逐步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企业。据统计,产量过万吨的企业有3家。具有实力和规模的企业逐渐重视结构调整和产品创新,已经有很多企业生产的水刺布技术含量高、产品品质好,市场价格也高于普通水刺产品。

二、中国行业市场特点分析

水刺无纺布近年来发展较快,目前我国已有四五家规模上万吨级水刺生产企业接近发达国家的生产规模和水平。因揩布市场、涂层/层压产品市场以及医疗用品市场的迅速发展使水刺无纺布市场发展较快。

2009年,我国共有91家水刺无纺布生产企业,合计144条水刺无纺布生产线,其中郑州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所产生产线47条,进口生产线32条,常熟市飞龙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线35条,其它生产线30条。2009年国内新增水刺无纺布生产线13条,2009年国内总的水刺生产能力约为29万吨,同比上年增长18.8%;实际产量约为19.7万吨,比2008年增长27.1%。浙江省是水刺无纺布产量最高和生产线数量最多的省份,全省有生产线77条,占全国水刺无纺布生产线的53.1%;全省产量约11.4万吨,占全国水刺无纺布总产量的57.8%左右。产量排名前10位的省市依次为(按产量多少为序):浙江、辽宁、江苏、福建、河南、山东、河北、海南、北京、湖北。

2010年,无纺布企业中,生产水刺产品的企业有93家,共160条水刺生产线,进口线超过30条,生产能力已经超过30万吨。

2008-2010年水刺无纺布产能及其增长

2008-2010年水刺无纺布产能产量及其增长

三、中国行业技术发展状况

1、我国水刺无纺布技术主要特点

国内水刺无纺布主要集中在两大类,即医用敷料纱布、手术衣等以及人造革基布。相关企业产品变化不大,技术差异很小,尤其表现在水刺人造革基布上,而且重复建设突出,为争夺市场份额而进行恶性价格竞争。

随国内水刺无纺布生产设备的发展,国产水刺生产线比重增大,预计仍会继续增加。国产生产线主要产品是人造革薄型基布。工艺路线基本相同。设备仍属跟随型,与欧洲进口设备相比,整体水平较低,缺少自己的知识产权及软件。

2、水刺非织造技术的多元化

目前,我国水刺无纺布前道工序清一色采用梳理成网工艺,一定程度限制了水刺无纺布品种开发,而日本在今年的大阪无纺布展览会上推出的水刺无纺布来看,既有干法造纸浆粕/聚酯水刺布,又有合成纤维纺粘(复合纤维)水刺布、铜氨纺粘水刺布等。我国在上述产品及工艺方面尚属空白,这方面应引起无纺布行业重视。

随着国内水刺无纺布技术日趋成熟,发展辊筒式水刺机是一个重要课题,但要注意辊筒式水刺机工艺路线配套,需要有高速成网机相匹配,如生产有网孔水刺布,平网水刺更换品种较辊筒水刺要方便。多元化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水刺无纺布技术水平。

第二节 中国水刺无纺布上、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一、上游行业发展状况

适用于无纺布的纤维原料种类很多,主要有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为了制得不同性能、用途和风格的无纺布,还可以使用高性能特种纤维和功能化、差别化纤维。

2010年是世界纺织行业在25年中增长最给力的一年。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生产量猛增8.6%,至640万吨和8080万吨。这相当于人均11.8公斤的消费量。因此,2010年纤维年平均增长率为3.4%,相比之下,在此期间人口年增长率为1.2%。

虽然纤维素和合成纤维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但是天然纤维增长仅仅2.2%。所有主要人造纤维的增长率都达到两位数字,只有晴纶例外。聚酯工业长丝甚至大幅增长37%。粘胶纤维增长17%,创新高。

总体而言,全球纤维市场仍不乐观。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全球纤维产量比2007年下降4.6%,降至7127万吨。这种下降的趋势可以明显地从中国纺织品出口统计数据中得到印证。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中国纺织品出口额为728亿美元,比2009年同期下降近11%。随着中国政府纺织工业刺激计划的出台,纺织品出口的下降趋势逐步得到扭转。

2008-2010年天然纤维产量及增长率

2008-2010年化学纤维产量及增长率

二、下游行业发展状况

目前国内水刺无纺布应用市场主要是合成革底布、一次性医用、家用产品。

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鞋业、箱包业的快速发展,人造革合成革行业正呈蓬勃发展之势,由于合成革需求的强劲增长以及国外合成革产业加速转移至我国,国内总产量一直呈递增态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合成革的生产大国。但和国外先进国家的同类产品相比,我国合成革产品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产品性能较差,缺乏国际竞争力,高档品种还需要大量的依赖进口,出口额也远小于进口额;产品的竞争还停留在较低端的层面,产品相互仿冒现象严重,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合成革企业如何突破,已经成为大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目前我国共有人造革合成革生产企业1000多家,近2000条干湿法生产线,产能相对过剩,市场竞争激烈,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每一家人造革合成革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造革合成革每年都是两位数字的增长,人造革合成革工业也正蓬勃发展。人造革合成革现已大量取代了资源不足的天然皮革,并较之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中国目前合成革,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等沿海城市。近年来,为满足国内外不断提高的环保要求以及消费者日益增强的健康安全意识的需求,生态合成革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

2011年1-3月中国人造革、合成革产量分省市统计表

世界上人造革合成革的主要需求地集中在亚洲的中国、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尼等地;欧洲的德国、比利时、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等地;中东的土耳其、摩洛哥、埃及、叙利亚、约旦、伊朗等地中国人造革合成革网;南美的墨西哥、巴西、秘鲁、危地马拉、哥伦比亚等;以及北美的美国、加拿大等地,全球人造革合成革需求量处于持续增长之中。

2005-2010年世界人造革合成革需求情况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