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采装备行业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钻采装备行业产业链概述 

钻采装备行业产业链简图

 

第二节 钻采装备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上游原材料生产情况分析

(一)主要原材料产量情况 

2005-2010年钢材产量增长统计表

二、上游原材料需求情况分析

(一)主要原材料应用领域概况

钢铁一般依照它的提炼方法可分为柏塞麦转炉钢,碱性转炉钢,平炉钢,电炉钢等。依用途可分为建筑及工程用钢、结构钢、专业用钢、工具钢等。

(1)建筑及工程用钢

建筑用钢材可以分为钢结构用钢材,及混凝土结构用钢材。钢结构用钢材主要为低合金钢(Q345系列)及普通结构钢(Q235系列)板材,部分重要结构设计中要求钢材采用带有z15,Z25,Z35等Z向性能要求的材料。轻钢主结构多采用Q235材料,重钢主结构多采用Q345材料,预埋地脚螺栓多采用Q235圆钢,拉条多为热轧钢筋,另外角钢、槽钢、H型钢等型钢也有少量使用。土建钢材主要为螺纹钢、圆钢、线材及型钢等

(2)结构钢

机械制造用钢,用以制造承受载荷或传递功和力的机械零件所用的结构钢,也称机器结构钢。对这类钢的要求是有高的强度、适当的韧性和良好的制造工艺性,如锻造性、切削加工性等。这类钢一般都经过适当热处理后使用。机械制造用钢按用途可分为调质钢、表面硬化钢(包括渗碳钢、渗氮钢、低淬透性钢)、易切削钢、弹簧钢和滚动轴承钢等。

(3)专业用钢

专业用钢包括如钻采装备用钢、船舶用钢、飞行器用钢、压力容器用钢、农机用钢等。其品种主要包括钢板、优质钢、型钢、带钢、钢管、金属制品等。

(4)工具钢

工具钢的含碳量高于结构用钢,通常用于制锯条,钻头等。特殊钢则加入铬、钨、钴、钼、钒等合金元素,并经适当的热处理。

(二)主要原材料应用领域需求量统计表 

钢材应用领域需求量统计表

第三节 钻采装备下游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下游主要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下游主要行业发展概述

2010年,国内经济继续较快增长,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带动了石油需求增加,四季度甚至一度出现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柴油荒”。全年石油行业的主要产品产量和销售产值继续增长,原油进口数量屡创新高,原油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不过,受灾害气候频发、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政策力度加大以及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增长等因素影响,2010年,石油行业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增速逐渐放缓,尤其是企业利润增速明显回调甚至出现负增长。

1、行业景气情况

2010年四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38.0,比三季度提高0.1点,连续第7个季度上升。我国的石油行业的两大子行业景气指数走势出现差异。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景气指数为154.0,比全国企业景气指数高出16点,较上年同期增加14.9点,比2010年三季度略降0.7点,已连续两个季度下降,虽然仍处于“较强景气区间”,但是已接近该区间的下限,这主要是由于四季度是国内原油需求的相对淡季,这一点从图8可以看出,每年的二、三季度,油气开采业处于旺季,景气指数会相应走高,而四季度则进入淡季,景气指数因此出现较有规律的波动。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景气指数由降转升,达128.3,比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低近10点,比上年同期增加11.8点,比2010年三季度下降16.5点,一举从“相对景气区间”跃升至“较为景气区间”。2010年四季度,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发改委两次适时调整成品油价格,有利于保障炼油企业稳定盈利。

2007年4季度-2010年4季度我国两大石油子行业各季度企业景气指数走势

2、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010年全年,我国油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前扬后抑,上半年稳步增长,下半年平稳回落。全年投资额达2892.5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下降3.8个百分点。2010年全年投资增速下降是2009年油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快速回升的合理回调。我国油气行业发展迅速,勘探领域和地区广泛,尤其是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能源储量较为丰富。随着金融危机的结束和需求的增加,我国油气开采业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同时也必将刺激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投资额增速在2010年上半年保持上升走势,之后短暂回落,三、四季度以来重新走高。2010年全年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076.4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6.3个百分点,上年同期是负增长。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渐消退,除了受危机影响被迫延期的炼油项目纷纷开始建设外,新增炼厂的投资建设步伐也在加快。

2010年1-12月我国石油行业城镇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及占全国比重情况

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我国石油行业城镇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趋势

3、生产情况

1)行业增加值有升有降

2010年全年,油气开采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2%,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0.4个百分点,上年同期增速是4.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年同期增加4.4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

石油行业的增加值增速与国际原油价格关系非常密切。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金融危机造成国际油价暴跌,也严重影响了石油行业的增加值增速,油气开采业和炼油业增加值都一度出现负增长。2009年以来,随着国际油价的逐渐走高,两个子行业增加值随之回升。炼油业更是由于国家实施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并根据这一机制适时调整成品油价格,极大的促进了炼油业增加值的提升。不过,原油价格继续波动上涨以及通胀预期加大的时候,如果国内成品油价格做不到适时上调,这对炼油业来说也是一种“灾难”,2010年下半年大致就是这种情况,因此炼油业增加值高位回落。

2010年12月我国石油行业累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与WTI原油价格走势

2)原油产量快速增长 加工量增速放缓

2010年全年,我国原油产量累计达20301.4万吨,同比增长6.9%,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上年同期原油产量增速为-0.4%;自7月以来月度产量均超过了1700万吨,其中10月份产量更是高达1775.5万吨,创2005年以来月度产量新高。

2010年,原油加工量累计为42286.8万吨,同比增长13.4%,增速与前三季度基本持平,比上年同期增加5.5个百分点,加工量增速是近11年来最快的,为“十一五”前四年年均增速的两倍。从单月来看,三季度国内炼油厂设备检修,7、8、9月的月度加工量同比和环比均下降,四季度以来,国内一度出现柴油供应偏紧现象,各地炼厂纷纷加大了原油加工量,造成10、11、12月的月度加工量同比和环比增速重新回升,12月的加工量高达3872.4万吨,创历史新高。

2010年,三大主要成品油累计产量增速放缓。其中,汽油产量累计为7675.3万吨,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8.0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煤油产量1714.7万吨,同比增长15.3%,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1.7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下降5.1个百分点;柴油产量15887.4万吨,同比增长12.0%,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0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12月份,我国汽油产量690.9万吨,同比增长4.2%;煤油产量137.8万吨,同比下降0.9%,柴油产量1463.7万吨,同比增长10.5%。2010年,三大成品油产量增速下降的根本原因是2008年同期产量过低,造成2009年增速较高,而这种因基数低出现的高增长已逐渐回落至平稳状态。

2010年全年,燃料油、润滑油和石脑油累计产量增速均比前三季度有所下降。其中润滑油产量856.9万吨,同比增长13.0%,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4.2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下降0.8个百分点;燃料油产量2115.4万吨,同比增长11.6%,增速比前三季度下降1.8个百分点,上年同期是负增长;石脑油产量2527.3万吨,同比增长44.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31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下降7.8个百分点。

库存方面,新华社“新华08系统”2011年1月21日发布的2010年12月份中国石油库存数据显示:12月末中国原油库存(不含储备库存)环比增加0.5%。12月末成品油(汽柴煤)库存环比增加8.7%,其中,汽油、柴油和煤油的库存环比分别增加3.0%、16%和5.6%。

2008年4季度-2010年4季度我国原油产量和加工量及其同比增长率比较

4、需求情况

2010年,国内成品油需求继续增长。全年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业销售产值(现价)24021.76亿元,同比增长38.3%,增速比前三季度下降3.7个百分点。12月份,行业销售产值达2339.80亿元,同比增长28.1%,环比增长4.5%。全年炼油业产销率为99.3%,同比增长1.11个百分点,12月产销率为101.3%,同比增加1.11个百分点。

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我国炼油业销售产值和产销率

表观消费量主要是国内产量与净进口之和,由于国内生产企业基本属于“以销定产”,因此,产量与净进口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国内需求情况。2010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为43928.3万吨,同比增长13.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9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下降2.9个百分点。三大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24514.6万吨,同比增长10.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7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分产品看,汽油、煤油和柴油的表观消费量同比分别增长5.1%、16.7%和12.0%,增速均快于前三季度。

2010年全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1800万辆,创历史新高,居全球产销第一,这是拉动汽油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带动旅游业持续升温,加之危机过后商务出行益发活跃,极大促进了航空煤油消费需求。进入四季度,三秋农忙用油增多,加之部分中间商囤积居奇以及一些地方政府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加大拉闸限电力度,迫使部分企业改用柴油发电,柴油投实际需求和机性需求进一步增大,造成供应偏紧现象。在国家相关部门的积极协调和组织下,石油企业采取了增加加工量、放大进口、加强运输调度等措施,有效增加了国内市场供应。12月以来,国内柴油紧缺局面逐渐缓解,库存逐渐回升。

2010年1-12月我国原油及主要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及同比增速 

 

6、进出口情况

1)原油进口量同比大幅增长

2010年,虽然国内原油产量增速较快,但仍不及石油需求增长速度,因此我国石油进口量继续大幅增长,屡创历史新高。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原油累计进口23931万吨,同比增长17.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3.6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下降2.0个百分点,全年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3.8%,比上年增加2.8个百分点。月度原油净进口量波动走高,尤其是9月份原油进口量2329万吨,同比增加35.4%,创历史新高。12月份原油进口2086万吨,同比下降1.9%,环比下降0.2%。2010年原油累计进口平均价格为564.8美元/吨,同比增长28.9%。

2010年以来,受国内经济持续复苏、汽车销量大幅增长以及石油战略储备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原油进口量一直处于持续攀升中,加之人民币升值增加了人民币的购买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的购油愿望和进口量。

2010年,我国原油共出口303万吨,同比下降40.2%。其中,12月份出口24万吨,同比下降33.3%。全年累计出口平均价格为544.9美元/吨,同比上涨28.2%。

2)成品油出口量增速回落

2010年全年,我国成品油进口3688万吨,同比下降0.1%,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5.3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收窄7.6个百分点。12月份,我国进口成品油396万吨,同比增长20.0%,环比增长12.5%。我国成品油出口量为2688万吨,同比增长7.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近40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下降15.9个百分点。12月份成品油出口量189万吨,同比下降48.5%,环比下降9.1%。2010年四季度以来蔓延全国的“油荒”迫使国内几大石油巨头减少了成品油出口,同时相应增加了进口量。到12月底,柴油供应紧张局势已经得到有效缓解。

(二)下游各行业近几年增长情况 

2005-2010年我国石化行业产值增长情况


 

二、下游主要行业对钻采装备的应用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石化装备制造业年工业总产值约5000亿元。其中,通用设备约为2000亿元,石化专用设备约1800亿元,石油钻采运输设备约800亿元至900亿元,自动化仪表控制设备约300亿元至400亿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分析,截至2010年11月,我国石油和石化装备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有2026家,其中石油钻采设备企业856家,炼油化工设备企业582家,压力容器制造企业588家。

2010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11.54亿元,较前年同期增长19.64%;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107.62亿元,同比增长19.02%;新产品产值238.95亿元,同比增长46.49%;出口交货值147.09亿元,同比增长11.99%。

据该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石化设备的三大子行业中,钻采设备涨势最好。2010年1月至11月,石油钻采设备制造行业、炼油化工设备制造行业,以及金属压力容器制造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20.97%、18.78%和17.41%,完成工业销售产值分别增长20.36%、19.24%及15.79%。

钻采设备的优异表现与原油价格的稳定增长密切相关,2010年下半年原油的大幅度涨价直接拉动钻采设备的需求。

第四节 上、下游行业对钻采装备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在最新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国家通过多项条文明确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调整和发展方向。纲要强调要优化结构、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并强调要加强重大技术成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推动装备产品智能化。有关专家指出,“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以及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等措施,都将为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