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渗碳炉行业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真空渗碳炉行业产业链概述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产业链的上游产业指处在整个产业链的开始端,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和生产的行业。而真空渗碳炉是处于热处理行业的中游产品。

真空渗碳炉产业链简图

 

第二节 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上游原材料生产情况分析

(一)主要原材料产量情况

上游钢材产量增长统计表

单位:亿吨

年份 钢材产量 同比增长
2003年 2.20 21.0%
2004年 2.72 23.6%
2005年 3.40 25.0%
2006年 4.23 24.4%
2007年 4.89 15.6%
2008年 5.01 2.5%
2009年 5.68 12.8%%
 

 

(二)原材料生产区域结构

2009年12月全国分省市粗钢产量统计

单位:万吨

地区名称 本月 去年 本月比去年 本年 去年同期 累计比去年 各地区占全国总产量比例(%)
同月 同月增长% 累计 累计 同期增长 % 本年 去年同期 差值
总计 4766.43 3765.14 26.6 56784.24 50031.15 13.5 100 100 0
北京 40.69 42.02 -3.2 464.85 466.81 -0.4 0.82 0.93 -0.11
天津 198.1 134.23 47.6 2124.2 1706.31 24.5 3.74 3.41 0.33
河北 885.22 881.05 0.5 13536.27 11522.58 17.5 23.84 23.03 0.81
山西 260.9 175.72 48.5 2648.49 2346.04 12.9 4.66 4.69 -0.03
内蒙古 108.45 111.14 -2.4 1261.94 1225.26 3 2.22 2.45 -0.23
辽宁 437.36 327.73 33.5 4782.98 4056.16 17.9 8.42 8.11 0.32
吉林 64.17 34.33 86.9 792.56 642.02 23.4 1.4 1.28 0.11
黑龙江 59.37 36.18 64.1 565.95 475.14 19.1 1 0.95 0.05
上海 179.07 137.27 30.5 2032.24 1974.84 2.9 3.58 3.95 -0.37
江苏 466.06 367 27 5489.88 4861.35 12.9 9.67 9.72 -0.05
浙江 103.82 64.26 61.6 1045.64 930.52 12.4 1.84 1.86 -0.02
安徽 156.3 130.62 19.7 1759.69 1758.05 0.1 3.1 3.51 -0.42
福建 64.5 41.68 54.8 765.04 631.46 21.2 1.35 1.26 0.09
江西 171.58 104.44 64.3 1620.88 1239.7 30.7 2.85 2.48 0.38
山东 383.13 293.53 30.5 4857.3 4457.68 9 8.55 8.91 -0.36
河南 219.78 150.91 45.6 2328.99 2161.99 7.7 4.1 4.32 -0.22
湖北 184.18 140.39 31.2 1985.3 1981.44 0.2 3.5 3.96 -0.46
湖南 122.68 101.55 20.8 1436.55 1299.29 10.6 2.53 2.6 -0.07
广东 130.91 74.5 75.7 1126.57 1070.02 5.3 1.98 2.14 -0.15
广西 91.75 61.27 49.7 1000.01 776.83 28.7 1.76 1.55 0.21
海南 0 1.06 0 23.24 3.51 562.1 0.04 0.01 0.03
重庆 29.24 23.49 24.5 333.79 352.45 -5.3 0.59 0.7 -0.12
四川 113.59 117.33 -3.2 1509.14 1369.58 10.2 2.66 2.74 -0.08
贵州 32.4 22.36 44.9 343.1 345.63 -0.7 0.6 0.69 -0.09
云南 95.36 67.82 40.6 1049.05 906.38 15.7 1.85 1.81 0.04
陕西 45.03 36.9 22 522.5 303.66 72.1 0.92 0.61 0.31
甘肃 55.58 37.86 46.8 626.36 515.78 21.4 1.1 1.03 0.07
青海 10.93 8.5 28.6 126.72 115.07 10.1 0.22 0.23 -0.01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56.28 40 40.7 625.01 535.6 16.7 1.1 1.07 0.03
 

 

二、上游原材料需求情况分析

(一)原材料生产规模预测

2010-2013年我国钢材产量预测表

单位:亿吨

年份 产量 同比增长
2010年e 5.9 3.8%
2011年e 6.6 11.9%
2012年e 8.1 22.3%
2013年e 9.6 18.8%
 

 

(二)产品原材料价格走势预测

2003-2008年我国钢材价格走势

地区:全国 单位:%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101.5 121.8 135.2 121.7 132.6 168.4

注:上一年=100

               

 

第三节 下游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下游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下游行业发展概述

2008年5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蔓延至实体经济,中国机械制造业从9月开始逐月回落、出口大幅下滑,同样给机械制造业重要环节的热处理行业也带来较大冲击。经行业调研,从热处理装备制造业来看,前6年连续保持平均超过20%的增速,包括上半年大多数企业均处于产销两旺的状况,而2008下半年尤其9月以后,受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影响,国内制造业投资改造观望心理加重,设备订单大幅减少。

国家2008年10月底为刺激投资,出台了固定资产增值税转型改革。这本来是一项重大利好政策,但因为政策生效期规定为2009年1月1日,各设备采购企业为享受政策优惠纷纷要求推迟交货,导致设备制造企业当年4季度营业额明显下降,年平均收入下滑约20%左右。同时因设备制造均为订单生产,一般有4~8个月的制造周期,去年4季度订单骤减,最终带来2009年上半年设备销售大幅减少。对热处理加工企业,包括各机械制造企业内部热处理分厂、车间、工段和各专业热处理加工企业,过去6年在汽车、摩托车、家电、标准件等规模制造产业快速增长(年均15%以上增长率)和大批量出口(高于25%产量出口)的推动下,保持较高连续增长(平均增速30%),企业获利较丰。但自去年9月起,制造出口订单逐月下降,内需持币观望,外向型企业效益快速下滑,加工配套企业加工量逐月减少,而且越是产品外向型企业或为外向型企业配套的专业加工企业受影响越大,专业加工企业设备平均利用率大幅缩减,从较高盈利滑向保本,部分企业出现亏损。当然,由于前3季度加工增幅较大,所以年平均收入基本持平。热处理辅料及配件市场,同样具有明显的前高后低趋势,年收入小幅下降或基本持平。

(二)下游各行业近几年增长情况

短期内受出口需求大幅缩减、国内需求尚未起动的影响,热处理设备制造、专业加工以及辅料及配件市场必然出现一个调整期,但综合考虑我国在机械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相关下游产业的发展动向以及国内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热处理行业的市场空间依然宽广。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先后出台了汽车、钢铁和装备制造业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并提出4万亿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根据行业专家初步分析,这些激励措施将对热处理行业发挥明显的拉动效应。

1、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落实了减征乘用车购置税、开展“汽车下乡”、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清理取消限购汽车的不合理规定等政策措施,成为汽车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最为热处理传统消费大户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在此基础上面临巨大的市场空间,热处理量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2、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对机械基础件的重视程度空前,振兴思路由之前的“发展主机带动相关零部件发展”变为“主机与关键零部件共同发展”,由此零部件企业,尤其是在技术含量较高,具备较大进口替代空间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可能在业绩上取得突破,而由些引发的热处理增量也相当可观,如大型精密铸件、锻件的加热和热处理设备;精密轴承、长寿命液压件加工的热处理设备;大型精密模具加工的真空热处理及表面改性设备等需求,将随着规划的落实逐渐增加。装备制造行业振兴中的机床设备、煤矿与金属矿采掘设备、石化装备等的进口替代和技术升级开发均需要热处理技术及装备的投入支撑。

3、随着新能源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将带动风力发电等新能源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等用到的大型齿轮、精密轴承都需要进行热处理,2008年下半年,在行业产能利用率普遍下降的情况下,风电设备制造相关的大型热处理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

4、改善民生的重大基础工程投入,会直接拉动工程机械、建筑机械、港口机械、铁路、机车车辆、城市地铁等行业对热处理加工的需求,企业为改进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需要,对原有热处理设备的技术改造愿望也愈加迫切。

按通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设备投入一般占到总投资额8%左右的比例测算,近两年内国家及地方固定资产项目投入4万亿,将形成装备行业3200多亿的市场空间,这会给包括热处理装备行业在内的装备制造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再从热处理全行业现有设备状况及近期技术改造的需求来分析。经过行业调研及估算,截止2008年底,国内现在各类热处理设备(包括各类铸、锻等加热设备,粉末冶金烧结设备等)总数约27万台,其中电炉20万台左右。其中,可控气氛炉、真空炉、感应炉等少无氧化的先进设备占总设备数量的比例全国平均不到5%,而普通设备中20年以上炉龄的设备占到80%以上。相对于欧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80%以上的少无氧化先进设备水平,相差甚远,热处理平均生产能耗更是工业发达国家的2~3倍,自然热处理产品质量差、效率低、能耗高,实实在在成为机械制造业发展的短板),另有7万台左右为燃料加热炉(其中仍有4万台左右的燃煤炉,主要用于铸锻加热,温度由人工经验把控或不控制,环境污染严重;2万台左右燃油加热炉,有流量控制和温度监控;1万台左右天然气和液化气加热设备,有温度和流量的闭环控制)。国内现有27万台热处理设备中,有20万台左右落后老化设备需要淘汰或改造,加上“西气东输”工程的陆续竣工,为沿线大量铸、锻企业等高耗能、高污染的燃煤、燃油加热炉的改造带来难得机会,热处理设备升级改造市场空间也非常大。因此,预计在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和固定资产投资政策的拉动下,热处理行业现有热处理设备的升级改造的市场空间也非常大。热处理行业2009年下半年有望逐步复苏,业务可望与上年持平,并在2010~2012年重新回到较快增长的轨道。预计到2012年,热处理设备因投资拉动和设备大量更新需求,在2008年的基础上,有望保持年均20%的增长率;热处理加工也按平均20%的增长率测算,总加工量处理量预计将达到490万吨。

二、下游主要行业对真空渗碳炉的应用现状分析

真空渗碳炉主要用于结构钢、不锈钢等的真空渗碳及合金钢、工具钢、模具钢、高速钢、弹簧钢、轴承钢、不锈钢以及磁性材料的光亮淬火、退火及部分钢种的真空回火,用于齿轮、轴承、油泵油嘴及各种模具的真空渗碳或真空离子渗碳,亦可作为真空钎焊、真空烧结等用。目前,我国对真空渗碳炉的应用需求正逐渐增加。

第四节 上、下游行业对真空渗碳炉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真空渗碳炉上游的钢材等产品的供应情况会影响真空渗碳炉产品的生产成本,若不锈钢的价格上涨,公司应通过适当调整产品售价,加大研发力度,降低产品成本等措施用以减轻成本上升的压力。而下游行业影响着真空渗碳炉的市场需求量,若下游行业发展迅速则会刺激市场对焊材的需求,从而加速真空渗碳炉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在热处理加热炉中,箱式、井式和盐浴炉等常规设备的需求会进一步减少。需要更多的是工艺先进、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高、节能和无污染的设备。这就要求制造厂能清楚、准确地把握国内外新设备发展动向和用户的市场需求,提出自己的产品发展规划和实现目标的措施。热处理企业的技术改造,使更多的股份制企业和个体民营企业对先进热处理设备的需求仍保持很大势头。车辆和配件,基础件和兵器行业会对600~1000kg装炉量的多用炉生产线保持旺盛需求。估计每年至少有500套多用炉、200套网带炉、50套推杆炉和滚棒炉、20套转底炉的需求。轻工模具的旺盛市场和航空工业的持续技改使真空热处理炉,尤其是高压气淬炉每年需求量在300台以上。在各类气氛炉中燃烧炉(以轻柴油和天然气为燃料)到2010年会增加到10%以上的比重,用天然气制备吸热式气氛会增加到20%以上的比例。到2010年80%真空热处理炉的需求是1000kpa(10bar)以上的双室高压气淬炉。低压渗碳和2000Kpa(20bar)高压气淬生产线会在汽车行业得到一定程度推广。多用炉气体渗碳后在1000~2000Kpa的惰性气体中实行气淬以代替油淬是重要发展趋向。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