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粒支撑剂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产品生产技术发展现状

国内研究和生产的支撑剂发展很快,80年代初,我国在压裂中使用的支撑剂是兰州天然石英砂,在80年代中期发展到电熔喷吹铝矾石支撑剂,到了90年代中期相继烧结陶粒在我国部分地区有了发展。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支撑剂质量的重视,都在改变生产工艺,建成了各种长度不同的技术先进的隧道窑,以减少烧结温度的温差,改变配方技术,精心选择了原材料,优选金属相二价离子和非金属二价离子的添加剂技术,祢补了原材料理化指标不足,生产出高技术指标的支撑剂。

目前我国支撑剂生产厂家以达30多家,产品都是中等密度中等强度支撑剂,体积密度是1.70g/cm3~1.75g/cm3,视密度在3.10g/cm3~3.30g/cm3之间,52MPa闭合压力下破碎率是8.0%左右;中等密度高强度支撑剂技术指标是:体积密度是1.70g/cm3~1.75g/cm3,视密度在3.20g/cm3~3.40g/cm3之间,69MPa闭合压力下破碎率是8.0%左右;高密度高强度技术指标是:体积密度是1.85g/cm3~1.90g/cm3,视密度在3.30g/cm3~3.40g/cm3之间,86MPa闭合压力下破碎率是10.0%左右。大部分指标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已达到先进水平,69MPa闭合压力下导流能力在45µm2•cm~60µm2•cm之间。

第二节 产品生产工艺特点或流程

无论采用何种原料,一般采用原料均化、制粒、焙烧、冷却的生产工艺。根据原料的种类及特性,其制粒工艺可有:

1、塑性法工艺:适用于粘土及粘土质原料,其流程:粘土→塑化、匀化→对辊制粒→焙烧→冷却→成品

2、泥浆成球工艺:适用于粉煤灰或其它粉状原料,其流程:粉煤灰→混合匀化→成球盘制粒→焙烧→冷却→成品

3、粉磨成球工艺:适用于页岩、泥质页岩与煤矸石等原料,其流程:页岩→烘干→粉磨→预湿→成球盘制粒→焙烧→冷却→成品,外掺剂

4、破碎(干法)工艺:适用于页岩等原料,其流程:页岩→破碎分级→焙烧→冷却→成品

5、燃料:可根据当地燃料供应情况,采用烟煤、重油或天燃气。

第三节 国内外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现在石油开采大多采用陶粒材料作支撑剂,存在成本高,油水无法分离的缺陷,直接影响石油产量。在石油开采领域,高含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何实现油水分离和油气分离,是美国、俄罗斯等国多年来都未能解决的世界性技术难题。支撑剂的研发热点即为生产出透油透气不透水的支撑剂,使得原油源源不断地通过支撑剂采集出来,而水仍能保留在油井下,有效地实现油水、油气分离,进一步提高石油开采率,增加石油产量。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