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第一节 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2006年我国投资增长状况
纵观2006年全年的投资增长态势,可以用“跌宕起伏”四个字加以概括。年初,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开于26.6%,之后迅速走高,一季度即逼近30%整数关口,至上半年,投资增速破关而上达到峰值31.3%,引发管理层“过热”之担忧并招致了中央政府异常坚决的调控措施。在土地和信贷双闸门再次收紧并同步进行了严格的新开工项目清理整顿后,投资增速掉头向下呈现明显回落之势。至11月底,1—11月投资增速已降至26.6%,低于2005年同期1.2个百分点。有趣的是,这一速度恰好回到了年初1—2月的增长水平,好似坐了一趟“过山车”。展望2007年的投资走势,在世界经济整体减速的大背景下,加之前期的调控效果不断显现,中国的投资增长速度将在总体上继续回落。但由于明年即是奥运会紧锣密鼓准备之年,与承接奥运会这样盛大的服务工程相对应的商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此外,新农村建设、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的持续和深入,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方兴未艾,都将继续带动投资较快增长。因此,只要宏观调控的力度把握得当,2007年中国投资增速不会出现一些人担忧的大幅滑坡现象,而将呈现出回归适度平稳增长的较理想状态。
1、支持投资稳定增长的因素较多
2006年上半年投资高增长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最惊人的增长不在制造业而在交通运输业。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首当其冲,增长88%;航空运输业投资紧随其后,增长77%;城市公交投资增长50%。值得注意的是,在接下来的宏观调控中,这些行业的投资由于其合理性得以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态势。1—11月,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高达105%,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52%,城市工交投资增长51%。另据源自铁道部的信息,“十一五”期间,铁路基建总投资将达1250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近4倍。由此可以判断,2007年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对总体投资增速起到向上的支撑作用。
服务业投资将是2007年投资增长的一个新亮点。2006年,诸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服务、商务租赁、居民服务等多个服务行业的投资增长速度,在经历了宏观调控措施后依然保持在30%以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外商投资的带动。据统计,2006年1—11月,外商直接投资在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大幅提高,达29%,而在一、二次产业中则分别为负增长15.8%和6.6%,致使2006年外商投资在第三产业的比重较2005年大幅上升了6.7个百分点,达到31.5%。这种外商投资大举进军第三产业的趋势在2006年还仅仅是刚开始,2007年,随着奥运脚步的临近,这种趋势必将进一步向纵深拓展,由此亦将带动国内投资更多地向第三产业倾斜。此外,国家下达的“十一五”节能降耗和污染控制硬性指标,也将迫使各地积极发展能耗低、污染轻的第三产业。这些因素将促使2007年服务行业的投资保持高增长势头,甚至还有可能进一步加速。
此外,新农村建设在2007年将获得更多的财政和信贷支持,相关投资将快速增长;而中部崛起战略刚刚进入第二年,也将保持旺盛的投资增长势头;同时,东北振兴计划将继续推动东北地区投资快速增长;2006年刚刚启动的天津滨海新区建设,也将带动大量投资跟进。另一方面,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虽然在总规模上抑制投资增长,但与此同时,由于加快淘汰落后、产业结构升级,将带来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的大幅增长,而能耗和环保标准的提高,也会带动企业相关设备投资的增长。
2、带动投资走低的因素亦较多
首先,从资金来源上分析,有三重因素将导致投资减速。第一,行业准入门槛的提高和监管更趋严格化,将淘汰掉一部分投资。去年,国家发改委下发系列文件,相继提高了汽车、水泥、电解金属锰、铜冶炼等行业的投资准入门槛。例如,在《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规定的准入标准基础上,补充增加了“现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异地建设分厂,除满足产业政策要求外,上一年汽车销售量必须达到批准产能的80%以上”等7条投资管理新规定;投资新建水泥生产线,必须拥有可供开采30年以上的资源作保证;投资电解金属锰行业,单条生产线规模须在万吨以上;新建、改建铜冶炼项目,规模须在年产10万吨以上,且原料自给率必须达到25%以上。今年1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又宣布,将首次启动“区域限批”政策来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扩张,对被列入“区域限批”名单的企业和行政区域的所有建设项目实行停批、限批,并建议监察部门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二,股市的繁荣将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一部分资金。近年来,企业利润连年大幅增长积累了充裕的社会剩余资金。由于投资渠道狭窄,这些资金成为2006年投资过快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这可以从投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占比高达50%以上得以印证。而中国股市在2006年进行了历史性的股权分置改革后,开始真正步入长期繁荣轨道,其赚钱效应在2006年末和2007年初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无疑将吸引大批社会剩余资金入场,分流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压力。一项最新的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年末,A股市场的场内存量资金已超过6778.8亿元,比年初增加了4534亿元,增长两倍多。如果这部分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将拉动投资增长约5—6个百分点。
第三,世界经济减速将抑制一部分投资。目前,世界各主要权威国际机构一致对2007年的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增速放慢”的预测。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将由2006年的3.9%放缓至2007年的3.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将由2006年的5.1%微降至2007年的4.9%;摩根士丹利银行估计,2007年全球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将从2006年的5.9%大幅下降到4.3%。2006年,由于世界经济高速增长,强劲的外需有效地缓解了国内产能过剩的压力,并带动出口行业的投资大幅增长。而2007年,受世界经济减速特别是美国经济减速的影响,出口行业的前景将不会像2006年那样乐观,这将反过来加大国内产能过剩的压力,而不断投产的新增生产能力无疑又将加剧这一压力,迫使相关产品价格走低。价格信号的反转,将在客观上起到抑制投资增长的作用。
其次,从制造业和房地产这两大主要板块的投资走势看,2007年总体投资增长速度下行的压力较大。制造业方面,行业准入门槛的提高和监管力度的加大,将使制造业投资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明显回落走势(前11个月投资增速比上半年降低8.5个百分点,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下降1.3个百分点)。而外商投资从制造业撤离转向第三产业的新趋势,在2007年有可能愈演愈烈,这将加剧制造业投资增速的滑坡。房地产业方面,在宏观调控政策的强烈干预下,2006年后两个月已经呈现出的投资明显回落走势在2007年将会延续。此外,由于对2008年奥运会过后房价走低的担忧有可能提前发作,开发商在2007年的新上项目投资上将会趋于谨慎。这二者都将导致房地产业投资在2007年有所降温。由于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占据了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0%以上,因此这两大板块投资增速的回落,将构成2007年投资增速下行的主要压力。
二、2006年我国物价运行状况
2006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从构成上看,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类别上看,食品价格上涨2.3%,其中粮价上涨2.7%。
统计显示,2006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5%,涨幅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
2006年,全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6.0%,涨幅比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0%,涨幅回落1.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5%,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
三、2006年我国工业增长状况
2006年,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整体状况良好,生产保持快速稳步增长,经济效益显著增强。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77891亿元,同比增长16.8%,增幅略高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分工业大类行业看,有11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其中,增速尤为突出的行业主要有:黑色金属矿采选业31.1%、非金属矿采选业26.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4.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3.2%。
值得关注的是,过去一年,我国机电行业乘着国家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东风,生产阔步前行,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1-11月,机电板块中的七大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联动加速。按产业部门统计,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21.3%和21.1%。产量增幅最为抢眼之处在于:手机增产53.5%,光通信设备增产42.2%,轿车增产40.3%,微型电子计算机增产37.5%,集成电路增产36.8%,发电设备增产29.6%。
在工业经济效益方面,一年来取得的业绩亦相当可观。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65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7%,增幅同比提升10.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8.41,比上年同期提高17.43点。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15.71%,增幅较上年同期减少42.79个百分点。
从39个工业大类行业的盈利情况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07.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9.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45.2%,电力行业增长37.8%,电子通信行业增长31.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6.1%。
回顾2006年的我国工业经济运行轨迹,调控的主题值得大书特书。
一方面,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工业效益猛增的同时,工业运行质量改善大有起色。这突出表现为宏观调控对优化工业结构、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2005年我国工业原材料行业产能过剩凸现,企业亏损增加,尤以钢材、电解铝、水泥和平板玻璃行业为重灾区。这源于前些年盲目上马扩大投资造成的产能过剩矛盾集中反映出来,导致相关行业价格和利润大幅度下降,亏损迅速上升。进入2006年后,国家发改委和行业主管部门对相关产业加大了调控力度,使畸形发展问题得以遏制。与上年同期相比,前11个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增幅由3.92%提升至20.18%,产成品资金增幅由36.27%降至14.7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利润增幅由-4.24%跃升至46.60%,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幅由50.47%降到20.57%。
另一方面,还须充分认识到,在2006年全国工业效益高速增长之中,有部分盈利是产品提价的结果。一些行业在大干快上的同时,也潜伏着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的危机。因此,提高工业运行质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虽然部分行业的矛盾得以缓解,但另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新苗头又逐渐显露出来,现实不断提醒着管理层:调控的弦还须紧绷,调控措施更要前置。比如说,眼下汽车市场需求正在增长,生产企业投资热情高涨。1-11月,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5.23%,增幅较上年同期大涨65.4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投资额依然保持了29.7%的增长速度。这些繁荣的背后恰恰隐藏着风险。管理部门已预见到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加剧,且2005年汽车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仅为71.5%,其中轿车行业为72.5%。于是,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出了《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这个预警信号较之以往发得早、发得及时,表明政府的调控能力和管理水平确有显著提高。
无独有偶,需要提请相关企业注意的是,2006年风头出尽的有色金属行业也将面对产需失调的苦恼。受国际投机基金炒作等影响,去年国际市场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扬。全年铜的均价比2005年上涨约75%。涨价增效的诱惑,令生产企业迅速增产并扩大投资。仅1-11月,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就增长70.71%,相应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增长了76.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更是猛增107.46%。然而,前方等待企业的并非是盛宴佳肴。由于铜价大幅上涨,严重抑制了消费,全年国内铜产品的消费量和进口量都将下降。目前,产品积压端倪已现。1-11月的统计数据表明,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产成品资金增长48.83%,应收账款净额增长82.6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产成品资金增长更高达66.22%,应收账款净额增幅也有47.48%,双双位居工业各行业前茅。
中央在研究部署2007年经济工作时,一再提醒注意当前经济运行中仍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等深层次矛盾,并强调务必在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有更大成效,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意味着,工业经济效益的高增长未必代表着运行质量的提高。在新的一年里,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将成为我们更高的追求,且除了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外,还要在转变增长方式上做足文章。
年前,国务院召开发展循环经济电视电话会议,将工业领域列为节能降耗的重点,并要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淘汰一批污染严重企业,着力改造一批重点企业,重点监管一批消耗高、污染多企业,限期治理一批不达标企业,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胡锦涛总书记专门强调指出,要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同时,国家还确立了“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机电产品再制造达到一定规模,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信息无不预示着:2007年的工业经济,将是继续加力调整结构的一年,将是向节能降耗要效益的一年,将是为实现“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打好基础的一年。
四、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2006年,世界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势头,贸易和投资继续强劲扩张;中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十一五”开局良好。在有利的国内外环境中,中国对外贸易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认真实施科技兴贸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对外贸易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势头,进出口总额继续稳居世界第3位。
(一)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贸易顺差继续扩大
自2002年以来,中国货物进出口已经连续5年快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8%。
2001-2006年中国进出口增长及贸易差额情况
2006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1760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出口9690.7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1亿美元,增长20%。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下,出口增速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增速则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进口与出口增速的差距较上年缩小。但因出口增长依然快于进口,加之以往进出口基数差距较大,2006年外贸顺差依然创下1774.7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74%。
2006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长情况
(二)出口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比重上升,“两高一资”产品受到抑制
2006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549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814.9亿美元,增长29%。传统大宗商品出口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其中纺织品出口488亿美元,增长18.7%;服装出口951.9亿美元,增长28.9%。在国家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等项措施出台后,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简称“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受到抑制,原油、成品油、煤炭、未锻轧铝出口量分别下降21.4%、11.9%、11.7%和8.1%。
(三)初级产品进口增长迅速,机电产品进口加快
由于国内需求旺盛,2006年中国初级产品进口增长迅速。全年进口初级产品1871.4亿美元,增长26.7%。其中,铁矿砂、原油和成品油进口量均出现大幅增长,增速分别达到18.6%、14.5%和15.7%。但部分国际市场价位较高的初级产品进口量有所下降,如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量下降18.6%,未锻造的铝及铝材下降6.7%。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仍然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分别比上年增长22.1%和25.1%,其中飞机、汽车零件、印刷电路和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进口额增速分别达到71.5%、34.4%、32.4%和30.4%。
(四)一般贸易增长加快,加工贸易增长放缓
2006年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7495亿美元,增长26%,增速同比加快5.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163.2亿美元,增长32.1%;进口3331.8亿美元,增长19.1%。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831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5%,增幅低于上年5.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10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5%;进口3214.96亿美元,增长17.3%。
(五)民营企业出口额超过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仍保持最大份额
2006年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3076.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7.5%,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1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6%,增速比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分别高30和17个百分点,年度出口额首次超过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0364.4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58.9%,其中出口5638.3亿美元,增长26.9%。国有企业进出口4165.8亿美元,增长13.8%,其中出口1913.4美元,比上年增长13.4%。
200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方式、企业性质
金额单位:亿美元
项目 | 出口 | 进口 | |||
金额 | 同比(%) | 金额 | 同比(%) | ||
总 值 | 9690.80 | 27.2 | 7916.14 | 20.0 | |
贸易方式 | 一般贸易 | 4163.21 | 32.1 | 3331.81 | 19.1 |
加工贸易 | 5103.80 | 22.5 | 3214.96 | 17.3 | |
其他贸易 | 423.79 | 39.2 | 1369.37 | 28.7 | |
企业性质 | 国有企业 | 1913.45 | 13.4 | 2252.40 | 14.2 |
外商投资企业 | 5638.28 | 26.9 | 4726.16 | 22.0 | |
其他企业 | 2139.01 | 43.6 | 937.58 | 24.3 |
(六)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全面增长,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成效
2006年中国与前10大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超过1000亿美元的贸易伙伴达到7个,与中国台湾的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078.44亿美元。欧盟仍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最大出口市场和顺差来源地,日本是中国最大进口来源地,中国台湾是大陆最大的逆差来源地。2006年,中国与新兴市场贸易额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与巴西、印度、南非的双边贸易额分别增长37%、32.97%及35.6%。2006年,对前十大贸易伙伴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贸易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18.5%上升到20.3%。
200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伙伴情况
单位:亿美元
主要出口贸易伙伴情况 | 主要进口贸易伙伴情况 | ||||||
位次 | 国家 | 出口金额 | 增速(%) | 位次 | 国家 | 进口金额 | 增速(%) |
总值 | 9690.7 | 27.2 | 总值 | 7916.1 | 20.0 | ||
1 | 美国 | 2034.7 | 24.9 | 1 | 日本 | 1157.2 | 15.2 |
2 | 欧盟 | 1819.8 | 26.6 | 2 | 欧盟 | 903.2 | 22.7 |
3 | 中国香港 | 1553.9 | 24.8 | 3 | 韩国 | 897.8 | 16.9 |
4 | 日本 | 916.4 | 9.1 | 4 | 东盟 | 895.3 | 19.4 |
5 | 东盟 | 713.1 | 28.8 | 5 | 中国台湾 | 871.1 | 16.6 |
6 | 韩国 | 445.3 | 26.8 | 6 | 美国 | 592.1 | 21.8 |
7 | 中国台湾 | 207.4 | 25.3 | 7 | 澳大利亚 | 193.2 | 19.3 |
8 | 俄罗斯 | 158.3 | 19.8 | 8 | 俄罗斯 | 175.5 | 10.5 |
9 | 加拿大 | 155.2 | 33.1 | 9 | 沙特阿拉伯 | 150.8 | 23.2 |
10 | 印度 | 145.8 | 63.2 | 10 | 巴西 | 129.2 | 29.3 |
五、2006年我国消费增长状况
刚刚过去的2006年,被誉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都有不俗的表现,特别是投资和出口增长势头强劲,以至于中央不得不勒紧宏观调控的缰绳,而消费这驾马车依旧稳步前行。
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政府继续实行启动内需等利好政策,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增加,为消费品市场升温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提供了保证
2006年,国家有利于消费的利好政策不断,国内消费品市场升温势头不减。2006年1-11月,全国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91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6%,增幅提高了0.7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4.3%,增速创下近两年以来的新高。这是自2004年5月份以来,消费品市场已经连续30个月以不低于12%的速度增长。
农村市场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仍是2006年消费品市场的一大亮点。据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显示,2006年前三季度农民现金收入人均2762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1.4%。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拉动了农民的消费,2006年1-11月,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2239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增幅提高了1.5个百分点。而且,城乡市场增长速度的差距在逐步缩小。1-11月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6518.9亿元,同比增长14.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而县及县以下零售额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11月份,城乡消费品市场增长速度只相差0.9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升温势头见端倪。
此外,住宿和餐饮业依旧保持旺盛。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家庭厨房的社会化和外出就餐、旅游的经常化,促进了餐饮和住宿业持续快速发展。2006年1-11月份,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为9363亿元,同比增长16.2%。
2006年消费市场快速发展的原因,首先得益于政府促进消费的宏观调控政策;其次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为消费升温提供了基础保证;旅游、餐饮、精神文化消费的增加,提升了消费层次并带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农村市场的升温,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引擎;此外,我国消费环境的逐步改善也为消费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
据有关部门预测,2006年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76300亿元,增长13.6%左右,增幅比上年同期约提高0.7个百分点。
尽管我国消费品市场出现了增温的势头,但是与投资和出口高速增长相比,消费依旧是个短板,内需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
近年来,我国消费品市场出现了增温的势头,增长速度虽然比较快,但是与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相比,消费就像与兔子赛跑的乌龟,尽管前行但差距太大,内需不足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数据,我国消费率在61%-65%的区间是较为合理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消费占GDP总量的比重则逐渐下滑。消费率由1992年的62.4%下降到2005年51.9%,下降了10.5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率也从1992年的47.2%下降到2005年的38%,下降了9.2个百分点,均达历史最低水平。国内消费需求相对不足问题凸显。
与此相对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在逐年下降。由1992年的72.5%下降到2005年的55%,下降了17.5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由1992年的55.1%下降到2005年的40.3%,下降了14.8个百分点。2006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为73.6%,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边际消费倾向为59.1%,下降10.5个百分点。
与其他国家的消费率相比,1993-2004年,高收入国家为78.4%,中等收入国家为73.5%,低收入国家为81.2%。与我国发展水平相当的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消费率分别为73.3%和67.8%。而我国1992-2005年的年均消费率为58.8%,消费率明显偏低。
投资与消费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是此消彼长,长时期的高投资必然造成消费需求不足。加之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到位等诸多因素集合在一起,形成了目前这种状况。
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中国消费率却如此偏低,外电称,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扩大内需已成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虽然解决消费不足非一日之功,但是我们必须采取措施、知难而上,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国际经验表明,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会经历投资率不断提高、消费率相对下降这样一个过程。关键是政府要及早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迈过这道坎,实现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的转变。
对于我国经济中存在的投资偏热、消费偏冷的经济结构性矛盾及其成因,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重视。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是近年来每次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提出的要求。在200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把扩大国内需求放在了八大任务的首位。在200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又将扩大内需作为2007年“最根本”的一项任务提出。这说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已经到了必须高度重视且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我们必须采取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等措施加以落实到位。
拉动消费首先要增加居民的收入。近年来,我国GDP以9%左右的速度增长,但工资占GDP的比例,则从1989年的16%下降到2003年的12%,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长期相对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消费拉而难动的根本症结在于老百姓的收入增长确实有限,民众没有潇洒消费的实力。因此,我们必须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做到老百姓收入提高和经济增长同步,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只有在收入水平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居民的消费潜力才有条件释放出来。
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应放在启动农民的消费上。我国有9亿农民,目前农村市场零售额尚不足城市的一半,确实很低,但它从另一方面又说明其发展空间十分广阔。9亿农民这样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其任何一个微小的需求,汇集起来就会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大市场。
此外,进一步完善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减少储蓄存款和刺激消费的另一手段。政府要致力于完善基础义务教育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救济制度等基本保障体系,提供较好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消解百姓的后顾之忧。
我国是一个经济大国,调整经济结构、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长久之策和立足之本。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不确定因素日趋增多的大背景下,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2007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1、2007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2007年,国家继续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保持货币供应量合理增长;继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合理控制投资增长,着力调整投资结构,注重提高投资效益,注意区别对待、有保有压。
当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一些结构性矛盾也在加剧。特别是投资与消费、内需与外需的失衡关系,不能再任其发展,节能减排也需要以更大的力度推进。
扩大内需成为2007年宏观调控的突出任务。我国投资增长率已经连续几年以接近消费增长率一倍的速度增长,使得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来自发展改革委的信息显示,2007年,国家将促进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合理调整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顺差的持续扩大,使得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被放在突出位置。2007年,国家将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采取的措施包括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适当增加进口等。
2006年节能减排的任务难以实现,2007年,国家以更大的力度来抓这项工作,并将其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发展改革委将及时分解落实年度节能目标,加快建立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和监测体系;抓好钢铁等重点行业的节能工作;严把源头关口,把能耗作为项目审核的强制性门槛;继续做好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综合防治。
2、2007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分析
1)逐步转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模式,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
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进一步升值预期增强的背景下,我国必须大力调整经济结构,逐步摆脱由出口导向性型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积极发展非贸易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解除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优化消费环境,改进服务质量,全面启动内需,尤其是启动居民的消费需求。
2)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适当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
从目前来看,巨额的贸易顺差、以及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导致的大量热钱流入是造成我国金融体系中流动性泛滥的主要根源,导致了外汇占款规模过大,并进一步诱发了货币信贷和投资增速过快、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因此,要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充分发挥汇率在实现总量平衡、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中的独特作用。同时,鼓励“藏汇于民”和国内资金走出去,加强对外汇资金进入和流出的均衡监管,适当控制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
3)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不能单纯依靠调整汇率的手段,而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来缩小贸易顺差和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压力。一方面,要改进和完善加工贸易政策,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大对高污染、高耗能产品的出口限制,严格控制稀土等战略物资的出口,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继续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并辅之出口配额和许可证制度等;另一方面,要减少进口行政审批,加快引进国外先进设备、高新技术产品和战略物资,用高技术改造中国的传统产业,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进一步收紧市场流动性,合理调控货币供应总量
央行必须重点关注目前市场流动性过多的状况,综合运用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及其组合,加强对基础货币的控制,注意适时吸纳过多的货币,将商业银行的头寸调控到适度水平。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合理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维护总量平衡。
一方面,央行可以继续加强公开市场的操作力度,通过发行定向票据、延长央票期限、向四大行发行定向融资券等措施将一部分流动性“雪藏”起来;另一方面,央行可以通过小幅、多次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深度”冻结部分流动性。由此,预期年内央行还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次到3次。更为重要的是,要尽快改革现行外汇管理制度,切断外汇储备增长与货币发行之间的联系,从源头上控制流动性产生的基础。当然,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及发行1.55万亿元的特别国债,能有效回收市场的流动性。
5)适时调整利率水平,充分发挥价格型工具的调控功能
不论是从横向还是纵向对比来看,目前我国的利率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不利于控制信贷膨胀和投资扩张。以一年期存款利率为例,从1990年以来便震荡下行,此间的平均利率水平为5.73%,当前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只有3.06%(还要扣除5%的利息税),这样的利率水平显然是不利于控制信贷膨胀和投资扩张的。
目前,我国的实际存款利率为负,贷款利率水平明显低于企业利润率和投资收益。在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里,上调存贷款利率将提高资金使用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抑制企业的投资冲动,从需求方对贷款总量进行调控,进而控制由贷款派生的流动性。同时,要逐步发挥价格杠杆在货币政策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数量型调控与价格型调控的协调配合,通过交替使用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连续进行紧缩性操作,可以将过剩的流动性慢慢抽走,并使市场利率达到均衡状态。
6)加强政策引导,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中央有关部门要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政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兼顾,适当限制各级政府的公共权力,确实做到令行禁止;要改革干部考核制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破除地方保护主义。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适当控制重大项目的开工节奏,尤其是过剩领域的非理性扩张,坚决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
由于当前宏观形势比较复杂,加上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还较低,这决定了我国宏观调控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上来,加强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调控合力,共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管理办法
入网认定器材:有线电视系统前端设备器材;有线电视干线传输设备器材;用户分配网络的各种设备器材;广播电视中心节目制作和播出设备器材;广播电视信号无线发射与传输设备器材;广播电视信号加解扰、加解密设备器材;卫星广播设备器材;广播电视系统专用电源产品;广播电视监测、监控设备器材;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进行入网认定的设备器材。
入网材料:入网认定申请书;有效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的复印件或符合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有关文件;产品的技术资料,包括产品使用说明书、功能介绍、性能指标、原理框图及设备外观照片、产品的企业标准以及企业标准和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区别的说明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委托代理机构申请的,并应提供委托书和代理机构的有效证明复印件;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出示生产许可证复印件;有关商标注册的证明复印件。
除了要求进行入网认定的器材以及入网申请需提交的资料外,还规定了相应的监督管理办法以及违反相关规定后相应的处理办法。
二、关于加强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生产、销售动态管理办法
信息产业部信部产[2003]128号文件,了加强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生产、销售动态管理作了如下规定:
1)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包括:
中波调幅广播发射机、短波调幅广播发射机、调频广播发射机、调频广播差转机、数字音频广播发射机、电视发射机、电视差转机、多路微波分配系统、C频段功率放大器、Ku频段功率放大器等。
2)动态管理采取每季上报有关数据资料随行业统计同步进行,一、二、三季,季后15天上报,年报年后25天上报。
在上报统计数据的同时,将取得的有关证明复印件同时附后。
3)必要时协会有责任到生产销售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企业检查有关政策执行情况,有关单位应予以配合。
4)协会负责每季将有关资料汇总后上报信息产业部。
三、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生产许可证发证实施细则
本实施细则规定了无线电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生产许可证发证的神情和受理程序以及企业生产条件的具体要求,监督管理单位及监督管理具体办法。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