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果醋饮料市场概况及发展趋势的可研报告
第一节 果醋的简介
果醋是一类产品的总称。一般是指果醋饮料。果醋饮料是由水果经过酒精发酵、醋酸发酵两个步骤最终形成的产品。我国果醋饮料市场概况及发展趋势的(可研报告)。

果醋能促进新陈代谢,调节酸碱平衡,消除疲劳 果醋中含有十种以上的有机酸和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 苹果醋酸。醋的种类不同,有机酸的含量也各不相同。醋酸等有机酸有助于人体三羧酸循环的正常进行,从而使有氧代谢顺畅,有利于清除沉积的乳酸,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经过长时间劳动和剧烈运动后,人体内会产生大量乳酸,使人感觉疲劳,如在此时补充果醋,能促进代谢功能恢复,从而消除疲劳。另外,果醋中含有的钾、锌等多种矿物元素在体内代谢后会生成碱性物质,能防止血液酸化,达到调节酸碱平衡的目的。
第二节 果醋的分类及制作方法
市场上,许多果醋是“三精一素”调兑(勾兑)而成,好点的的生产多是一些副产品或加工废料再利用,产品种类少、产量低, 高质量商品少,营销缺乏概念化及成熟的市场运作。
简单的分类
(1)这种“三精一素”调兑(勾兑)而成的,这三精一素是(香精,酒精,糖精,色素)勾兑而成,现泡就能现喝,长期喝有巨毒。
(2)稍为好一点的“果醋”是:买两瓶醋泡泡水果,明天就能喝的那种。当然也有泡上半个月的。
(3)一种好的果醋是经过“10月怀胎”老坛孕育出来的。好果醋的生产方式是:
醋曲+橄榄+糯米+专利配方=(6~10个月老坛酝酿而成的,“原果酿造,二次发酵”。精品果醋之源珍“橄榄醋”。
制作方法
一种以越桔类野生浆果笃斯越桔和越桔为主原料,以丁香、芥末、黑胡椒、辣椒、桂皮、精盐、大蒜、姜粉、蔗糖为辅料,经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两步发酵后生产果醋和饮料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得到的果醋和饮料。所述酒精发酵可以是用葡萄酒固定化酵母发酵或自然发酵。
大多数的水果都可以用来制作水果醋,常见的比如有频果、山楂、菠萝、葡萄、柿子、梨、杏、柑橘、猕猴桃、西瓜等等。经常喝果醋是益处多多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果醋制作方法:
(1)葡萄醋:香醋适量,大串葡萄,蜂蜜适量。葡萄洗净去皮、去子后放入榨汁机中榨汁,将滤得的果汁倒入杯中,加入香醋,蜂蜜调匀即可饮用。 健康功效:能够减少肠内不良细菌数量,帮助有益细菌繁殖,消除皮肤色斑。此外,葡萄醋内的多糖、钾离子能降低体内酸性,从内缓解疲劳,增强体力。
(2)苹果醋:糯米醋300克,苹果300克,蜂蜜60克。将苹果洗净削皮后,切块放入广口瓶内并将醋和蜂蜜加入摇匀。密封置于阴凉处,一周后即可开封。取汁加入三倍并开水即可饮用。
(3)樱桃醋:米醋、樱桃混合泡一周,每日早晚饮用20毫升。健康功效:对长期使用电脑的人有保护视力的作用。樱桃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铁,有助视力的恢复和补充大脑血液。维生素A含量比苹果、葡萄等高出4—5倍;铁含量也比苹果等水果高出很多,对血红素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4)酸奶醋:糯米醋、酸奶、蜂蜜若干,数量按自己口味确定。在酸奶中缓缓倒入糯米醋,一边倒一边搅拌。在和醋混合调成稠糊状时,加入蜂蜜调至自己喜爱的甜度即可。
目前,全国果醋饮料品牌叫得上名字的有近50多种,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江苏、沈阳、河南四个地区,但广东市场则是主要核心,占据全国市场近70%的市场。
2010-2015年我国果醋饮料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十年中果醋的产量和销量都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虽然果醋饮料的年产量较大,但是在饮料市场中所占份额却极小,只有 1%左右。对比凉茶
行业,果醋市场潜在空间巨大。 果醋与茶饮料几乎同时引入中国,但目前我国果醋市场规模不仅远低于茶饮料,也远低于以王老吉为代表的凉茶
行业规模。主要是由于需求量较小,尽管需求量一直保持逐年递增,但是对于整个饮料市场来说,果醋饮料的需求量所占比重仍然过小。果醋饮料相对于其他饮料来说,消费群体相对固定,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这样的发达地区,其购买力主要集中在高收入、高消费这类少数人群上。2014 年我国果醋消费量约 13.9 万吨,同比增长19%,市场规模不到 50 亿,而凉茶市场规模接近 400 亿,并且果醋品类延伸空间大,潜在市场空间远大于凉茶。
果醋饮料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每年的销售量占全国总销售量的 60%左右,足见果醋饮料
行业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很有发展潜力的。
果醋这类保健型产品在现代社会中拥有较好的市场,将同时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而我国发展果醋的时间不长,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尚存在较大的距离。尤其是国内的发酵技术,产品种类及质量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陷。但随着不断发展的社会和经济水平,同时也带动了果醋产品的推广;加上人民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保健类饮品的需求也会逐渐增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果醋
行业的规模一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创建知名度极高的品牌。综上所述,果醋产业虽然面临一些机遇与挑战,但总的来说其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点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