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牙百合粉制作工艺及存在的问题的立项报告

第一节  龙牙百合粉的简介

是取新鲜龙牙百合磨碎、过滤、淀制、干燥而成。龙牙百合粉盛产于江西(万载、永丰开元新村)、湖南(隆回、安化)等地,其中江西万载白水乡尤为知名,龙牙百合在万载是久负盛名的物产,种植历史据县志记载可追溯至宋朝,其龙牙百合产品是历朝历代的贡品,“龙牙百合粉“晶莹光洁,而味清腴,流通大埠,传为奇品”;龙牙百合是百花百合中的优良品种,也是营养最好的品种(立项报告)。


      第二节 龙牙百合粉制作工艺

取料

将采收回来的百合头,剥开瓣片,使边瓣和心瓣分开,或用快刀在近鳞茎部位的基处,横刀一切,鳞片则自然分开。然后放入锅中加上清水和适量的草木灰,旺火猛烧开后即捞起,放入清水中洗净散热。

磨浆

将百合头置于打浆机或石臼内捣碎,再加清水过磨。要求磨得越细出粉率越高。然后将上述乳盛入布袋中,置于缸中,用清水往布袋内冲洗。边冲水,边搅动,直至将浆液滤出,要求冲洗到渣中无白汁,滤液成清水时即可。

漂淀

百合粉要求得到纯净,外感美观,就必须把好漂浆、沉淀这一关。操作时,将冲洗出来的浆液,用清水漂1~2次。每天搅动一次,澄清后撤掉浮面粉渣,除去底层泥沙,中间的粉浆放在另一容器中,再用清水搅稀后沉淀,如此反复1~2次,至粉色洁白为止,即可结束沉淀这一环节。

干燥

经过漂洗沉淀后的百合粉,用清洁的布袋装好,用绳索吊起来,经12小时沥干水分。也可用布袋隔层放干净的草木灰,把水吸干,再将淀粉取出,掰成一块块粉团,置于竹席上晒至半干时,再掰成许多小块后,削成薄片状。晒场应防止风沙杂质飞入,以免影响品质。也可以采用烤干。成品先用塑料袋按500克包装,也可250克包装,装入纸盒,即可上市供应。

第三节 龙牙百合粉行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能生产百合种球的企业较少,仅有云南玉溪明珠花卉、云南格桑花卉有限责任公司、云南融成生物公司、浙江金华香蝶百合种球有限公司、绍兴东方百合组培研发有限公司和辽宁凌源东远农贸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全国自产观赏百合种球大约4000万粒,种球繁殖数量少,满足不了生产需求,有些自产种球质量不过关,带病毒率高。据统计,2013年我国进口荷兰百合种球数2.45亿粒,智利、新西兰种球0.37亿粒,种球进口量创历史新高。估计近几年百合年进口种球数量基本稳定在2.5亿~2.8亿粒之间。

培育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合品种一直得不到推广应用,特别是切花品种,市场不接受。这主要是因为优良种质资源收集和研究不足,培育新品种优良性状不突出,和国外品种比较还有一定差距。百合育种周期长,也给育种者带来很大的困难。

食用百合产业存在的问题 种性退化和病害严重及产量下降是食用药用百合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据调查,兰州百合亩产量由最初的1500~2300千克,下降到目前的750~1300千克;独头百合比例只有20%~30%,千字头百合过多。这些都导致商品百合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龙牙百合和宜兴百合同样也存在品种退化、病虫害严重、土地不能连茬种植影响生产规模等问题。

长期以来食用百合种植区一直处于以农户种植为主的生产模式,栽培技术落后,尤其选种方面,农户多用自选自留的退化混杂的种球,加上在选地、栽植、施肥、用药、培育等方面技术也不规范,劣质百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百合的声誉和销售价格,扰乱了我国百合多年来建立的市场秩序和良好信誉。

产业链不健全,缺乏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大部分加工业水平低、能力小,使得百合产销渠道不顺,抗市场风险能力差。加工粗糙,营销环节薄弱,造成食用百合产业开始走“下坡路”。

第四节  龙牙百合粉的发展前景

因地制宜,百合育种、繁殖等都要选择适合品种,适地适栽。除云南、凌源等生产切花种球外,另外开辟气候适合庭院百合种球生长、土地资源又相对丰富的区域作为新基地,如将河北坝上地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和新疆伊犁地区列为全国庭院百合重点产区。

通过科学试验,提高土壤肥力。合理轮作和间作是提高土壤肥力、防治土壤病虫害的有力措施,百合可以和豌豆、蚕豆、小麦、大麦、地膜玉米、油菜等作物轮作。百合与豌豆玉米间作也能减轻连作障碍。在南方百合与水稻轮作效果也不错。

合理施肥,增加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学农药与化学肥料的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引入生防菌剂,对退化土壤进行微生态修复。通过调节自身的防卫和代谢系统产生免疫反应,可以使植物延迟或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百合机械化种植水平。百合种球生产今后一定要采用机械化、肥水一体化、管理智能化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减少用工费用,降低生产成本。

食用药用百合产业要进一步拓展市场 科学制定百合产业发展规划,百合产区各级政府要出台务实的扶持措施和办法,要按市场规律办事,在原产地保护区域内适度扩大种植规模,建立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良种化、品牌化种植基地,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把着眼点放在“质”的提高上,以质取胜,推行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提升百合品质和竞争力。

加大对种球繁育、新品种研发和宣传推介的支持力度。建设优良种球繁育基地,重点支持推广繁殖百合脱毒种球,以逐步解决百合种性退化和病害严重等突出问题。制定百合生产技术规程,抓好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解决土壤处理、连作障碍等影响百合种植和发展中的严重问题。

进一步提升深加工产品研发,延伸百合产业链和百合精深加工,开发出诸如百合醋、百合啤酒、百合复合饮料、百合复合保健软糖、百合药用保健品等特色的百合产品,同步提升销售和包装档次,创立品牌产品,开拓国内外百合市场。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业务领域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扶持资金

农业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

立项申请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

规划咨询

乡村振兴计划

PPP项目规划

稳定风险评估

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专项调研

行业研究

财政扶持资金申请

融资计划书

股权融资方案书

现代农业规划

文旅设计规划

十四五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康养地产规划

城镇规划设计

区(县)域经济规划

景观设计

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分析

企业调研

消费者调研

产业集群

一二三产业融合

田园综合体

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申报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