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责任心
高效率
科学性
全面性
第一节 生物饲料的概念
生物饲料是指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为对象,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高新技术为手段,利用微生物发酵工程开发的新型饲料资源和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饲料酶制剂、抗菌蛋白、天然植物提取物等。生物饲料的制作工艺及发展应用前景(产业规划)
第二节 生物饲料的制作工艺
1. 秸秆的选择.不同动物的生物饲料可选择不同种类的秸秆.食草性动物(如牛、羊、马、驴等)可利用玉米秸、稻秸、麦秸等低营养、高纤维和木质素的秸秆;单胃动物、禽类和鱼类(如猪、兔、鸭、鹅、鱼等)可选择营养相对较高、粗纤维和木质素相对较低的材料,如花生秧、花生壳、稻糠、麦糠等为原料进行制作.不论哪种秸秆都应先去掉根部和泥土,除去霉烂变质部分,尽量保持秸秆的新鲜和清香。
秸秆的保存方法:秋收时,将秸秆晾干、分类并垒成垛,顶部用塑料布或其他防雨设施盖好,以防漏、淋雨雪,可长期保存。
2.牛羊生物饲料的制作方法
(1)牛生物饲料.用铡草机将秸秆切成3~5cm的短段,或用揉搓机揉搓成细丝状,称取75kg放到干净的水泥地面上.取0.5kg转化剂加到75kg 清水中(冬季最好用30℃清水)充分溶解.将转化剂水溶液喷洒在已备好的经铡切或揉搓过的秸秆中,搅匀后装入塑料袋或其他容器中,边装边压实,最后将口扎紧或用塑料布密封放置阴凉处,厌氧发酵1~3天(冬季3~7天)后,就制成了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秸秆生物饲料,饲料呈黄色,具有浓郁的酒香和苹果酸香味.切忌在太阳光下面暴晒,因为太阳光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影响有益菌和酶的作用。
(2)羊生物饲料.将秸秆粉碎成4~6mm的粗粉状或用揉搓机制成蓬松小块,按照上述的牛生物饲料的制作方法处理即可。
3.猪、鸭生物饲料的制作方法.最好取用花生秧、豆秧、稻糠、玉米秸、花生壳等为原料,粉碎成30~40目的细粉末状,制作方法与牛羊生物饲料制作方法相同。
4.兔、鱼生物饲料的作用方法.以造粒为主,无造粒条件的,兔生物饲料粉状也可以。
第三节 生物饲料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使用生物饲料有利于节约粮食,减缓人畜争粮的问题,为饲料的开源节流提供一种新的有效途径。另外,应用生物饲料产品可降低畜禽粪氮、粪磷的排放量,从而大幅度减轻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在饲料中应用生物技术产品可减少抗生素等有害的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对获得优质、安全的动物产品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生物饲料的市场值达到每年30亿美元,并在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国内有1000余家企业专门从事生物酶制剂、益生素、植物提取物类饲料添加剂的生产。
我国在生物饲料领域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生物饲料的研究与产业化起步较晚,整体研发与产业化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且发展很不平衡。许多关键生物饲料的生产还处于仿制水平或严重依赖国外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某些领域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生物饲料产业在国、内外都还是一个新兴领域,因而只要我们现在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有望在短时间内步入国际水平。
未来生物饲料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源评估与发掘,建立生物饲料产品相关基因资源的高通量筛选技术和快速有效的功能评估系统,获得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应用价值的新基因资源。第二,构建基因工程技术平台,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高效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和多功能菌株改良技术平台,提高工程菌的蛋白表达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化廉价生产。第三,建立生物饲料蛋白质工程技术平台,通过对天然蛋白质的基因进行定向改造,创造出新的具备优良特性的蛋白质分子,从而提高蛋白活性,改善制品稳定性等。第四,建立生物饲料发酵工程技术平台,开发高效、稳定、实用的产品加工技术,加快生物饲料产业化步伐。第五,生物饲料产业化技术的系统集成,建立生物饲料产品的配套应用技术体系,促进重大生物饲料产品的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第六,开发新型生物蛋白质和能量饲料,利用生物酶制剂降解饲料中的非淀粉多糖,利用微生物发酵或酶解方法降解豆粕、棉粕、菜粕中的抗营养因子,从而提高蛋白和能量饲料的利用效率。第七,建立生物饲料产品的饲用价值和安全性评价技术,包括饲料的适口性,饲料对动物健康状况和畜产品品质的影响等。第八,建立生物饲料产品的高效配套应用技术,通过对优质、高效新产品的选择,以及发酵工程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有效提高我国生物饲料产品及企业的整体水平,解决我国存在的人畜争粮、饲料利用率低、饲料安全卫生质量差、发酵工艺技术落后、产品少的问题,增强我国饲料行业和畜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节 生物饲料发展特点及应用前景分析
生物饲料行业发展较快。微生物制剂、酶制剂、饲用氨基酸已成为饲料添加剂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酵豆粕、发酵棉粕已成为重要的蛋白来源。
生物饲料产品的效果已开始逐渐得到认可。近年来,企业和研究机构对生物饲料加紧了研发和市场推广,微生物制剂、酶制剂、饲用氨基酸、发酵类生物饲料等在促进营养吸收转化、提高饲料使用率、适口性、代替部分抗生素的功能、拓宽蛋白饲料来源等方面得到了饲料加工企业及养殖户的认可。
以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是我国现代生物技术成功推行产业化应用的又一次有益的尝试,且加强了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充分体现了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应用前景向好,产业政策大力支持。生物饲料在解决食品安全、饲料资源短缺及环境污染等亟待解决问题上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生物饲料的研发、生产和推广的进度及成功与否,也影响着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实力成功与否。
我国生物饲料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安全会越来越重视,因此,饲料自身的安全将是生产畜产品的基础。生物饲料不含有抗生素和其他化学药物,不存在药物残留的问题,生物饲料的广泛应用将使得人类的食品安全得到保证。
与此同时,由于生物饲料本身的特性,其在节约粮食,减少人畜争粮等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生物饲料的广泛应用还可以降低禽畜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未来,生物饲料的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根据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的相关统计,2013年,我国饲料添加剂(主要为生物饲料产品)总产量798.90万吨,总产值534亿元,营业收入507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1.40倍、1.46倍和1.48倍,增长较快。其中,2013年我国饲用氨基酸的产量为150.40万吨,饲用维生素产量为73.90万吨,饲用酶制剂产量为9.10万吨,微生物制剂产量为10.80万吨。
从饲料行业发展来看,2005年,我国饲料产量为10,727万吨,至2014年,饲料产量达到19,70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6.99%。如果按饲料工业目前的复合增长速度,预计到2020年,我国饲料产量将达到约2.95亿吨,如果按目前饲料添加剂(主要为生物饲料产品)产量占饲料产量的比例约4.13%的水平简单推算,到2020年,我国饲料添加剂(主要为生物饲料产品)产量将超过1,200万吨,总产值将达到815亿元左右。
2007年至2013年,我国饲料添加剂(主要为生物饲料产品)的产值规模增长情况如下:
根据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的预计,2025年,生物饲料的市场份额将达到200亿美元/年,并且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将大幅度提高并标准化,生物饲料产品的大量应用,将终结养殖业的抗生素、化学添加剂时代。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