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牦牛乳的定义
牦牛乳又被称为“天然浓缩乳”,是高原地区各族人民重要的食品和乳品加工原料;同时牦牛乳丰富的营养成分又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营养基础,特别是对于腐败菌和致病菌,如芽孢菌、乳酸菌、肠道菌群、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另外,牦牛乳干物质、蛋白质、脂肪、乳糖和矿物质含量也较其他牛乳更高。(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节 牦牛养殖管理技术
管理牦牛的技术水平和方法,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有较大的差异。多数地区采用的大致情况如下。
1、挤乳
挤乳是牦牛管理中劳动量很大的一项工作。牦牛挤乳分为犊牛吸吮和手工挤乳两个阶段。在每次挤乳过程中,吸吮和挤乳要重复两次或排乳反射分两期。因此,需要的时间长、劳动效率低。
由于牦牛的乳头细短(长仅为2~75px),一般采用指擦法挤乳。牛群挤乳时间长短,影响到产乳量和牦牛全天的采食时间,所以挤乳速度要快,每头牛挤乳持续时间要短,争取每头牛在6分钟内挤完。泌乳母牦牛对生人、异味等很敏感,因此,挤乳时要安静,挤乳员、挤乳动作、口令、挤乳顺序和相关制度,不宜随意改变。
牦牛的挤乳还无法采用机械挤乳的方法。因此,挤乳员要掌握正确的手工挤乳技术,才能提高挤乳速度和产乳量。挤乳员挤乳时,若双手的力量较均匀地分布在前膊、手指和手掌的肌肉上,并配合正确坐着挤的姿势,则能使肌肉在紧张工作中消耗的能量得以补充,可不觉困倦地挤乳。否则蹲着挤乳,肌肉过度紧张,用力不匀时,不仅挤乳速度慢,而且很快就觉得双手无力。
挤乳时挤压乳头所需的肌肉力量约15~20kg,若每群牛挤乳2.5h ,挤乳速度80~140次/分钟,则每天手关节及肌肉的紧张动作达1.2~2.1万次,劳动强度是很大的,一定要注意保护双手。每天用温水(40℃)浸泡手、臂1~3次,每次10~15分钟。浸泡后擦少许护肤脂,然后用自己的手相互按摩手指、关节及上膊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新陈代谢,防止双手发病。
2、育犊
牦牛犊一般为自然哺乳,为保证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必须根据牧地的产草量、犊牛的采食量及其生长发育、健康状况,调整对牦牛的挤乳量。犊牛在2周龄后即可采食牧草,3月龄左右时可大量采食,随年龄的增长哺乳量逐渐减少。
同成年牛相比,牦牛犊每日采食时间较短,卧息时间多。因此,在放牧中要保证充分的卧息时间,防止驱赶或游走过多而影响生长发育。同时,不宜远牧,天气变冷,遇风雪时应及时收牧,应有干燥的棚圈供卧息。
进入冬春季,牦牛犊哺乳至6月龄时,一般应断乳并分群饲养。如果一直随母牦牛哺乳,幼牦牛恋乳,母牦牛带犊,均不能很好采食,甚至拖到下胎产犊后还争食母乳。在这种情况下,母牦牛除冬春季乏弱干乳外,就无干乳期,不仅影响到母、幼牛的安全越冬过春,而且使怀孕母牛胎儿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如此恶性循环,就很难提高牦牛的生产能力。对出生迟哺乳不足6月龄或乏弱的牦牛犊,可适当延长哺乳期后再断乳,但一定要对母牦牛在冬春季进行补饲。
3、配种和去势
配种和去势是牦牛繁殖技术的两个重要环节,它不仅直接影响牦牛的增殖和牦牛群的管理、产品的生产,而且与牦牛的选种选配、后代的品质等关系密切。因而在牦牛管理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牦牛的配种一般采用自然交配的方法。根据公牦牛的性行为特点,充分利用处于优胜地位公牦牛的竟配能力而达到选配的目的;也注意及时淘汰虽居优胜地位而配种能力减退的公牦牛。公牦牛配种年龄为4~8岁,以4.5~6.5岁的配种能力最强,8岁以后很少能在大群中交配。母牦牛的初配年龄为3岁左右。公母牦牛的比例以1:14~25为宜。
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人工辅助配种,来提高受胎率和进行选配。即当发现发情母牦牛后,将其系留于定居点,用绳捆绑其两肢,套于颈上,左、右二人牵拉保定,然后驱赶3头以上公牦牛来竟配。当母牦牛准确地受配两次后,将公牦牛驱散,并将新鲜牛粪涂抹在受配母牦牛臀部,防止公牦牛再次爬跨配种,松去绳索。
牦牛成熟晚,去势年龄比普通牛迟,一般在2~3岁,不宜过早,否则影响生长发育。有围栏草场或管理好时,公牦牛可不去势而育肥。牦牛去势最好选在气温暖和、蚊蝇少的5~6月进行,以利于伤口愈合,并为暖季放牧育肥打好基础。去势手术应迅速,牛只放倒保定时间不应过长,手术后缓慢出牧,一周内就近放牧,不要剧烈驱赶,并每天检查伤口,发现出血、感染化脓时请兽医处理。
有些地区采用非手术的提睾去势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是将公牦牛保定后,用手将睾丸尽力挤向阴囊上端,使其紧贴腹壁,然后用弹性好的橡皮圈套紧睾丸下端阴囊,使睾丸不能再下降,因睾丸紧贴腹壁后温度升高,致使精子不能成活,生理上达到去势的目的。因雄性激素仍继续产生,公牦牛的生长速度比手术摘除睾丸的公牦牛要快,产肉量高,提睾去势的公牦牛仍有性欲,可作试情公牛,单独组群放牧时应加强管理,避免相互爬跨、离群等而造成的不安静。
4、妊检
母牦牛发情配种后,一般都能受孕,且较少发生流产等中止怀孕,加之牦牛孕后发情的病例不多,因而对牦牛一般可以不作妊娠检查。牧民判断牦牛是否受孕的标准是下一个情期是否再发情。若要进行妊娠检查,蔡立认为,以直肠检查最为简单易行。
由于资源和地域优势,国内主要生产和加工牦牛乳的企业都分布在我国牦牛资源最多的几大省区,如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国内主要生产和加工牦牛乳的企业加工处理能力之和约为35万t/年,加上分布于这几大省区的小型生产企业,估计加工能力不超过50万t/年。目前尚有一半资源未得到加工增值,因此牦牛乳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若通过饲养或育种提高牦牛产奶量,或者通过产品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那么牦牛乳产业的潜力将会进一步提高。
2007年全国商品化牦牛奶产量仅为8.75万t,到2013年全国商品化牦牛奶产量达10.7万t,2014年全国商品化牦牛奶产量达10.8万t,2015年全国商品化牦牛奶产量达10.9万t,2016年全国商品化牦牛奶产量达11.2万t。
功能性乳品是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也是乳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现代营养调控技术和方法可提高乳中功能性组分的含量。牦牛乳的开发也可定位于功能性乳品,可运用现代动物营养学技术手段来改变乳中各营养成分的含量,达到提高功能性成分含量的目的。这就需要相关企业与研究机构合作,共同研究和开发牦牛乳资源。
第四节 牦牛乳的市场前景
世界上90%以上的牦牛生活在中国西部的六个省份,在青藏高原上牦牛自然生长,一生和药物绝缘。在严苛的自然条件下,造就了牦牛与内地牛不一样的国防身体,也让牦牛远离工业、化学污染。
牦牛产奶完全依靠自然泌奶,不同于普通奶牛为延长产奶期而注射激素。每头牦牛每头产奶量仅为1.5公斤,是普通奶牛的1/35,中国年总产奶量近400万吨,而牦牛产奶量不到1万吨。
牦牛奶是人体最易消化的完全物质之一,如今奶也成为了许多人生活中越来越不可缺少的营养品,它是人体最易消化吸收的完全物质,不同品种奶的营养成分和含量有着很大差别。
1、 蛋白质
蛋白质是奶中最有价值的成分之一,人体对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为98%,高于其他食物蛋白质,因而奶蛋白是人体优质食物蛋白来源。对不同来源奶进行统计,奶中总蛋白含量为牦牛奶>水牛奶>山羊奶>奶牛奶。
2、 氨基酸
奶品营养价值与奶中氨基酸含量有密切关系。氨基酸构成不同直接影响了蛋白质的品质。对不同来源奶中的必须氨基酸进行统计可知牦牛奶中17中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水牛奶、山羊奶和奶牛奶。
总氨基酸、 总必需氨基酸和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牦牛奶 > 水牛奶> 山羊奶 > 高蛋白奶牛奶 > 低蛋白奶牛奶。
3、 脂肪酸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食物中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与人体健康密不可分,研究发现,牦牛奶较普通牛奶富含脂肪酸,除亚油酸之外,其中功能性脂肪酸含量都在普通牛奶的2倍以上。
其中EPA(大脑、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DHA(大脑发育、成长的主要物质之一)是普通牛奶中所没有发现的。
牦牛奶中的共轭亚油酸含量是普通牛奶的10倍。
4、 矿物质
矿物质是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牦牛奶矿物质含量为0.8%—0.9% ,普通牛奶含0.6%,均高于人奶(0.3%)。
牦牛奶钙磷比均高于普通牛奶或羊奶,更近于人奶。牦牛奶的钙锌含量较高,铁含量虽低于普通牛羊奶,但与人奶更接近。
5、 维生素
维生素在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牦牛奶维生素含量丰富,其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D高于普通牛奶,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维生素E均高于或相当于普通牛羊奶,且与人奶差别不大。
总之,与普通牛奶相比,有机牦牛奶营养价值更高、更安全、更有利于健康、奶香更浓、口感更好。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